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借鉴网络语言和语码转换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网络聊天自身的特点,从顺应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并辅以大量例证。经分析发现网络语言中语码转化的使用是对语言事实、社会文化习俗和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间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外语.因此.在他们在交际过程中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包括各种领域.其中一个较少涉及的是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即用顺应论来研究这一语言现象.通过对网络语言中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探寻出网络语言中语码转换的使用动因.即对语...  相似文献   

3.
陈玲  刘玉霞  李健 《海外英语》2012,(13):212-213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语码转换日益成为了微博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该文以维索而伦提出的的顺应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学者提出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对微博中英汉语码转换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语料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动机和所实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师的语码转换是外语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运用语言顺应理论从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特性这四个角度对外语教师的语码转换进行了综合的语用分析.研究表明,外语教师使用语码转换是一种顺应性行为,在许多场合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交际策略.在课堂环境下,我们既不能过于依赖但也不能完全排斥教师的语码转换,否则都不利于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言交流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语码转换现象如今普遍存在于各种交际环境中。本文尝试从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顺应论角度浅析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的现象。它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大学校园中教师和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码转换。尝试对大学校园交际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作出分析,指出英汉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7.
卢静 《海外英语》2012,(5):92+94
语码转换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选择性的过程,它是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而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直以来也备受争议,语言顺应论的提出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试图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从社会规约,言语现实,心理动机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得出:语码转换虽然不能直接解决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对二语习得还是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教师为了接近其教学或交际目的,会进行语言选择,即选择某种语言形式或语言应用策略,而语码转换就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选择语码转换是与认知心理密切相关的。因此,文章旨在从语用学的角度以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语专业语用学课堂教师语码转换进行动态分析,从而揭示教师语码转换对教师的心理动机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接触现象,在双语或多语社会中普遍存在。语码转换是指交际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在同一对话中使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变体的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动态的研究方法,以面子论、顺应论的理论模式为理据,全面、详细的阐释了在交际过程中语码转换所起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兴起和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一种逐渐被人们利用和接受的网络交际语言。网络语言以其鲜明的特点和功能也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是他的一大特点。在将网络语言与其传播环境相结合的同时,对这一虚拟世界里的语言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各个语言环境中进行语码转换的意识程度及目的性进行解剖分析。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首先是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其次是大众追求时尚的驱使。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探索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的实例可以归为三类:汉英语码转换、普通话-方言语码转换、网络语码转换。在分析这些实例的基础上。又提出语码转换也是一种模因;语码转换中存在着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研究语码转换中的模因现象会增加人们对词语语法功能转变的认识。并引起人们对语码转换对文化传播和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一种另类的语言现象,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主要包括数字网语、英文、拼音网语、符号网语及网民创造的新词。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形式杂揉、语言口语化及使用上的快捷、简略。网络语言的出现是多样化的社会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用语,满足了网民们上网快捷直观、张扬个性的需要。网络交流行为与责任的分离及网络语境的特殊性是形成网络语言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工厂自动化、测绘、水电、环保、国防等领域,但它们大都不具备网络互连能力,极大限制了设备使用、控制和数据交换性能,因而急需网络接口模块。结合最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介绍了设计此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模块所需要的核心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分析网络底层工作机理,采用高速高性能的C8051F005微控制器与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和接口芯片MAX232相连接实现网络接口模块设计,对接口电路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系统控制软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该模块用途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其在语用学视角下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却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本文对语码转换的语用学领域的一些理论作以总结介绍,指出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是从动态的角度揭示语言使用的过程,它将会提供一个包括语言、社会、认知和文化在内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日益推广,催生并繁荣了网络语言.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语言,其触角已渗入网络之外的生活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章意在立足修辞学理论,结合现行的网络语言,从词语、句式和篇章三个层面,探究网络语言中的仿拟手法的运用及其独特的表达效果,预测该修辞手法在网络语言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关于“网络语言”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本主要讨论网民之间上网聊天时用来彼此传递信息的一些特别的信息符号和用法,且称之为“网络语言”,对于这类网络语言,人们的褒贬不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化现象,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应当重视它,研究它,不能视而不见,或简单地予以排斥,本从网络语言的构成,形成网络语言的原因和条件,网络语言的性质和前途三个方面作讨论,力求对这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切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语言平面化、俗化以及极度的煽情使其语言的感性色彩得到了夸张的体现,但与此同时却造成了语言理性成分的削弱甚或缺失,这是由于其先天的不足以及大众文化心理的介入所致,这种现象阻碍和抑制了网络文学的深层掘进,因此,网络文学语言的发展不仅需要传统文学语言精华的融入,而且也需要理性精神的重现,向传统文学语言的回归是其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9.
中文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流行与其传播方式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密不可分。尽管中文网络流行语存在大量的谐音词,非中文语言在汉语网络语言中的引用与转换,拼音缩写、合词、派生词等语码混合现象,但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其原理都在基本遵循语言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The demand for assembler language programmers has dropp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advent of structured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hardware features from high‐level languages. Nevertheless, a course in assembler language programming is often the first, and sometimes the only, introduction a student has to a machine's hardware. For this reason alone, assembler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s should not be removed from a curriculum; instead, they should be kept and taught in conjunction with modern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assembler language programming. Whereas the students are still introduced to a machine and its assembler language, they are required to write several low‐level library routines they used in introductory courses (such as ACM CS1 and CS2). Furthermore, the S‐Machine's support software allows students to study the internals of an assembler, a librarian, and a link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