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总结,更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指引。这个科学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与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的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根本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六大以来,学者们在理论上不断探索社会建设的内涵、途径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鲜活内容.同时,社会建设的实践不断展开,为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种人类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精神状态和实践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基础、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方法是民族进步不可缺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朱静 《沧州师专学报》2008,24(3):122-122
创新是21世纪的主旋律,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刨新能力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渠道,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进程中,离不开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新型政治文明,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柯昌杰 《教书育人》2006,(10):53-55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性的因素,人类正是在永不停息的创新活动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目益激烈的当今世界,人才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赢得未来。就我国而言,创新人才欠缺,创新能力不强等人才问题正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培养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应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  相似文献   

8.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胡锦涛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必须把社会公平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对当前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着重对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社会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所概括的范围要大于社会进步,当然包括社会进步,它具有实践性、过程性、局域性特别是代价性等特点;而“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主流的、本质的现象和必然的趋势,具有总体性、趋势性、前进性、结果性等特点。当然,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一面。本文还进一步从理论发展哲学、发展伦理学和发展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区别及其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时代永恒的灵魂,是人类社会生息发展的不竭源泉。长期以来,人们都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在课堂上学生还是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团团转,  相似文献   

12.
终身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终身教育的概念出发,讨论了终身教育在我国实施、推行的必要性及其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种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4.
杜振庭  曹丽敏 《现代语文》2006,(11):102-1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加强社会主义化建设,促进化事业全面繁荣和化产业快速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化,促进和谐化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化基础,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就成为现阶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5.
16.
创新,是时代永恒的灵魂,是人类社会生息发展的不竭源泉。长期以来,人们都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在课堂上学生还是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团团转,  相似文献   

17.
自上海率先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始,到目前有60多个城市的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如北京、南京、常州、苏州、杭州、大连等在创建学习型城市方面走在了前面。这些城市都是经济发展中城市功能强、整体素质高的领先地区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而上海闸北区可谓“学习型城区”的一个典范,自2001年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区以来,他们探索积累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中国从来就是一个具有学习传统的大国。今天的学习型究竟是什么?学习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不是一般模式的教育,也不是一种学习形式,更不是一种什么“运动”。在上海市闸北区举行的“首届学习型城区论坛”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  相似文献   

18.
李宁 《考试周刊》2009,(22):189-189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区建设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企业、社区成为社会平等发展的利益集团,并从这个视角认识社区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应大力提高社区的社会认可度,促进政府、企业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选择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部分西方学者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为坚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本研究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结合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重点阐述其意义与应用途径,以此促进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发挥其本身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