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陶慕宁校注本《金瓶梅词话》,是在参考多年来《金瓶梅》点校及语词研究成果基础上而进行的新校注本,较之以往校本可谓"后出较精",然由于大家熟知的原因,该校注本还存在一些失校、误校、误点、误注现象。现就该书第61回至第69回校注方面存在的粗疏处进行考辨,以纠正其误校和失校文字。  相似文献   

2.
陶慕宁校注本《金瓶梅词话》,参考吸纳了多年来《金瓶梅》点校及语词研究成果,其较前有校本可谓"后出转精",然由于大家熟知的原因,该校注本还存在一些失校、误校、误点、误注现象。现就该书第41回至第60回校注方面存在的粗疏处进行考辨,以纠正其误校和失校文字。  相似文献   

3.
陶慕宁校注本《金瓶梅词话》虽然是目前关于明万历本《金瓶梅词话》比较新的校本,但仍在校勘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刘敬林对该书前六十回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补校工作,然仍未能使其尽善。现在其研究基础之上,就前六十回中存在的误点、误校、失校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纠正、补校,以此对前者查漏补缺。  相似文献   

4.
继续对陶慕宁校注本《金瓶梅词话》校勘方面存在的粗疏处进行考辨,纠正其误校和失校文字。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2册存在校对漏误116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楚本均误,改而未出校;乙巳本、楚本两可,因漏校而未出校;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出处错误);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  相似文献   

6.
《古小说钩沉》中的《汉武故事》是鲁迅从唐宋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因其未经最后整理,尚存注文漏注及误注、辑文失校、异文漏注、断句标点失当、佚文漏辑等问题。今借助有关文献时其加以校补,以便修订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英国牛津大学荣誉中文讲座教授龙彼得教授发现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下简称《明刊三种》)为我们了解明代闽南地区的戏剧、南音及方言口语的真实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出版的《明刊戏曲弦管选集》是该书的校订本。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校订本在校勘、注释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校、失注或误校、误注等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明刊戏曲弦管选集》在校注方面存在的不足,对科学校注明刊闽南方言戏文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方南生先生校点本《酉阳杂俎》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酉阳杂俎》本子。但是此本在点校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诸如失校、误校、标点错误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择其部分摘录成文,以请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9.
钱曾《牧斋有学集诗注》对钱谦益《有学集》的用典作出了详密而准确的注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历史上较为著名的诗歌注本。但也存在误注、缺注和失注的问题,误注有穿凿附会、误引书证、误解诗意、误解典故、不知有典等五种情形。缺注虽有注释,但并不完整;失注是该注而未注。三种情况在古代诗歌注释的实践中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中江淮次方言臆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金瓶梅》中出现的“江淮次方言”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针对以往《金瓶梅》研究者漏注的部分,以及今人白维国《金瓶梅词典》、王利器《金瓶梅词典》、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魏子云《金瓶梅词话词语注释》诸书中误注的部分进行了补释。  相似文献   

11.
Chapter 6     
Abstract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221 femal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completed the 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2 and the Parental Eating and Weight Messages Survey. As predi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re is a perception by young women with elevated eating disturbance and concerns with weight and body shape, and greater dissatisfaction with current weight that their mothers communicated negative verbal messages about eating and weight. It was also found that young women with a lower level of eating disturbance perceived that their mothers communicated positive verbal messages about weight and eating. Additionally, there appears to b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ption of negative messages made by fathers to mothers about their mothers' weight, and daughters' elevated disordered eating scores.  相似文献   

12.
Chapter news     
  相似文献   

13.
Chapter news     
  相似文献   

14.
15.
Chapter news     
  相似文献   

16.
Chapter news     
  相似文献   

17.
Chapter 3     
  相似文献   

18.
19.
Chapter calendar     
  相似文献   

20.
Chapter 1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3-4):117-1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