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信选登     
《网球天地》2008,(4):12-12
编辑同志、张大陆教练:您好。我从47岁起开始定期买《网球天地》杂志,连续6年每期不落。虽然不能肯定我的问题能在这一期得到解答,但我确实比以往更迫切地想看到杂志。事实是,我的问题得到了张大陆教练的答复和指点。很  相似文献   

2.
丁永振  金路  陈功 《网球》2012,(5):86-87
继上期杂志丁永振教练将自己总结的做好网球教练的十个贴士告诉大家后,本期,丁教练会告诉我们如何针对青少年网球选手进行有效的训练。 训练网球选手,是一项既令人兴奋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教练不仅需要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同时也要让队员们对网球运动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3.
来信选登     
《网球》2006,(8)
2003年在喜力公开赛上,第一次看到《网球》杂志,那也是你们的创刊号,那时候没有买,2004年看喜力时又看到《网球》,那次终于没能抵住诱惑,订了一年,2005年在大师杯上我依然订了一年。我觉得你们的杂志无论是在文章和图片质量上都是很棒的,海报送得也很有质量,只是由于月刊的关系,许多比赛情况都无法及时在杂志上反映……希望以后多些Lleyton为封面的《网球》,至今只有一本,我可等了很久的!——Key/上海  相似文献   

4.
《网球》2010,(4):12-12
又到三八节,说说一直想说的话题,网球有没有“女人味”!作为一个中国的职业教练,男女老幼只有来者不拒,才能勉强糊口。这么多年来,我的体会是男女学员的比例相当。好多职业女性希望把网球作为一项毕生可以从事的运动来强身健体,进一步陶冶情操。可惜的是:很少看到能有中国女人打出网球的“女人味”。  相似文献   

5.
自在网球网上开博以来,我发现网球网的确是我们网球爱好者交流学习网球的好地方。在这里,我看到了广大教练和同仁不少有关网球方面的好文章,查阅了层出不穷的有关网球方  相似文献   

6.
汪涛 《网球》2013,(8):93-93
"看那个时候的我多瘦啊!"在上海市田林路888号绿洲商务会所的蒋越网球俱乐部,蒋越教练指着《网球》2004年2月刊上她做技术示范的照片对记者说。那是蒋越第一次与《网球》杂志进行合作,当时她刚刚回国半年,还没有步入网球教练行业的正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与从小在一起打球的文俪原教练取得了联系,2004年的2月份,蒋越接到了文俪原的电话,请她到北京为《网球》杂志拍一组技术动作。直到现在蒋教练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拍照那天是坐文俪原的车去的,车特别  相似文献   

7.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3,(8):112-113
1每期的《网球》杂志上都会出现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读者对他们的长相非常熟悉,却很少有机会去了解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这个群体的名字叫动作示范教练。杂志创刊十年,从国家队功勋教头到普通的业余球员,《网球》杂志上留下来许多示范教练的身影。其中,老读者们一定对杂志创刊初期那个技术动作非常标准,身材修长,留着一头秀发,浑身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帅哥教练,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名字叫杨涛,是最早在《网球》杂志上亮相的示范教练之一。说到和《网球》杂志的结缘,杨涛用了"近水楼台"这个成语。杨涛当时在朝阳网球俱乐部当驻场教练,住在地下一层的员工宿舍,出  相似文献   

8.
金路  姜弯弯摄影 《网球》2010,(11):120-122
郑雅心在前两年经常为《网球》杂志做示范教练,不但球打得好,人也漂亮。但是这段时间感觉好久都没有看到她,也没有听到任何她的消息,难道销声匿迹了?几天前,看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接起来正是郑雅心,说好久没和网球圈的朋友联系了,哪天有空一起吃饭聚聚。于是就有了这次访谈。  相似文献   

9.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102-104
从2010年一月刊开始,《网球》杂志隆重推出全新网球教学栏目——从零开始学网球。我们从去年报名的近百位朋友中,最终选取两名幸运网友,参加杂志社免费提供的网球培训。具体提供的内容是著名网球教练丁永振每月一次的网球指导、每周免费的网球场地、球拍、用球以及相关用品。我们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全程跟踪两位朋友的学球过程,并且发现训练中的问题来让教练解决。希望想学会网球的朋友们跟着做。好吧,现在我们上第一课。  相似文献   

10.
专家信箱     
我是一名青少年网球教练,本打算下一步教授球员削球技术,但身边许多教练认为削球技术已经过时,没有再传授的必要了。我有些犹豫,所以想通过《网球天地》,求教一下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十年一瞬     
慕容子归 《网球》2013,(7):64-64
《网球》杂志十年,我也伴随《网球》杂志度过了十个春夏秋冬。从2003年创刊开始,作为广告代理公司,我们就与《网球》杂志合作,我负责杂志的广告运营工作,之所以选择与这本杂志合作,一是因为网球这项运动的独特性,有文化,有气质,有前景,和我们很多已经有的客户很契合;另一方面也看中了《网球》杂志这个团队,项目再好,也需要有人去操作,如果操作不好,一切都会是浮云,而我们当时就非常信任这个团  相似文献   

12.
王黎  班健图 《网球天地》2011,(9):132-133
每当我看到《网球天地》杂志“休闲吧”栏目呼吁读者大胆讲出自己与网球的故事时,心里总是痒痒的。我打网球十几年了,也想讲讲自己的故事。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银行工作,天天与数字打交道,几十年来写惯金融数据分析报告的手猛然提笔写故事,还真有点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3.
《网球》2007,(8)
大家好!我是刘晖,喜欢网球,是因为看过一张穿网球裙、正在打网球的女孩子的照片,觉得好漂亮、好有活力。于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在球场上漂亮地打网球。14年前,我有了自己第一支网球拍,但是由于网球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运动,那时很难找到教练系统学习,所以拍子一直被当作摆设挂在墙上。直到2年前我的朋友约我一起去学网球,才算圆了我的网球梦。  相似文献   

14.
金路  陈功 《网球》2008,(6):98-99
本期主讲教练:粟辉在北大西门斜对面的海淀区体校里,活跃着一批热爱网球运动的孩子们。虽然练习网球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他们对网球的执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网球的希望。海淀体校接收在放学后想要学网球的孩子。如果有好的苗子,往专业队输送,而对于只是想锻炼身体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汪涛 《网球》2013,(7):72-73
1"我对《网球》杂志是蛮有感情的,创刊号当时就是我自己买的。"陈君乐说留给他印象最深的一期杂志就是2003年7月的创刊号,"我还记得封面人物是费雷罗,‘红尘滚滚’的标题。"2004年在仙霞网球中心举行的喜力公开赛是陈君乐第一次现场报道网球赛事,他在赛场看到《网球》杂志的专卖铺里有一些过刊正在打折销售,其中就有那本创刊号,他立马买了下来,随后又挑了很多本沉甸甸地背回了家。"十年以来,在各家平面体育媒体中,《网球》一直都是我心中最认  相似文献   

16.
陈谦  李姗  赵琳 《网球》2008,(3):110-113
编者:《网球》杂志08年1月刊刊登了介绍李德添针对初学者的教学方法《一小时学会打网球?》,文章刊登后,引起了读者的很多讨论。为此,陈谦专门撰文对李德添的简易入门方法提出质疑。自我介绍:我也是网球网的粉丝,每天不上来转转就寝食难安。前一段也在网球网上看到了"简易法",觉得颇有些左道旁门的味道而并没有在意,没成想今年《网球》杂志08年第1期把它当成"一件事"刊登了出来,于是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不是那种固执己见、顽固不化、抱残守缺的"老东西",对这点我很有信心。  相似文献   

17.
网球是舶来品,在海关总署工作的王新平酷爱网球,正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接触到网球,确实是因为工作经历的特殊性。”王新平打开了话匣子。“1986年,我在天津新港工作,那儿有一个国际海员俱乐部,旁边有一大片空地。我时常能看到—位同事,拎着网球拍,拿着网球,在空旷的场地上晃悠。那是我对网球最初的印象,当时可没有条件打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网球运动已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中国的网球水平与世界网球高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才能尽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网球教学方法是不是制约我们网球水平提高瓶颈,我想这是我们网球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网协在全国不同城市多次举办了由国际网联派专人授课的教练员讲习班,甚至有些省市也聘请外国教练员来传经送宝,例如天津网球中心就曾请我国优秀女选手李芳的美国教练来津讲课。本人就参加了其中的几次。凡接触过外国教练讲课的人都会感到,他们介绍的教学方法与我国现行的教学方法是有区别的。在他们的教学示范中,体同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现将国际网联刊物上登载的几篇教学文章呈上,我感觉它们基本给教学新理念做出了一个较为正确的诠释。在此,愿借《网球天地》这块宝地,奉献给广大网球人。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06,(2)
看到蒋越时,她在球场上,有了五个月身孕。蒋越的父亲是前国足第一门傅玉斌的教练,现在还在辽宁足球队里任教,算是辈份最高的守门员教练了。但就这样一位在足球界内颇有威信的父亲,却叫自己的女儿去打网球,理由相当简单:网球可以打一辈子。后来的故事果真像父亲设想的那样平坦,网球成了蒋越的生活方式,在职业运动员前途渺茫的时候,她选择了去体育院校读书。拿到大学文凭后,她顺利地被分配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担任体育教师。也就是从那里开始,她真正接触了业余教练的行当,也逐渐建立起自己与众不同的朋友圈子。2004年春季的一天,《网球》杂志编辑部接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以前接受过蒋越的培训,但1998年蒋越出国之后就断了联系。当他看到《网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世界职业网球第二号选手鲍利斯·贝克尔还在和别人说:“只要我在打球,京特·伯施就永远是我的教练。”可就在说这番话后不到一个月,一九八七年一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网球公开赛上,网球教练伯施和他亲手培育的世界网球明星、两次温布尔登大赛的冠军贝克尔公开决裂。他们过去曾情如父子,而事情的发展又证明了当今世界网球明星们成长的规律:孩童时的教练,一旦他的学生长大成名,总要被他的徒弟抛弃的。事情的原因得追朔到一九八六年的八月。那时,贝克尔的教练伯施和他的经纪人——梯里亚斯就贝克尔的训练和比赛问题已经发生了矛盾。而在这时,在他们三者中间又插进了第四者——位摩纳哥的女郎贝克迪克特·克尔坦。克尔坦现年二十一岁,是学法律的大学生,会说德语、英语和法语,曾和一位四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