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书引孔子语22次,其中8处可与<论语>对阅,而8处之中,有4处(5词)与孔子原意不合,当属误解.前人不知,每以<孟子>之说解<论语>,致使<论语>之文亦始终不能得其正解,可谓"以讹传讹","恶性循环".今特举出,以资治二书及孔、孟思想者鉴.  相似文献   

2.
“写稿不易、见报更难”。可“难”在何处?一些同志不从自身找原因,却一味责怪埋怨编辑缺乏“慧眼”.似乎“难”是编辑造成的。于是我想:为何有的人的作品频频见诸报端,而有的写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稿件却石沉大海,病根和原因何在?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作对作品的推敲不够、考虑不周,给读留下了太多的问号。如果在发稿前将这些问号留给自己,并努力拉直它,那结果一定会好得多.  相似文献   

3.
管闲事容易惹事、惹麻烦,往往讨人厌。可我却正是管“闲事”“管”出了我的第一篇。一次,新兵连的战友小袁,因领导安排了他们班一名专业素质不如他的战士进了教导队骨干集训班,便向我诉说了心中的怨苦。作为战友,我再三劝说,可总说不明道不白,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始终觉得该为他做点什么。这时,我想到了报社的编辑,便写了一封读者来信寄给了《解放军报》,不久,编辑以《当不上骨干怎么办》为题给登在三版《读者之友》专版上。并给了圆满的解答。见报后,既使小表明了了奋斗方向,同时也引起了小袁所在连队领导的高度重视,指导员多…  相似文献   

4.
办公大楼西南角的一处旮被辟来专门停放自行车。每天上班,首先便要去那里“报到”存车。干是就看到了墙壁上不知是谁信手涂鸦的两行粉笔字:天道谁无烦恼,风过浪也白头。透着一股老于世故的浓浓的参透味。日复一日,目光每每睃过,那参差的字面总让我恍恍然有所省悟,许多无谓的闲气瞬间释放,有如接受心理按摩。 天道谁无烦恼?这烦恼当然有大小之分、巨细之别。小如同事龃龉。邻里失和、夫妻反目;大则不太好说。何谓之大?难以界定。但“9·11”事件,无疑是美国人天大的烦恼是可以铁定的——岂止烦恼,简宣创巨痛深!但面对烦恼(包括创巨痛深),有准备和无准备(包括心理和物质),带来的创历性后果却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上来先说的“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很多人,尤其是女人,都口诛笔伐过这句话,却忽略了孔老先生后面的两句:“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其实这是一条人际交往守则。  相似文献   

6.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当年诸葛亮初见姜维时曾“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这个备受诸葛孔明器重、姓姜名维字伯约的年轻人,就是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人。  相似文献   

7.
读者推荐     
推荐人语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去揣度别人,以己之见去断定他人的是非,岂不知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轻易让人看透的。深刻是一种智慧的境界,是一种思想上居高临下,一切皆没必要的状态,是一种所思所想不随波逐流的觉悟。因此,常常不被众人看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有智慧的眼睛和较深的造诣,要不然,就像文章中的季咸,每次都看不准壶子的真面目,最后只能慌忙逃跑,恐怕以后再不敢为人相面了。下面这篇小文章不知读后有何感悟,不妨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8.
[原文]共患易,共利难。患者人之所同畏也,利者人之所同欲也。同其畏心,其势必合;同其欲心,其势必争。自古及今,变亲为疏,变恩为怨,鲜不以共利者。吁,亦难矣!吾观三国之克许,何以善处功利之间也!当伐许之际,先登者郑之大夫,而齐鲁之大夫无与焉;毕登者郑之师,而齐鲁之师无与焉。是则克许之功,独出于郑,以许归郑,固其所也。然恒人之情,战则避患而居后,胜则争利而居前,不惭  相似文献   

9.
《现代出版》2013,(5):34-34
民国建立之初,一度出现过浮面的清明气象。政治上,人们信奉卢梭的人权说,拥护投票的普选制;精神生活上,人们主张“非孝”,提倡自由恋爱。因此,以控诉传统的恋爱不自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为标志的言情小说受到了广大青年人的热烈欢迎。民初第一大畅销书一一徐枕亚的《玉梨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以一种自夸为“有词皆艳,无字不香”的骈体文笔,写成一部“蜂愁蝶怨”的“千秋恨史”,赢得了当时仿徨无助、多愁善感的青年学子和有闲市民的争相购阅,于十余年中销至30多版几十万册,开民初小说畅销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
[原文] 荆宣王同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相似文献   

11.
“物有来处,即有去处;物这去处,仍是来处”。这是佛家一句偈语,常见于古书上仙人指点迷津所用。何忽发此言?盖因最近闻报载:某市近年来各项技术小改革,小发明有近18万项,约有三分之二趴在档案柜里。闻斯言,固然是指这样一类科技成果没有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作用,但确指为“趴在档案柜里”(以前报纸上也有此一说法),则不得不引起我及档案界诸位同仁的注意。档案之“物有来处”,是从经济建设主战场而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形成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宝马拉香车     
自打有美女表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不少适龄男青年的心灵大受摧残。众人皆知辛弃疾的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不知有多少人记得,那词的前半阙还有一句叫做“宝马雕车香满路”。仔细想想,假使没有宝马香车相配,还真不知有没有蓦然回首看美女的勇气。  相似文献   

13.
今传宋本《孔子家语》源流考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广谋“句解”本《孔子家语》虽自元中叶以来流传甚广,但宋本王肃注《家语》也并未失传,且王广谋本亦是王肃注本之衍生,学者以王广谋本当“今本”实辨之不察。刘氏玉海堂本与汲古阁刊本虽同出毛氏旧藏,但亦不尽相同:刘本前半多将后人之校语或按语误成王肃注文,而汲古阁刊本则多有据他书校改正文者。黄鲁曾刊本虽偶有残缺,但其源出甚早,版本学特征也较纯粹,故佳处往往出诸本上。  相似文献   

14.
袁梅在《随园诗话》第5卷第69则中,传达出这样一种意见:对名人著述“求疵”,既无价值,也无必要,到头来,只能落个蚍蜉撼树,不自量力的下场。例子是无名之辈严有翼对苏东坡文章、著作严责苛求,致使东坡文“几无完肤”。然而,袁枚说,“七百年来,人知有东坡,不知有严有翼。”其弦外之音,大有“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戏谑嘲讽之意。  相似文献   

15.
悠然亭记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关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陶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相似文献   

16.
长忆昨日,我中华所受之屈辱。人以“支那”呼我,比之若猪狗,视之如草芥。我泱泱中华,竟无一席之地以立于世界之林。惜之、痛之,我国人嚎于水火;悲之、恨之,我民族百年沉沦。思至此,每每不语,独怆然而泪下。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闲话     
人晚常观电视剧,久有所感,乃想说几句闲话。先进人物,未结婚的,佳偶难求,谈一个吹一个;结过婚的,总是不能照顾家庭,惹得妻子埋怨。情节现成,各行通用,信手拈来,可称“白搭”。张恨水曾对要他作《续啼笑姻缘》的读者说:“酱油汤越冲越淡”。但后来他还是续作了,果然该而无味。遗憾的是现在某些电视剧的作者不接受恨水先生的教  相似文献   

18.
长征出版社精心策划编辑的《中国军事报人金钥匙》库出版在即,嘱我作序。正不知从何说起,一天清晨去玉渊潭垂钓,却听近旁一位老说,他邻居家的儿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报名到边远地区部队服役,尽管专业对口,干的是军事新闻工作,但家长仍然强烈反对儿子的选择,埋怨说现在时兴“人往高处走”,军旅生涯“钱少苦多有风险”,还不  相似文献   

19.
[原文] 率由旧章之弊大凡处事不可执一而论,必当随时变通,斟酌尽善②,乃为妙用。余尝论“率由旧章”一语,不知坏尽古今多少世事!有旧章之不可改者,有旧章之不可不改者。如吾乡之北望亭桥,今改为丰乐桥,南堍③为无锡所辖,北为金匮所辖。嘉庆二十年④  相似文献   

20.
有些人认为:广播在新闻传媒排行中只能是老三,俗称“广老三”。我看未必,这只能是自谦之辞。有些人认为:广播现在不受人们欢迎,意即可自动退位。我看未必,这只能是自卑之言。有些人认为:搞广播工作无前途,个人才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看未必,这是自弃之语。总之,这些谦卑之言、自弃之语应该废止,而应代之以竞争意识。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确立良好的竞技意识,探索高超的竞争技艺,才是广播事业的出路和走向。在此,我想结合武进市电台的一些实际情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