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审美情感是指人对自己的本质力量进行观照时,组成审美经验的诸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其核心是“忘我”,即超越自身生理和功利需要的控制,主体获得自由自主的解放。美术教育中儿童的审美情感是指在对儿童进行形体感、色彩感、线条韵律感、空间感、构图感等直接感性方面的培养过程中,蕴涵在儿童视觉对象的欣赏、创造活动中,组成审美经验的诸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审美体验的本质的几种观点,认为以“自由”和“生命”这两个概念来界定审美体验的本质都有一定的缺陷。笔者认为审美体验的本质是“超越”,只有“超越”这一概念才能最深刻、最充分地揭示审美体验的内涵,因为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超越”一词的含义比“自由”和“生命”更丰富、更宽泛,它既包含了“自由”和“生命”的双重含义,又超越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3.
美术的审美属性是其本质属性,美术的审美关系是实现其目的、功能和作用的重要途径,当前的绘画创作中,审美性也同样制约并影响着美术的形式、形态的发展与创新。怎样来评鉴美术的美和审美,怎样建立美术正确的审美观和创作观,在当代建构和谐社会的宏观的审美进程里,值得重新审视、思考。  相似文献   

4.
江淹诗赋的审美感受方式,除了心物同其忧乐和怨愤外,以乐景写忧是其诗赋更为感荡人心的奥妙所在。江淹诗赋审美情感的抒发朗畅缠绵,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其艺术力量,但其成功的作品却都是形式情感成功征服了内容情感的。与江淹的艺术渊源相联系,其诗赋的审美想象沉迷于神仙隐遁之境。  相似文献   

5.
鲁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绘旧时代的画面,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多数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审美情感深刻丰富,审美价值潜在隐蔽,但却让人感到其审美力量更为强大。对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观照,是作品本身的客观要求,也是理解学习作家作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学创作中,作家的个性气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使作家具有独特的感受力,影响作家的选材范围,对作家艺术构思中的想象、情感活动的独特性起重要作用,对作家艺术传达方式和手法的独特性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朝元 《大学教育》2013,(15):34-35
审美活动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社会生活实践、情感价值关系和形象性显现等构成要素。美与客观审美对象的某些属性有关,但不等于这些属性。审美主客体必须形成情感价值关系。美具有形象性,需感性显现出来。艺术创作表达主体的思想情感,要借助于审美形象来间接表现。审美活动与人的社会生活活动密切相关。审美情感价值关系及其形象性显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审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价值关系的形象性显现活动。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健美才为体育中的美,殊不知体育教学也是一种美。体育教学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具有美的本质属性,成功的、卓越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就是美。并对体育教学的美的功能内容及创造教学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美学史上,一直把美的本质问题作为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也往往从考察美的本质问题入手,但这种研究一开始就走错了路,致使美学基本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事实上,美的本质问题应从属于审美本质特性问题,就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而言,审美本质特性可概括为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艺术审美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艺术创作本质上是审美情感的物化。情感在艺术审美中有突出地位和独特的功能效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审美本质有较系统的认识,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形态这一特殊角度出发对文艺审美本质、及美的规律的再现和表现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驳斥了马、恩无暇窥探文艺审美本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王钱珏 《江西教育》2022,(44):78-79
美术是观照的艺术、想象的艺术。在“看”中感受、体验,是美术审美鉴赏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将“看”与“想”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整体性、多维性及想象性的观照,从而促进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创造。通过“看”与“想”的结合,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再创造”活动。教师应给学生打造想象、创造的平台,赋予学生想象、创造的权利,让学生通过审美提升自己的美术学习力,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邱豪 《考试周刊》2012,(6):181-182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非常有限。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成为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发挥学生的音乐审美想象、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理解力这几个方面入手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产物,要同时实现这两种冲动的理想美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存在经验美,经验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溶解美,具有松弛作用;一种是振奋美,具有振奋作用。旅游是一种游戏审美,通过旅游可以调解人的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达到平衡。人在旅游审美过程中,有三种境界,即情趣、意境和艺韵。  相似文献   

15.
“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理论的柱石。中国古代书法以笔墨纸砚作为工具对方决汉字进行形的塑造构成其独特的“形式”。而书法中“人”的因素导致了不同的意趣和风格,书家以精气神论之,这正体现着中国书法的“意味”。中国书家以大量的实践和理论完成了中西艺术理论的同构,赋予书法这“纸上的舞蹈”以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艺术欣赏是一个通过艺术形象激发欣赏的情感想象,并在原有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它具有形象的直觉性、移情作用、联想性和社会性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语文教师应从形象美、情感美、形式美等方面挖掘审美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从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创造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审美能力的本质是知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即广义知识观,人类学习的知识可分为五类,而这种知识分类法对于我们认识审美能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按照审美能力信息加工复杂程度的不同,审美能力可分为三种水平,亦即三种审美子能力: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审美价值是一种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其本质需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为基础。教育管理者应该兼具和谐统一、审美以及智慧等良好的教育素养,保证教育管理活动得到有序运行,在这一教育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实现追求人性以及效率的目标。另外,教育管理审美的主体,需要以教育管理活动对人类自身再生产,以及对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满足为基础,其是人的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需求。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开展的合理想性、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能对人自身存在的意义进行体现,同时能表现出教育管理审美实践活动,教育管理审美价值内涵也是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张建国 《现代教育》2003,(17):89-89
体育审美过程,其实质是审美主体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这一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来完成的。其心理活动的基本路线是: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美感享受。一般地说,通过感知,把握审美对象的完整形象;通过理解,更深刻地感受审美对象;通过想象,活化和丰富审美对象,体验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通过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