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师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学教学实效的关键。合理的教材应体现合理的教学目标。教育理论是一种实践理论,但它又不等于“处方”。依据现代教育对高师生的教育素质要求才教育学科不断分化的趋势,结合高师字校实际,教育学教材应置于整个教育类课程框架中加以建构,使教育学教材与其他教育学科教材在体系和内容上有合理分工、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论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方法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建立在他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他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致力于“统觉”这一概念在教育上的运用。他试图在“目的——过程——方法”这一思维模式下构建起具有三维结构性质的教育学理论;他的教育学是一种以“目的”为逻辑起点的教育学,由“基础理论”、“教学论”、“训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部分构成。赫尔巴特建构了一个被后人竞相模仿和因袭的完整的理论教育学体系,为教育学找到了科学基础,试图将教育学研究置于较严格的科学条件和实践基础上。在方法论意义上,我国教育理论界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中可以获得两方面的启示:研究教育必须整合多种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教育研究者的自身素质是决定其个人在教育研究这条道路上走多远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教育学内涵着并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呈现其生命性,在直面复杂的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实践中,以理论的建构“全息”丰富的世界,以理论的发展提升教育学的复杂性,使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建设与“我”的、“我和你”的生命相互交融,使理论更新与实践变革相互滋养。这具体体现为从“教育学”到“我的教育学”、从“教育学”到“我和你的教育学”以及从“教育学”到“我和你共同热爱、创生、享用的教育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实践的“围剿”下,教育理论陷入了“退化”的态势,形态退化、逻辑退化、功能退化是这种退化的三重表现.教育学变得越来越谦虚了,其自由、高贵的理论秉性在消逝.介入实践是拯救当代教育理论的行动,是其奋发图存的现实选择.介入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间的互适与互调,“接入——互摄——融合”是教育理论介入实践的“三步走”模式.促进介入,构筑有魅力、有实力、有舞台的教育学是当代教育学振兴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5.
批判教育学以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为哲学基础,通过对传统的精神科学教育学——释义学研究方法和经验教育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批判,形成了以“批判”为特征的教育研究方法论。该方法强调通过相关分析、意识形态分析、历史分析和语言分析,对一切教育现象进行“批判”性的研究。批判教育学方法论拓展了教育研究的视野,突破了教育研究方法“一元论”的局限,但也存在绝对否定和空想主义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高师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学教学实效的关键。合理的教材应体现合理的教学目标。教育理论是一种实践理论 ,但它又不等同于“处方”。依据现代教育对高师生的教育素质要求和教育学科不断分化的趋势 ,结合高师院校的实际 ,教育学教材应置于整个教育类课程框架中加以建构 ,使教育学教材与其他教育学科教材在体系和内容上有合理分工、相互衔接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教育因长期与语言打资产而不得不对语言的本体价值表达自己的意见,由此建议教育以及教育学应“善待语言”,肯定语言具有自我生成的本体价值,同时又有所保留地坚持在语言中“做事”,进而转向“行动的教育学”或“实践的教育学”,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种可能为教育实践和教育行动提供智慧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8.
龙藜 《文教资料》2006,(15):69-71
在教育学跨文化传播的这百多年里,外国教育学既给我国教育学带来了福祉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就影响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体说来,在教育学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教育学的核心词汇“教育学”与“教育”出现的断裂现象是导致教育学的对象模糊的原因之一。而教育学的对象的模糊也就是研究者对教育问题的把握不准甚至不把握,则是致使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的难点在于其中内在的矛盾,中国教育研究中又存在非同一般的特殊矛盾。其一,教育学双重功能的冲突,实际上是因为科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的区别而产生的逻辑鸿沟。其二,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内在矛盾,即“教育”与“教养—教学”之间的逻辑鸿沟。其三,对具体的“教育”进行客观的研究较为困难。其四,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理论性质不同,解决的是不同的“教育问题”。其五,在各种教育价值学说中,往往各从某种价值取向出发,重新定义教育,以致如今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多种“定义”或“拟定义”。其六,科学的教育研究是从大量教育事实中抽象出逻辑范畴,进而形成概念系统,再以逻辑范畴为比较项重新解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教育现象。其七,中国教育学何时越出“西学东渐”时代依旧是“教育学的迷茫”。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历程。教育学在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矛盾甚至危机 ,但这也是其前进的动力。教育学目前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释能力的弱化。要摆脱危机 ,教育学必须从整个教育学科体系的整体出发 ,思考并实践自身的重建 ,走向总领整个教育学科群的在总体上全面研究人的成长发展及其一般规律的“成人”之学。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理论在教育学学科独立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奠定了学科生成和交叉的基础。教育学理论的发生发展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密不可分,既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的深刻性、应用性和前瞻性,又联结与教育活动发生关联的各个学科门类,构成纵横交错的格局。新时代我国教育学应聚焦理论体系的传承、更新与推进,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与教育强国建设,紧跟教育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作出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教学“诗·思·用”三维模式,旨在从教师教育的高度探讨教育学教学的改革方式。通过“扎根于史”、“启趣于思”、“立足于用”,从时间、空间和实践三个维度进行系统研究,期望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学教学的现状,使之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使教育理论真正进入学生的意识,为教育实习和人职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的世纪里,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教育学的价值。我们不仅要看到教育学对教师和学校教育的重要价值,更要发挥它对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学是全人类教育抚养子女的工具——旨在使人们养成自觉、文明和科学的教育观。应通过积极开展普及教育学的工作,大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从而促进家庭教育发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培养学生“从教” 能力出发,《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课程教学必须改革。教改方案包括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两部分。课程理论部分采取“专题研究性教学”,分专题予以探讨;课程实践活动采取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教学实践基本技能。同时,要搞好学科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教育学尊严的缺失,源于教育学学科自身患了“自卑症”。这就导致中国今天的教育学离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预言“教育学:研究人的全面生长与发展、形成和塑造的科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最主要的学科”^[1]494的理想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目前应建立健全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体系教育学”,从而建立起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尊严。  相似文献   

16.
从培养学生“从教”能力出发,《中学语学科教育学》课程教学必须改革。教改方案包括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两部分。课程理论部分采取“专题研究性教学”,分专题予以探讨;课程实践活动采取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教学实践基本技能。同时,要搞好学科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和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学对“文化是什么”、“文化怎么样”(发展)、“如何研究文化”等问题的认识,影响了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拓展了教育学的研究视野,改写了一些教育基本理论和命题、为解决教育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困境尝试了文化学的出路,也增强了教育学研究中对民族文化特殊性和教育文化特殊性的认识。但是,教育学在借鉴和引进文化学时,也存在诸如想当然的理论演绎、“引进”的兴趣大于研究教育问题的兴趣等现象,因此说,学科借鉴不能代替教育学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共教育学应该是以中小学教育中的本体问题为重心、以情境中的教育实践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理论性综合学科。因此,它有别于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学课,也不同于师范生的教育技能训练课,其“实用性”在于注重对教育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作理论分析,提高师范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运用教育案例,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教育学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振东 《教育学报》2005,1(5):18-26
当前我国教育学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科学化问题,而教育学的科学化不仅是通常议论的研究范式问题,从科学规范并结合我国教育学发展实际来看,还应包括其他一些与教育学研究效度和信度有关的问题。区分跨学科教育研究与多学科教育研究、承认教育理论的多元化存在、超越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两极对立、正确认识教育学科学性与有用性的关系、走出“建设中国教育学派”的迷途,以保证我国教育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教材通常将“教育”界定为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知识、道德、审美、技能等等的传递活动。这是值得商榷的。教育概念的这一偏差导致反自然的无儿童的教育(学)的产生,而“双负”现象等一系列教育综合征正是这种教育(学)的必然产物。现代教育学主张教育应当遵循儿童的天性(即儿童的内在发展所体现的自然趋向、自然目的、自然意志和成长规律等)。从夸美纽斯、卢梭到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杜威和蒙台梭利,“教育的太阳”——儿童——在教育学中冉冉升起。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是与儿童观的发展保持同步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学即儿童学。教育学即儿童学体现着教育学与儿童学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