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独立学院发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梳理了独立学院产生、发展的历史:低级阶段(纯民办高校)———初级阶段(民办二级学院)—中级阶段(新制独立学院)—高级阶段(纯独立学院),理性分析了纯民办高校和民办二级学院的特点、存在的合理性与发展的艰难性,深入探讨了新制独立学院的内涵、优势、存在的时间跨度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与寻求的对策,最后,大胆预测了新制独立学院的未来———纯独立学院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的前身是公立大学下设的民办二级学院,这是在公立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艰辛的背景下,自下而上地探索出来的一种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模式。独立学院则是教育部自上而下地对公立大学民办二级学院进行规范而出现的高校办学新模式,是新形势下,由于社会、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高教办学体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变革。独立学院的改革探索有两种发展前景:回归大学母体或成长为完全独立的民办大学。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因兼有普通高校的品牌优势和民办学院的机制优势,发展较快。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市场观念、效益观念、质量观念和时空观念四大观念,并提出了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是一种按照新理念、新思路创办的民办学院.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将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坚持公办和民办并举,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办学新局面.独立学院的特色体现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的转型之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学院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浙江、江苏等率先探索和试办的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在当时,人们将其称为"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独立设置的本科二级学院"等.2003年4月,教育部发文,对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提出了若干规范意见和设置要求,并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新概念.十多年间,独立学院发展迅猛,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新出现的一种办学形式。它既拥有公办高校的优势资源,又广泛吸纳了社会民间资本,对扩大高等教育资源,促进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绝非一帆风顺的,独立学院也不例外,都需经过不断摸索才能逐渐成熟起来。本文以独立学院的产生背景为研究起点,以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为研究重点,对其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独立学院问题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的分析及对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结合实际论述了独立学院学生管理的一些粗浅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民办二级学院刚刚起步,尚在探索、发展之中。本文分析了民办二级学院特征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民办二级学院的自发出现,到今天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上始终处于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之中。与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未被批准或暂缓批准为独立学院的民办二级学院在夹缝中生存,虽采取了多种办法进行突围,但仍有许多遗留问题亟待解决,国家的相关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办教育界在讨论的议题中有一个热点问题,这就是《教育法》和《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所规定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由于民办二级学院在投资运营上与民办教育极其相似,因此笔者在思考民办二级学院问题时不得不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民办高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立学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办学模式分A、B两种类型,B类独立学院系"国有民办"性质,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民办高校。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反对独立学院的观点是片面的,站不住脚的。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扶持独立学院,稳步发展独立学院。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离不开网络,大学生更是网络的忠实使用者和支持者.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思维、行为、心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研究并思考如何加强网络教育,进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14.
Our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depend very much on our philosophical views. Positivism, in its various guises, is the dominant tradition. Three key positivist notions are considered and evaluated in the light of recent work in postpositiv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first is foundationalism and the theory-ladenness of observation; the second is verification and holistic revision; the third is value-freedom and epistemic virtues. It is concluded that even if positivism is rejected, a scientific accou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can still be retained.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new federal definition of scientifically based research may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w defin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summarizes the criticisms of this definition. The definition is situat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great divide that has historically separated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Potenti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concerning stakeholder empowerment, scholarly and practitioner research, the preparation of educators, and university promotion and tenure. Finally,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this definition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culture wars.  相似文献   

16.
边疆少数民族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价值观模糊不清,要想使其建立正确人生观,就必须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态度、生活风格等层面的特殊文化现状,以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对该校大学生的次级文化表现、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大学生次级文化形成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建议以加强大学生次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部分。当前,高校学生具有他们自身的特点,他们对于社会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创新学生管理方式方法势在必行。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特点,立足于教育生态学的视野,探索高校学生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师院校的培养模式要相应改变。文章从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六个方面论述了高师毕业生所必须具有的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