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格一词意义繁多,从现代心理学观点看,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爱好、品质、操行、观点、态度等心理特征的总称。根据皮连生教授《学与教的心理学》中对人格的阐述,可把人格作如下定义:人格就是个人独特而稳定的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而人格教育就是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所实施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健全的人格包括内部心理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发挥个人智慧和才能.生物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史教学、生物学实验、生物课外活动等方式,切实落实与完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3.
董健健 《学语文》2004,(3):4-54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情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相一致。作文与育人相统一,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这便是作文与育人的辨证法。  相似文献   

4.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是"文"与"道"的统一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包含浓厚的感情色彩,或热情纯真,或优美典雅,或令人振奋,使学生陶冶性情,潜移默化地构建美好的人格。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人格教育,是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造就中学生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中学的各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渠道和核心课程,在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方面担当着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功能.因此,在经济常识课中开展健全学生人格教育,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的现代社会公民,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根本要求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应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主阵地。在我国刚颁行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不仅是推进语文教学方式转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实现把语文植根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然而,长  相似文献   

7.
人格教育肩负了以人为本、整体发展、生态和谐的素质化教育理念,已经变成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可以逐渐打造出学生的道德品质,令学生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时代需要的今天,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郭庆 《考试周刊》2008,(11):150-151
历史学科在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优良人格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历史课中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进而帮助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0.
在时代需要的今天,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总结了作者在两年多的教学过中,利用新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设计各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淳朴情感,树立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态度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推理是逻辑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科学思维的重要成分。它是指学生依据已有知识、所给条件、遵循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判断、归纳、比较、演绎、发散、探究等而得出新结论的综合思维过程。推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发现、发生和发展过程,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生物学教师应不断探索生命教育的途径,积极地投身于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课标下生物探究性教学,生物教师怎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结合教学实践,浅析了几种教学策略在生物探究性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德育从根本上说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造就具有优良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素质的人。目前生态德育处于边探索边实践的阶段。本文从生态德育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在生物学科教育中渗透实施生态德育的意义、方式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濮涛 《生物学教学》2006,31(7):76-77
青少年时期是性成熟的黄金季节,中学生物学教师对他们进行健康的性教育责无旁贷。本文从性生理、性道德、性心理等几方面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张放 《生物学教学》2011,36(8):17-18
本文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入手,阐述了以高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是如何进行双语教学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玲 《生物学教学》2005,30(12):65-66
我所教学的是高中一年级的生物学课程,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是科学性和实践性。在这一基础上,我将生物学科与双语结合起来,按照由浅入深的方法,从渗透课堂用语和专业词汇到在课堂上利用双语授课,并与学生双语交流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叶望晴 《生物学教学》2005,30(12):22-23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佳的教学方案。”这就是说,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根据这一理论上好课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负担,不搞加班加点,用合理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为此,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夏丹 《生物学教学》2007,32(9):13-15
本文阐述了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物学史的一般方法,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