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创业投资看中国二板市场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二板市场将呼之欲出,二板市场是一个专门为新兴公司和中小企业提供筹资渠道的新型资本市场,被认为是创业投资退出的最佳通。从中国的创业投资状况去审视中国二板市场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证监会在深圳召开了一系列关于二板市场的讨论会,对二板市场的上市审核规则、上市保荐制度,二板市场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则进行详细的讨论,征集各方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现状与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市场作为企业筹资和投资者交易的载体,其层次性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比,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市场结构不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主要是指证券资本市场上的多层次化,包括规范以深沪交易所为核心的主板市场,推出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发展三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4.
发展三板市场是培育我国二板市场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风险资本退出障碍,在分析国外二板市场发展新趋势基础上,以创新务实的精神提出并剖析了我国“以三板促二板”的发展途径,为尽快培育我国大陆二板市场,完善多层次风险资本市场体系,有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为资本市场多元化的结果,二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在各国纷纷涌现,这对于风险资本的退出无疑是件好事,我国目前尚没有完善的二板市场和全国性的柜台交易市场,但随着风险投资业在我国的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二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势在必行,在介绍印度杠台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提出对建立有我国特色的柜台交易市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板被视为是创建中国的创业板所迈出的第一步,它对于建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将会产生深远影响。结合中小企业板的特点及其与创业板的联系与区别,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板的利与弊,希望能给广大投资者和管理人员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经过一年多的讨论与论证,在我国设立二板市场已成定局,其技术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只待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后就将开始运作。二板市场的推出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那些高新技术、高增长、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又能带动风险资本的健康发展,并促使企业科技孵化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我国二板市场的设立时间正好处于国际二板市场发展的调整时期,重新认识和掌握二板市场,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专家工作通讯》2002,(10):28-31
为了利用金融资本市场,特别是利用证券二板市场的投融资功能来扶持和促进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2年5月17日至6月10日组织了“纳斯达克市场与浙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赴美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和考察参观,使学员们基本了解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成熟的运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创业投资公司(银行)对高新技术创业公司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及其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学员们对利用二板市场促进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二板市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乃敏  韦洪兴 《科研管理》2003,24(3):137-144
本文针对我国深圳创业板迟迟未推出的现实,结合全球二板市场发展状况,通过对二板市场全面的比较分析,从中找到教训和得到启迪,可为我国深圳创业板适时推出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析深圳中小企业板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设立之后,如何使其能平稳过渡到最后的创业板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全球二板市场的各种经验教训,总结出了一些对深圳中小企业板发展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市场需求最终决定技术创新方向,据此提出市场定义产品的概念。世界市场在表现一体化趋势的同时,也呈现异质性格局,突出表现为不同国家市场的差异。大市场还是小市场,领先市场还是跟随市场,是决定一国市场重要性的两个主要方面。当兼具大市场和领先市场的特征时,一国市场就能定义有关产品创新方向。中国正在迅速成为大市场,并存在成为领先市场的持久趋势,因此中国市场定义产品的时代正在到来。国内市场是中国企业实现技术赶超,进而形成创新竞争力和争夺产业主导权的战略依托。着眼于技术赶超目标,中国企业需要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全球市场,实施开放创新战略。建立包括技术吸收能力在内的基础能力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俞立平  王冰 《科研管理》2022,43(7):144-153
协同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和企业意义重大,基于Roth提出的市场设计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素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对宏观视角产业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的提高促使市场交易者的数量和交易的成果更加丰富、市场交易更加流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协同创新。因此,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在分析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对协同创新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与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市场厚度不利于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流畅度能够促进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厚度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长期效果;技术市场流畅度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短期效应显著;协同创新对市场流畅度的反馈效果大于市场厚度。  相似文献   

13.
张烨 《软科学》2008,22(2):104-106
对破坏性创新的市场进入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破坏性创新的目标市场不一定是边缘客户,还有可能来自于原有主流市场上的客户,集中阐述了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市场进入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市场效率计量方法及我国证券市场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荣华  达庆利 《中国软科学》2004,(3):144-147,156
针对EMH理论无法给出一个综合性的市场效率指数和难以深入认识同类市场间的效率差异以及各种检验方法导致结论不同等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DEA理论的市场效率指数计算模型及市场有效性检验的非参数方法,不仅给出了市场有效性的直观度量,而且可以通过与市场指数的对比研究判断大盘走向,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研究期间大盘指数变化较大,但市场效率指数清晰地反映出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逐步增强的变化趋势和不同市场间的效率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金雪军  刘汝姣 《软科学》2004,18(5):26-28,32
致使中国的科技竞争力一直处于中等水平的不是技术创新不足,而关键在于资本对技术的支撑力度不够,因此寻找或设计出合适的对接模式来实现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互支持、相互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从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框架入手,分析出适合我国经济的对接模式,并论述了对接模式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勋 《软科学》2002,16(1):89-92
目前,我国已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市场建设不到位;市场供需信息不畅通;市场发育环境不完善;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交易价格体系没有建立等。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支撑技术创新环境体系中,技术市场扮演重要角色。本文运用1995~2006年的数据从总体规模和交易合约结构两个角度对中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目前制约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分别从技术市场供给、技术中介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市场轨道理论:一方面是基于轨道特性的识别对技术轨道理论进行延伸和拓展,为创新与追赶的机会识别提供新视角;另一方面丰富市场颠覆现象的理论解释。本文采用演绎方法,基于已有相关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提出市场轨道理论框架:(1)市场轨道是由主导市场演进的需求要素和渠道要素的演化与变迁所驱动;(2)市场演进及更替轨迹具备轨道特征,包括连续性与累积性、排他性、衍生性;(3)利用市场轨道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可以从新市场起步,逐渐对已有的市场空间产生侵蚀,甚至取代原有的主流市场,实现市场颠覆。  相似文献   

19.
宋丽平  杨欢 《科技与管理》2012,14(2):100-103
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生命力,同时是决定投资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在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如何度量股票流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国内外股票流动性的衡量方法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优缺点,为市场参与者选择科学的衡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有企业债券市场中参与主体的体制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成鲜  王浣尘 《软科学》2001,15(6):9-11
企业债券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对证券市场的完善,而且对企业自身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债券市场中参与主体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制约。本文从产权制度出发,对我国国有企业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问题进行了体制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