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丽平 《江西教育》2023,(11):40-41
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尺度思想,是引导学生高效解决地理问题和研究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对此,本文借助“索马里沿岸洋流性质的判断”这一教学案例,利用“全球天气可视化模拟网”,从空间尺度入手,对索马里沿岸海区冬夏季不同空间尺度上洋流的温度、性质、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思想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课堂运用专题地图,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分析复杂问题;从单要素拆分到多要素综合,从学习方法到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力;通过不同尺度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其划分的地理背景,理解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王俊友 《地理教育》2014,(10):59-60
正一、心理地图的涵义美国《国家地理标准》认为:心理地图,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内化了的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位置和不同尺度区域的认识。心理地图首先是一种地理表象,具有空间性,是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的主体的反映,同时心理地图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它具有记忆功能,能在头脑中将地理表象保持和再现,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记忆训练,帮助学生获得比较稳定的地域知识和空间认知。本研究认为心理地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地图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它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星体运动产生的诸多现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历史上,人们对星体运动的探索与解释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盖天说、浑天说及爆炸学说。从地理空间的视角来关注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提升发现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现象的敏感性,这既属于文化问题,也属于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地理教学过程的重点与难点。地理空间星体运动的教学主要是讲述自然现象的结构、联系及空间的分布规律。地理学科教学通过与信息技术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对空间、时间和知识的理解,对地理教学具有可控性、交互  相似文献   

5.
在高三地理教学和备考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板块边界类型空间分布的掌握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该模块内容,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些字母符号,让学生从三种不同的层次对板块边界类型的空间分布进行学习,教学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天竺桂(Cinnamomum pedunculatum)叶片上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Kuwana)]不同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天竺桂每叶矢尖蚧个体数的频数分布呈现幂函数递减的趋势;在天竺桂树冠尺度上,北面矢尖蚧的数量比南面矢尖蚧的数量更多;在叶片尺度上,矢尖蚧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在叶片内部尺度上,矢尖蚧在叶中的个体数多于其叶尖和叶基.最后,根据矢尖蚧在不同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些矢尖蚧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中区域地理是以区域为载体,以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想,阐述如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课程。陈静生、蔡运龙等人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包括不同的认识层次、不同的时空尺度,也包括了自然与人文诸多要素。"[1]这句话揭示了地理空间尺度思想是区域地理的核心思想之一,高中区域地理教材不仅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思想,还要关注地  相似文献   

8.
韩丹丹 《地理教育》2023,(10):21-24
在较大尺度上,气候条件对植物的分布与生长起主导作用,而在小尺度上则要基于大尺度下的区域背景分析所在地的土壤特性、微地形等。本文在阐述空间尺度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在分析地理事象时既要对空间尺度大小进行选择,又要变换空间尺度,结合区域背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并以“植被的分布”为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9.
地理问题都带有很强的空间和时间特点。你的时空概念如何,对地理学习至关重要。例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某纬度昼长与南半球同一纬度夜长相等;不同地理事物发生的时间具有特殊性;时间与空间问题常常紧密相连,等等。概念的建立常常成为掌握地理知识和解题的关键。另外要关注短时间的地理现象和长时间的地理现象的差异,以及不同尺度的时间变化(如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等)。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82):6-7
空间能力是人类的重要生存能力之一,地理学科肩负着培养人的空间能力的重要使命,而江苏省大约有80%的考生要参加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历年来都比较重视对地理空间能力的考查。作者将地理空间能力这个复杂的系统划分为地理空间识记能力、地理空间观察能力、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地理空间描述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等子系统,这种划分方法对于高效备战学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次从以上六个方面介绍高中地理学测对空间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1.
对空间认识和表达涉及多个学科并受制于多种因素,而多元化的空间理论和形式是科学发展之必然和需要。地理学建立和发展了多元化的地理空间表达形式,包括经纬线与地图投影、时空尺度、距离与区位、虚拟地理环境。对多种地理空间形式的认识和表达是地理学学科特征的重要体现,并促使地理学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地空间权的"空间"应界定为在土地分层利用中,能为人所支配,可通过长、宽、高进行度量的土地上下特定空间,包括离开地表之空中或地中横切之断层空间,以及地表上下一定范围的空间,但不包括外层空间、具有通航自由的上层空间、极深的地下空间以及建筑物或构筑物内的空间。空间是物权法上的物,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  相似文献   

13.
在福柯"异托邦"概念的观照下审视文学与文化研究,是当代空间诗学的重要生长点。异托邦是一些特殊空间,处于边缘、交界之处,在事物表象秩序间制造断裂。文学文本作为可能的"异托邦",呈现和颠倒现实空间的事物秩序,构筑奇特的审美场域。它与现实空间异质,却又相互促使彼此的生成。从文本阐释的角度而言,文本的空间意义凸显出来,文本空间的多元异质不仅是绘制世界之网的复杂线条,也为读者打开了多重审美之维。文学异托邦作为社会权力实践的场所,与意识形态构成不可分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陈铨在诗集《哀梦影》中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叙事空间,分别是充满诗意的地理空间、孤独感伤的心理空间、色彩鲜明的图像空间。三种不同空间的互嵌,委婉含蓄地表达了陈铨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祈盼。陈铨在《哀梦影》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飞扬的灵感,也为诗歌涂上浓郁的个人的情感色彩和理想色彩,呈现出另一种抗战新诗。  相似文献   

15.
国土空间开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领域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这对于缓解交通拥堵、节约土地资源等瓶颈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地面塌陷、产权纠纷等问题的频发,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而且只有解决了民事权利问题,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物权法律制度、规划法律制度、环境法律制度和管理法律制度等跟不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速度,达不到推进我国地下空间有序开发利用的目标。为清除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中的法律障碍,建立健全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为核心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律制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世界文明古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建筑艺术就是整体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古建筑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推广使用,GIS技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各种不同功能的GIS系统软件。该文介绍了GIS的定义,分析了当前GIS的应用方向,并着重阐述了GIS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deal and practice of collaboration in a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in which university researchers work together with staff from the field of primary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theory of boundary crossing to make sense of the ways collaboration took place within the project team. The main theme, also a major dilemma in the project, referred to the transition from a democratic towards a more directive approach within the project design after the first year. The members of the project team took shifting and ambivalent positions within the project as they were trying to cross boundari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goals of the project. Also, boundary objects on different levels contributed to the collaboration. We conclude that clear boundaries between groups or a strong shared identity, as proposed by an insider–outsider model of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notion of first-order democracy, are not helpful in complex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projects. Instead, we need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order democracy means in order to cross boundaries and sustain a critical dialogue about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conceptual article, we argue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a more elaborat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when discussing dilemmas in teachers’ work. Thus,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ual frame of dilemmatic space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and argue that introducing and analytically using the conceptual frame in an educational context offers a potential to elucidate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teachers’ everyday work practices. Traditional ways of looking at dilemmas infer that they are related to specific situations in which people react to conflicting values, obligations or commitments and where there is often no right way to act. However, the idea of a dilemmatic space offers a more complex understanding of dilemmas and their positioning and relations. Instead of being regarded as specific events or situations, dilemmas are considered as ever-present in people’s living space, as in a dilemmatic space. As space is seen as a relational category wherein one object is related to another or others,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dilemmatic space highlight the dynamics of dilemmas and dilemmatic spaces. These dynamics are important to recognise, for instance,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eable boundaries of the space or issues that conjure up the dilemmas at an individual and social level. These changing conditions of values, decisions,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y change the rules for relations, negotiations and positioning, and thereby the boundaries of the dilemmatic space and the dilemmas themselves. In this article, the theoretical base for the idea of dilemmatic space is elaborated on and connected to conditions for teachers’ work. Some conclusions are that new concepts force us to challenge pre-conceptions and involve us in new kinds of sense-making processes. As such, the conceptual frame of dilemmatic space offers a broad theoretical framework with which to conceptualise dilemmas and the complexity of education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20.
比较分析了中西建筑光空间不同要素,认为西方建筑强调精神空间,密室是其建筑的核心,光线幽暗而神秘;而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空间为4柱间,其光环境注重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光空间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及地域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