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让学生记住和复制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在思考和探究中建立起对历史的认识。所以此次新课程改革将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定性为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课程性质阐述为“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基础型课程是彰显中学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包容意识、责任意识、人格意识、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的民族精神和多元文明共同发展的理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完善的健康人格和时代责任感"(《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作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课程,中学历史教师应紧紧围绕基础课程目标,通过史实尤其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史才、史学、史识、史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程的教学,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教师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是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文章提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的新概念,从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法规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合作意识六个视角来阐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的内涵,强调培养学生经济意识是个人、民族、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只有掌握历史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本文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进行探讨,具体如下文所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创造力的不断发展。由于中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想象力比较的丰富,所以学生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历史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涉及的问题众多,学生获得历史信息的渠道也比较丰富,进而能够促进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历史教学的现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首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历史学科本身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包含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广阔内容,决定了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生存意识的独特功能与意义,因此,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强化学生的生存理念,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的历史素养,是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心理品质。中学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主要阵地,而如何在学校特定的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
王昌有 《考试周刊》2011,(33):149-149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历史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更是中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把培育学生的国际意识摆到重要位置。本文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视野,对国际意识的内涵、国际意识教育的基本认识、国际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诠释和探索,以期通过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其关注世界、了解社会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作为中学历史拓展型课程的乡土史教学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育部制订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其中就包括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结合历史教学实际与课程理论学习,我认为学生“全面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历史学习,获得必要的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二是通过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一、异化:历史课程改革的实践走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性质的界定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对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课程改革促使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资源开发与  相似文献   

15.
梁俊红 《考试周刊》2012,(72):17-17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能力,推动历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历史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构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历史学科的博大精深,使历史学习的难度比较大,而且当今的历史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作者在历史教学中尝试走"温情路线",以"走心"的教学设计,唤起历史浓厚的人情韵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有效开展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这是广大历史教师长期探讨的问题。笔者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身的体会。一、挖掘教材内容,设计精彩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导入环节非常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学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历史学科固有的特点,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历史教师,应当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从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角度入手进行德育渗透。下面,笔者谈一谈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导论学校被认为应提供给学生们某种基本的历史兴趣和理解力,且发展出那种以历史思维为特点并激发起历史意识的基本技能。历史课程旨在这些目标,以各种方式,界定着科目的内容、方法论和评价。尽管每个人都能看见在过去的十年里,在全欧洲,这些目标日渐会聚。但是国立课程设定的目标各国彼此不同。我们生活在一个课程常常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