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作品在主题、人物形象和叙事结构方面采用了复调性叙述策略,是一部明显具有复调性叙事特征的小说,具有后现代小说的特色.本文结合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分析这部小说在主题、人物形象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的后现代复调性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大多数女性作家没有意识到智性写作的必要性,过多地迷恋于叙事游戏,使某些文学作品成为纯粹的私人化文本和自呓。然而虹影在创作中采用了一种智性化的叙事处理手法,其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言说方式,独特的双重叙事视角,叙事情感具有一种“可传达性”。小说语言节制、隐忍、含蓄,叙事视角平实,叙事情感高度内敛,传达出作家丰沛的审美理想,达到了大巧若拙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3.
宫本百合子的长篇小说《伸子》是一部以女性解放为主题的伟大作品,受到广泛的好评,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为止,很多研究都围绕《伸子》的主题展开,对这部作品的叙事结构及叙事技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然而,作品主题不能脱离作品的叙事策略而独立表现.百合子正是巧妙地运用了高超的叙事策略,充分表达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从叙事学的角度对《伸子》的叙事策略进行探讨,分析这部作品的叙事特征和叙事技巧并得出结论,以期有助于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五号屠场》与反战争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以反战小说著称于世。这部作品的反战性不仅在于其鲜明的反战主题,更在于冯内古特对传统战争小说的叙事模式所作的颠覆性尝试。如果我们可以把传统战争作品的叙事方式称为传统战争叙事的话,那么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所采用的模式则可称为反战争叙事。《五号屠场》叙事的特点是它从"战争场面"、"英雄人物"、"敌我界限"、"情节与高潮"等战争叙事的基本要素出发,对传统战争作品进行全面的颠覆和解构,以碎片式情节、非线性叙述、跳跃剪辑、嘲弄性模仿、作者自述、虚构与历史及虚构与事实的混淆重叠等反传统手法来表现战争的荒诞与残酷。反战的主题和反战争叙事模式的匹配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反战主题的确立为反战争叙事模式的形成打下基础,而这一模式的运用又反过来深化了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实验风潮退却之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的当代小说,存在一股向先锋实验背反的趋势,这些作品不同程度地回归到可读性强的创作思路上来.这种新的小说叙事美学变化使我们在阐释作品时重新关注作品的修辞性.鉴于作为理论家的詹姆斯·费伦和后现代之后的西方小说共同对交流和读者接受的关注,使我们能从费伦的理论中建构一种阐释当代小说的叙事美学的理论.而这一阐释工具,将对小说美学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叙事语言、叙事手段、叙事风格三方面的全新视角切入来审视先锋小说,其叙事特色如下:先锋派作家在叙事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像……”的比喻结构,反讽性的修辞,并积极探索语言自身的表达功能。在叙事手段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主体叙述、性爱叙述以及个人化经验的表达。先锋派作家在叙事风格方面的探索走得比较远。许多作品不仅主题多元化,题材多样化,而且呈现出苍凉的后悲剧风格。  相似文献   

7.
琼瑶是家喻户晓的言情小说作家,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结合小说中相关描写,论证了其作品具有自叙性创作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福尔克纳通过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描绘出一幅新旧交替时期美国南方社会的画卷。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使他的众多作品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艺术也因此一直受到评论家的关注。本文以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为文本,根据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距和频率等方面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中时间叙事技巧的应用,探讨福克纳如何通过不同的时间叙事手法控制叙事速度,使作品呈现出音乐性节奏,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9.
薇拉·凯瑟最后一部小说《莎菲拉和女奴》以其独特新颖的叙述艺术而独树一帜。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认为凯瑟通过叙事视角转换、多重叙事方法、叙事空白的使用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审美观念融进小说,模糊了叙事的虚构性和现实的真实性,使作品游离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大大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内涵,反映了作者对小说形式的实验与创新,赋予了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红旗谱>中的冀中方言俗语使其具有了浓厚的乡土文学特征,在情节构成中具有显著的叙事功能: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展现了浓郁的冀中乡村风情;构成了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深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麦卡勒斯作品的孤独主题一直占据评论界的中心,其引申出的女性主义、诗性特征以及文化背景义涵都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麦卡勒斯的天才不仅体现在其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上,也体现在其独特精致的叙事技巧上。麦卡勒斯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叙事视角具有多变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三人称外视角的应用,零视角的应用,以及内视角的应用等方面。三种视角巧妙地来回切换,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碎片式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角度和内心独白是<宠儿>叙事风格的三大特征.这种独特的后现代叙事策略不仅体现了莫里森精湛的写作技巧,也深化和拓展了小说意蕴深远的后现代主题.<宠儿>使一个在历史上被剥夺了语言力量的民族找到了自己的声音,重塑了美国黑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红旗谱》中的冀中方言用语使其具有了浓厚的乡土文学特征,在情节构成中具有显著的叙事功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展现了浓郁的冀中乡村风情;构成了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深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的《呼啸山庄》是一部复杂多元的艺术佳作.多元化的叙事艺术决定着作品的整体结构、情节设置,从作品呈现出的整体叙事风格看,它影响了主题意旨的表现,拓展了思想空间,增强了艺术魅力,日益放射出了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玩笑》作为米兰.昆德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已经表现出作者颇为成熟的叙事技巧。该小说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形成了一个几近完美的立体结构,这种结构影响到作品所塑造的人物、作品的情节及作品的主题,使它们都呈现出立体的效果。这种立体叙事艺术的使用使小说具有绚丽迷人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以其反传统的叙事策略成为了二十世纪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被看作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名篇佳作。本文从该小说的叙事手法和叙事话语角度,分别论述该作品的碎片式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视角以及该作品的哥特式叙事话语,布鲁斯音乐风格等,进而探讨了该作品的后现代特色及其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史铁生短篇小说《老屋小记》叙事策略的现代性集中体现为在素朴简约的叙事中表现宏大生命主题。素朴简约的叙事表现为独特的叙事策略地运用,在叙事视角的交替与叙事人称的转换过程中,传达作者的感受、体验,解读人性和人生的密码,从而使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意蕴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民谣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策略,是哈代小说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艺术特征。在《苔丝》中,哈代对于英国传统民谣做了巧妙的安排与运用,使得它们在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环境背景、主题内涵、文体风格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民谣叙事不仅赋予作品灵动而美丽的音乐性,而且渲染了小说浓浓的怀旧情绪和民族情感,唤醒人们对于渐渐逝去的古老文化传统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善于运用象征叙事的小说家。在其新历史小说创作中,象征叙事表现为小说意象呈现出美术结构;通过对女性性征的描绘建立女性崇拜图腾象征世界;小说结构具有整体象征的“原型”审美等特点。莫言新历史小说的象征叙事,使其作品超越了文本表层对历史的叙述和反思,在深层指向上蕴含着对原始生命力赞美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20.
萧平的小说创作采用充满诗意的回溯性叙事与儿童叙事视角。将宏大的革命历史、充满童趣的少时回忆放到自己的作品文本中,将“此在”当下化。他的小说创作由此呈现了含蓄、蕴藉与从容、节制的美学韵致,显现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