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形成因素有历史、文化、制度和社会的根源。但是,大学"去行政化"符合大学的逻辑,是历史的必然。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都发生巨大的改变,出现了有利于大学"去行政化"的积极因素,大学"去行政化"的动力也初步形成;大学"去行政化"的制度装置已经出现,但还不够完善,还不能保障"去行政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内涵就是强调大学管理工作要遵循大学发展规律,体现大学自治;遵循大学学术规律,体现学术自由;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体现育人为本。在大学"去行政化"背景下,专业化发展将成为大学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大学维护自治传统的客观必然、是大学管理者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基于大学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3.
时下,大学"去行政化"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对于大学"去行政化",要正确认识,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中国大学"行政化",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政治的原因,同时,更有大学自身内部的原因。大学"去行政化"要去的是"化"而不是简单地去"行政"。因此,中国大学要去"行政化",要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总的来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基础;大学校长职业化是突破口;成立学术委员会,对学校学术事务起决定而非咨询作用是关键;加强立法是保障。而上述这些改革重点是落实在行动中。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行政化的争论中,"去行政化"是主流。大学行政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如大学外部的行政化、过分的科层化管理、管本位的传统、学者治学和学术自由理念的缺失等。行政权力是大学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去行政化"不是去行政管理,而是要确保基层学术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权力重心下移。学科发展需要规范而强有力的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去行政化"是时下学术及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从"去行政化"的内涵与外延、"去行政化"的合理性以及"去行政化"的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去行政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变革中走偏,过度关注"行政化"可能导致对大学本质的忽视。  相似文献   

6.
大学历史使命的达成和本质功能的释放同其用人以治事的方式和制度密切相关。大学欲真正"去行政化",用人制度改革则必不可少。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用人制度改革,不能简单地指向大学的行政级别,而应采取职业校长制、聘用制度下的教育职员制和"双轨"型的教师聘任制三种制度有机结合的技术框架,对大学用人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大学"行政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去行政化"为突破口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去行政化"层面。作为国家层面,主要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还大学以办学自主权;对于大学管理层面,主要是改革大学校长的遴选方式、建立符合学术主导的治理结构、将学术事务管理交还学术权力。借学术自由之火,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要旨。  相似文献   

8.
大学去行政化之“积极”与“稳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大学行政化该不该"去"的认识并没有统一,对如何"去"的路径也颇多争议。对此,应在思想层面上坚持改革信念不动摇,发挥高校引领社会的功能,"积极"推进大学去行政化社会共识的达成,调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在具体操作上则"稳妥"设计好如何"去"的战略路径,通过推进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处理好大学自主发展与政府宏观管理的关系,处理好教授治学与校长治校的关系,寻求去行政化改革的示范性突破口等,争取去行政化改革最终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行政化的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探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起,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去年以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些国内著名大学校长、知名学者、官员和大众都历数大学行政化的危害,条分缕析造成行政化的原因,异口同声地认为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大学去行政化是当前广受社会关注、政府和大学急需改革的重要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去行政化必将十分艰难,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这些问题至少包括:去何种行政化?去行政化的主体是谁?如何去行政化?去行政化还有哪些障碍需要克服?等等。总体而言,厘清"去何种行政化"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前提,明确"去行政化的主体是谁"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探索"如何去行政化"的路径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方式,克服"去行政化的障碍"则为大学去行政化创造重要条件。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深刻思考,并实事求是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大学去行政化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40—70年代的中国革命文学话语秩序中,始终存在着一种文学“组织化”的历史趋势。从“延安文学”到“十七年文学”,再到“文革文学”,这种文学“组织化”趋势日益强大和严密,直至在“文革”中走到了历史的反面。革命文学话语秩序中的文学“组织化”本质上属于制度化权力的表现,其中隐含了中国革命文学的政治经济学,它主要通过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对创作主体的生存方式、文学作品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诸领域进行组织化规约,并最终确立了新中国行政指令性的计划型文学生产体制。但在文学组织化的历史趋势中始终伴随着消解它的历史潜流。  相似文献   

12.
任何理论都有其独立的命题网络。但教育学并不拥有自己的命题网络,倒是充满了各种争论性的话题。这些话题中,有些是其他学科"观照"教育的结果,本不属于教育学,也不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关切,包括教育的起源、发展史、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所谓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原理、各种教育的影响因素等等;有些话题无所谓结论,话题的争论本身似乎比结论更有吸引力,包括教育教学的本质、各种对象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等等;有些话题只具有抽象的形而上学意义,比如教育的终极目的、各种教育主张以及相应的批判;有些话题只是职业行动规范及其解释,却被描述成了理论的样子。教育学拥有如此庞大的话题体系却让人体验到一种理论上的虚弱感。从性质上看,这些话题无法衍生出理论命题,这使得这个话题体系已经由曾经的学术成就转变为教育学难以摆脱的学术包袱。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农业化学知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化学课程是来源于农村并且显性于农村的一门课程,它贯穿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以“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来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的新教育观念,实现农业化学课程从“显性”到真正意义上的“显形”,以改变农村“贫”与“愚”的落后现状,采取有效的农业化学知识渗透中学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改革,从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针对西部农村中学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提出了开设农业化学课程的三条原则、具体内容以及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农业化学知识的三种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句法环境和语用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你V”类话语标记的使用倾向,认为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语义俯瞰的制约和影响.话语标记的使用倾向反映出其语法化程度的高低.总体而言,“你V”的语法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你看”>“你说”>“你想”>“你知道”,这一结果是由“V”的表义功能、“V”的词性类别、“你V”的适用语体以及“你V”的音节数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高中生物复习在当前减负的大背景下做到"减负"不"减效’,甚至"高效",教师可运用教师引路学生参与、突出主干明确联系、注重选题搞好讲评等策略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身体只是作为心灵的物质载体存在于知识教学世界中,处于"被用"而"不知"的状态,最终造成身体的压抑乃至消隐。基于"身体认知"、"身体场"等理论视角,在知识教学中应重建"身体"概念。知识教学的目的,绝非"心灵成长、身体遭罪"。知识教学的身体检视,不仅在于将身体认知作为一个新的问题域,更应从"抽象主体"回归"身体主体",并据此观照当下知识教学中的身体遭遇,给身体一个舒适性存在。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知识一般分为"理论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而其中实践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对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进行解读,对内容构成进行分析,并针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提出了具体的建构之策。  相似文献   

18.
服务是一门艺术.高校图书馆员在践行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多“心”、多“问”、多“荐”、多“研”,从而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9.
大学班主任只要在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以德为范"的思想,就能成为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品德行为的指导者;知识的导师,做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通常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而忽略了学生在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本文提出教师在商务英语课堂中应该把"商务"、"英语"和"跨文化"三者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以及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