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编者按:我国众多历史性城市的文献资源极为丰富,既蕴含了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城市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贡献。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文献承载了城市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记忆,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和思想的变迁,是城市生命历程不可中断的链接,这种链接使今天的生活与历史、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历经百年的沧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中西交汇的国际大都市。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留存了大量标志性建筑,它们集建筑、人文和文物价值于一身,记载了独特的海派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貌,成为上海城市形象的载体,展现了上海城市历史的面貌,上海的外滩也因此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称。  相似文献   

3.
每一座特色历史建筑都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建构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空间媒介,因此探究城市特色历史建筑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保护发展路径,始终是社会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议题。文化记忆被激活与回忆的过程,就是被建构的过程。因此,从文化记忆的理论构型出发,对福州特色历史建筑进行记忆再现与叙事展开,挖掘其背后深藏的文化记忆与深厚的史学价值,再借助象征性文化符号与文化实践活动,探讨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以期提高群体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促进福州文化记忆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史学》2014,(12):F0002-F0002
档案文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为梳理本市的档案文献精品,挖掘优质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和传播,上海市档案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二批档案文献遗产和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像-部史书,-卷档案,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惟有完整地保留了那些标志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古建筑,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也才会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着悠久的魅力和光彩.城建档案保存了各个时期的规划、建筑设计图,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和知识积累程度,提供人们去研究探寻城市建设技术进步的足迹.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城建档案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群文论苑》2003,(2):36-36
为了在基层群众化工作中更好地贯彻陈良宇同志创导的弘扬“申博精神”塑造上海城市精神的指示精神,按照上海市广局的要求,市群艺馆于6月24日举办了一期“化世博——上海群工作的机遇和责任”区、县化馆长专题研讨班。化学专家,  相似文献   

7.
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是这个城市的一部物化发展史,对城市文化遗存、自然遗存保护起到很大作用,也是这个城市维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是这个城市精神溯源的家园;人们进博物馆鉴赏文物,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历史对话,理解历史,走近历史文化的真实.博物馆利用这样厚重的历史文化载体来演绎凝聚在文物上的那些逝去的记忆与文明.  相似文献   

8.
兰瑞钰 《今传媒》2022,30(1):104-107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许多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运动,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在当地政府的政策下被有效保护起来并更新利用,其中一些优秀的历史建筑在被良好保存的前提下,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与功能,成为了文化艺术作品的展示场所。而展览展示作为人们活动性频繁的公共空间,能为原先较为封闭的历史建筑建立与城市紧密良好的互动关系。当代文化展览在历史建筑中举办,一方面可利用历史建筑场所的特殊性增强展览的视觉效果和主题概念的阐述;另一方面文化展览为历史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历史建筑的更新活化和文脉延续,两者从而达到了和谐的互文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陶忠华 《北京档案》2002,(10):30-32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气势恢弘的城市发展史迹和数量浩繁、多姿多彩的建筑遗产,形成了极其珍贵的建筑遗产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在城市的改造、扩建过程中,各级政府为了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扩大城市的影响力,也纷纷采取有力措施致力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修缮改造,恢复了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建筑、历史街区,不断丰富了建筑遗产档案的内容.加强建筑遗产档案的研究、管理与开发,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拓展城市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宏 《出版广角》2013,(16):38-40
一个全民阅读率依旧在下降的国度里,城市书展除当下的文化意义、政治意义以及商业意义外,它的最终归结是什么?城市书展的文化影响力对于城市的完整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难道是政绩,或者一次书展后实现的销售?显然远不止于此。2013年8月20日晚上9点,当书香中国2013上海书展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上海展览中心这座前苏联风格建筑的正门口送走最后一位书展读者时,他们的心里一定是充满了满足平和之感。因为,在  相似文献   

11.
内画艺术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历经旧社会的坎坷、新中国的复苏、“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振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京、鲁、粤、冀为代表的四大流派。其中,在京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冀派,产生时间最晚,发展历史最短,但其却以庞大的创作队伍、丰富的花色品种、过硬的工艺水平、广阔的销售市场和深远的海内外影响而占有突出的地位。而冀派内画之所以能够在短短40年间就经过普及、提高和升华,从民间登上大雅之堂,并且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正是因为冀派内画传人在将内画由单纯的文化艺术向文化产业化方向转变方面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