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汉维谚语中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时间和空间、认识和实践、万物客观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等方面的哲学思想,结合汉维谚语实例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试论家庭人际关系与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人际关系是由家庭结构即家庭成员的构成决定.美国社会学者沙波特提出一个著名的家庭人际关系的公式,即(n~2-n)/2=家庭人际关系总数.(n为家庭人口数).当前我国家庭多为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这种家庭有三种人际关系,如是三代5口之家即有10种人际关系.但无论家庭人际关系有多少种,其中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的核心.两者互动频繁,影响深刻,构成家庭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成为家庭教育的基础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在"五四"风潮的洗礼下,庐隐觉醒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她以女性的独特视角思考社会现实,关注在封建家庭伦理中挣扎的青年们,对封建家庭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与反转,表达了自己的反封建家庭伦理观。她的创作成为了女性作家反对封建家庭伦理的拓荒之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日语中有关亲与子谚语群的归纳整理,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日本人的传统亲子伦理特征,在每个特征里分析了它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宁晋 《宁夏教育》2002,(12):49-50
~~请摆正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宁晋  相似文献   

6.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是傣泰民族谚语文化意蕴深远的传统生态伦理观。傣泰民族生态伦理观体现了朴素与深刻的统一,生活格调与教化色彩的统一,传统情感与现代意识的统一。傣泰民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生态伦理价值体系,以敬畏神圣的自然为思想内核,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为价值评判,以善待自然万物为行为标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定位。傣泰民族生态伦理价值体系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居制是一种结婚时选择居住形式的制度,是家庭文化的重要内容。依照家庭成员居住地为标准,居制可分为从妻居家庭、从夫居家庭、单居制家庭。从妻居家庭即婚后,丈夫和子女在妻家住;从夫居家庭即婚后妻子和子女在夫家住;单居制家庭即婚后丈夫和妻子不住妻家也不住夫家,单独居住。  相似文献   

9.
傅岩 《中国德育》2004,(5):34-37
人的个性发展及其形成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两个层次。宏观环境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微观环境指直接与个体接触并影响其意识和行为的客观生活条件。宏观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它要以微观环境为媒介作用于人。家庭是影响个体发展的一种关键性的微观  相似文献   

10.
古典时期是雅典人的家庭伦理观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对家庭中夫妻、父子等亲属关系的规范.雅典人的家庭伦理观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这种家庭伦理观又在维护城邦制度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是新疆高校为培养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双语人才而设置的专业,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布朗族是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布朗族以自己的生存、发展形成了独特优良的民族传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丧葬习俗是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布朗族和汉族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不同,丧葬习俗也就有了不同。  相似文献   

13.
汉民族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的因素颇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巩固的地域和稳定的经济生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悠久发达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汉族渊源于史前主息于黄河长江流域农耕氏族部落的大融合,在秦汉时代基本形成,在魂晋至明清几次大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在近代爱国救亡运动中觉醒,并与中国少数民族融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现代的民族平等政策使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兴旺繁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怀化汉族586人的ABO血型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是:血型分布特点是O>A>B>AB,基因频率r=0.6125,P=0.2046,q=0.1829.经x2检验,各血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  相似文献   

16.
在五帝时代,天下有许许多多的“邦”,统称为“万邦”或“万国”。这个“国”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性质的族群。在这个“族邦”天下五帝时代的黄帝时期有122个族群,颛顼时新增加27个族群,帝喾新增加了42个族群,尧舜时期新增加了61个族群,合计252个族群,加上《山海经》等书记载100个族群,总共为352个族群。这种族群态势不仅说明五帝时代并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评述徐杰舜《雪球》一书 ,分析了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结构编排新 ,研究文法新 ,作者本土化 ,运用族群理论阐释汉民族在滚动中形成壮大。认为该书是对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的又一次证明  相似文献   

18.
先秦文其实是部夷夏形成史或由夷变夏史。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正是羌族。由羌族先民创造的华夏文化,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成起到不可替代的绝对性的贡献。汉族是在不断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整合各个民族的过程中,由最早的极少数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主体民族。岷州是古羌族的发祥地之一。古羌族由盛到衰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中的发展阶级,它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北魏至唐中前期河朔地区汉人"胡化"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以来,少数民族多次统治河朔地区,但汉文化仍独高于北方。然而到唐中前期,由于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汉文化在该地区渐渐衰落,导致了该地文化主导倾向从“汉化”到“胡化”的变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所得的身体素质数据,对吐鲁番区地区7—18岁城乡汉族1000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寻吐鲁番地区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同时为吐鲁番地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