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模     
马特乌斯要去美国踢球已不是新闻了,可是他为什么偏偏要选择美国呢?有人说是压力小,有人说是为了家庭生活,这倒也对,但是却不全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马特乌斯想要当教练!为此他特意选了一个水平极低的球队来练手,为将来做准备。同时他还要向别人讨教,谁?克林斯曼I一巳他把克林斯曼肚子里的进攻知识全部淘空,加上他自己拥有的中场和防守经验,那么他就是集大成于一身的王牌教头,而那时也必将是他执掌德国国家队的开始!为了这个天衣无缝的计划,他才不惜委屈自己入主纽约地铁明星这个烂队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马…  相似文献   

2.
又见大叔     
《当代体育》2011,(17):34-38
莱曼回归阿森纳,人们有很多种猜测。有人说他是为了给自己的英超199次次出场凑个整,也有人说他是为了回到赛场向维泽示威的,更有人说大叔是来教育那些酋长球场的孩子的。当他真的出场了,我们才发现,大叔还是那么给力。有了莱曼的枪手终于取得了近六场首胜,六年首冠或许也不再遥远了。  相似文献   

3.
胡亲华 《电子竞技》2016,(22):20-23
一向低调的PawN,在德玛西亚杯之后备受“关注”.有人说腰伤让他变成了弃将,有人说他缺席德杯是因为差别对待,有人说EDG只记得Deft却忘记了曾经的PawN将军,有人说PawN和EDG之间存在了矛盾……这些未经证实的猜测在网络上肆意流传,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无限夸大.也许不精通中文的PawN,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流言的漩涡中.为了听到PawN本人的想法,也为了还原事件的因果,《电子竞技》杂志记者从北京赶到上海.到达EDG的基地时,却被告知PawN正在收拾行李……随后,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对PawN进行了深度专访.  相似文献   

4.
郭晶晶回队了。一切又变成了每天两点一线的运动员生活。各种流言蜚语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平息了。郭晶晶说,她很累。原以为奥运会之后可以放松自己的美好愿望,竟然变成了令人窒息的无尽压力。对一个25岁的女孩,这很残酷。风波平息之后,生活照旧。可是否有人想过,对郭晶晶这样的公众人物,中心、媒体、公众、甚至整个社会到底应该如何对待?是否应该多一些体谅和宽容?记者采访了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某位官员,他的话让人很受启发。他说:“老百姓不应对这些人(指奥运冠军)要求过高,他们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他们是世界冠军、奥…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撑竿跳高选手谢尔盖·布勃卡不久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对自己飞跃6.14米的横杆非常满意。他说自己已经奋斗了两年,他盼望这一天的到来,他终于如愿了。有人说,“布勃卡又回来了?” 1991年布勃卡在东京田径锦标赛上,创造了6.13米的世界纪录。那一次,他很兴奋,他对身边的人表示:他仍然要奋斗,因为一个运动员的好时光不多,年龄是不饶人的,一旦到了你不可能有什么建树的年龄,想是一回事,真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 都认为这个 不同凡响的 年轻人是所有23岁球员中的王者,而他 自己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准备缔造一颗 更年轻的新星。 “我认为他很清楚自己的重要性”, 维斯·卡特说,“我的意思是,我一直不 停地向他提及这件事,但只有当他 自己相信这一点时,他才 会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麦克格拉迪的出众 才华一直是显而易见,不 幸的是年轻人特有 的脾气秉性他也同 样拥有。一直以来 总有人批评他时不 时在场上给别人脸 色看,还有像他投篮一样满嘴大放蹶词。 主教练卡特说麦克格拉迪的内心世界完全体现在他的肢体语言上。“所有这一切全都…  相似文献   

7.
他的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晶王励勤这次世乒赛拿了男单冠军,对他自己来说很有意义,反映出了他几个比较好的方面。一方面说明王励勤是一个高素质的运动员,比如说平常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保障。另一方面,他对待训练和比赛的态度极其认真,每次训练都特别投入。对待比赛也是这样,不管是大  相似文献   

8.
NBA季后赛正打得如火如荼,但你知道NBA的裁判们正集体受到税务部门调查吗?乔治·托利夫在NBA当了9年裁判,他说:“我喜欢判决篮球。“凭这句话。他就有资格当裁判,何况他确实是个称职的好裁判。他对等自己的裁判工作很虔诚,他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不开玩笑。他要把每场比赛隔裂开,单独对待,不让他的主观意识影响比赛。他的确是一个好裁判。但税务部门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至少认为托利夫是一个不守法的裁判,当然不是在篮球场上,而是在税单申报上。在NBA进行各主客场球赛时,为了使裁判能够精力旺盛、公正严谨,NBA联盟给各位裁…  相似文献   

9.
你细心就能发现,有些人说话很谦虚,别人夸他的时候,他就会说“哪里,哪里。”而有些人恰恰相反,就是听不了别人指责他,他常常说,“要不是那样,就不会这样。” 春风得意的时候,多数人会很谦虚,而在低谷的时候,人们在情感上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这些在足球的方面上体现得很明显,英超曾有调查,在赛场边的教练心跳都很快,并且因为球队的紧张而飞快跳动。球风顺的时候当然心情很好,可在逆境中,尤其是快下课的时候,那种心痛的感觉很明显。 压力大,对于人的神经是一种折磨,人们又喜欢为自己辩护,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让自己情感上好受一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这样的伟人,他曾经是一位西医,在身患肝癌、药石无灵之际,有人劝他尝试一下中医。他不愿意,这不奇怪。也许他能感觉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没有希望了;也许他信不过中医,不想尝试;也许他像那些得了癌却不愿手术的人一样害怕折腾受苦,这些都是很正当的理由。他愿意放弃治疗也是他的权利。奇怪的是他的理由,他说:“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不能诊断,如何用药?毋须服。”他就是孙中山。  相似文献   

11.
虽然从来没有过被狂热的球迷簇拥着的极度快乐,虽然没有过入选各种明星队的光辉经历,但是,在中国篮坛,只要提到他的名字。就决不会有人说不知道。有人说他是一个被埋没了的明星,有人说他是一个在中国篮坛“穷搅和”的球员,还有人说他是一个球场上的“多面杀手”。可是当你真正地想去了解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在中国篮坛顽强拼搏了20年,为前卫队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位一心扑在篮球上的踏踏实实的球员。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在’97岁末收到了一张贺卡,上面没有任何祝辞,只写了5个字——物以稀为贵。这张卡很不起眼,但黄健翔却说:“有这几个字就足够了!”在国内,解说足球的人不少,但能让人深深记住并能被各层次的人广泛接受的却不多,黄健翔就算一个。对于干解说这行还不足3年的他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他刚刚29岁。有人说黄健翔开创了新的体育解说风格,有人说他是中国如今最好的足球评论员,而他自己都很谦虚,只接受了众多赞誉中的两处一一自然和真实。转播亚特兰大奥运会女足比赛日寸,黄健翔把自己的心和中国女足的队员们紧紧拴在一起。每当中国队攻入一球,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在话筒里高喊“进啦!进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惹得转播领导屡次提  相似文献   

13.
闲逸通幽     
庸医受匾某庸医手段低下,不知断送了多少生命。一天,忽然有人敲锣打鼓送来一个大匾额。庸医也不知谁人送的,暗想,自己行医以来,从没受到如此尊重,便接下来高高悬挂在厅上。邻居互相猜疑:像这种专门医死人的庸医,怎么会有人送匾给他?细细察访,原来是某棺材店送的。有人便去询问“:那医生治好了你们的病吗?为啥送匾?”店里人说“:不不,小店生意原很清淡,自从他挂牌行医以来,我们的生意忽然兴隆起来,当然送匾表示感谢啊!”医术高明三位外科医生在各自夸耀自己的医术。第一位说“:我曾帮一个人接合了手臂,现在他成了全国棒球队中最好的投手之一…  相似文献   

14.
Mou小墨 《校园足球》2011,(11):30-33
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人本来就是娱乐动物,一旦稍微不太饿肚子了,就要用他的腿载着自己四处找乐。同时人还是八卦动物,喜欢一边娱乐一边跟同好唧唧歪歪发表意见——应该说,八卦就是娱乐的一种。如今电视媒体上各种清宫剧胡乱窜飞,有人说恶俗,有人说有趣,有人一边说恶俗一边自己看得有趣。不少大学生也窝在宿舍守着电脑等更新。本期"校园...  相似文献   

15.
澳洲人钓鱼     
杨基中 《武当》2013,(8):54-54
听一个朋友说,她的一位亲戚在澳大利亚读书,假日,闲来无事,他就扛着一根钓竿去河里钓鱼。由于澳洲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野生鱼儿特别多,只用了半天工夫,他就钓了满满一提桶鱼,拎着鱼儿回家,那种满载而归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第二天,他又扛起钓竿,约上一位澳洲同学一起去钓鱼。可这次却没那么便宜,他刚钓上一条鱼,正准备放入桶里,那位澳洲同学一本正经地对他说,这条鱼儿怀孕了,请你把它放回河里。虽说是同学,但那语气很坚定,像对待陌生人一样,不容你有商量的余地,他很不情愿地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过他是外星生命的产物,有人说他是这个世纪所能诞生的最后的一位天才,有人说他是继加林查之后最伟大的盘球大师,不论这些评论对错与否,但有~点是肯定的,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足球运动员……望着窗外慢慢沉人大海的夕阳,望着被余辉映照得更加灿烂的沙滩和自己那辆法拉利跑车,还有那些赤着脚追逐着皮球的男孩们,德尼尔森不愿再呆在屋内,于是走到了街上。圣保罗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得满满的巴士,一切是那么熟悉,一切却又那么陌生:昔日的自己不也是那些人中的一员吗?他还经常逃票呢。想到这里,德尼尔森不禁笑了,他最起码…  相似文献   

17.
性格之“怪” 关于笑容…… 在维埃早的脸上,你很难找到笑容,这是维埃里的一贯气派。 在生活中、在球场上;在胜利的时候、在失败的时候;在兴奋的时候、在失落的时候…… 有人说他是故意在扮“酷”,也有人说他历来就是这样冷冷的外表,更有人说他不知道什么叫笑容—其实,完全是他的性格在作怪。 当你看到维埃里为球队打进至关重要入球的时候,有的只是怒吼,这种怒吼是发自内心的发泄和放纵,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他“不知道”什么叫笑容,只有通过发泄释放心中的怒火、才能达到心中的痛快。  相似文献   

18.
时间的见证     
那天有人问我"怎样证明自己喜欢一个明星"。"最好的证明就是不需证明。"我毫不迟疑地回答,这也是对自己的证实。刚做完迎接贝队在英格兰100场的剪报,曾经的一幕幕又都浮现在脑海,法兰西的红牌,战希腊,复仇阿根廷,光明球场的点球劫,德国世界杯的泪水。《贝影》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他在老去,因为岁月无情,惟有时间永恒"。每当看到报纸上不再年轻的贝队,就  相似文献   

19.
名人养生录     
现年76岁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何金铠,于16年前惟一的一个左肾(没右肾)患了肾癌,可是他写书、撰稿、跳舞,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样样都很积极,活得有滋有味,终于战胜了死神。有人问何老的抗癌经验,他说:“概括起来就是12个字,心不烦、嘴不馋、手不闲、身不懒。”单是在“心不烦”这一点上,何老做得就很突出。他遇事宽宏大量,不急不躁,心态平稳,处之泰然。何老还说:“癌症与情绪低下很有关系,要用平和放松的心态抵御病患的再次侵袭。”名人养生录@何粹纯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听我的一个朋友讲他小时候的事儿。那时候,他生活在豫南的一个贫穷而偏僻的农村,人们缺衣少食,连病都看不起,方圆几十里,就一个土郎中。这土郎中看病很特别,既不望闻问切,也不开方配药,病人说一下症状,不论啥病,他都是给几包早已包好的中药。朋友说,这药还真能治病,好多病都用这药治好了。有人问这叫啥药,郎中说这药就叫“神仙一把抓”。去年十一月,钓友何先平先生在湖北肿瘤医院。他和我谈起他的最大的一次丰收,以及他使用鱼饵的方法。我觉得,他的用饵真是复杂,和上面故事中的“神仙一把抓”很相似!“神仙一把抓”分基础饵和添加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