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汉水安康》纪录片从地理位置和人文内涵展示了安康的旅游资源优势,使其成为了安康旅游文化的精致名片.2017年3月,该片入选全国优秀纪录片.《汉水安康》纪录片对打造安康旅游文化品牌有如下启示:第一,利用秦岭的知名度和巴山的特殊地位,打造安康区位新亮点;第二,依托汉文化,打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和谐安康”文化品牌;第三,依据移民特征,构建安康南北饮食文化荟萃地;第四,恢复巴山盐道原貌,着手世界文化遗产“盐道”品牌申报.  相似文献   

2.
河南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在古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支撑作用,因此河南在发展文化旅游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着旅游产品缺乏新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游离、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河南文化旅游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河南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一是把更多的中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之中,着力提升河南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二是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奠定基础;四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文化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安康与汉中两市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安康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特征明显;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业链较短;旅游文化内涵不丰富,旅游产业生命力较弱。为推动安康旅游产业升级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增强旅游产业的生命力;二是与周边地区深度合作,推出更多的精品线路;三是以建设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重塑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4.
汉水上游流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和典型的经济边缘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是该区域最有条件、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之一.依据汉水上游流域旅游产业发展现实背景和环境条件,指出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在宏观上继续改善交通条件,弱化边缘地区位;在中观上,培育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新的增长极;在微观上,加强区域联动,化单个劣势为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后悔理论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安康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模型,包括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环境氛围、旅游服务设施及旅游期望差异,并通过李克特量表赋分法,找出目前安康在提升旅游吸引力过程中急需解决的5大关键要素,即旅游项目单一、旅游商品缺乏新意、旅游信息获取不便、生态旅游主题不突出及旅游交通条件不便.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面临的困境: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成立与否存在争议,没有得到完全认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判定方法较单一,未形成统一标准;实证研究中缺乏深度调查,尤其是对产业间联系的实证分析偏少;我国旅游统计数据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提出了政府在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中的作用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旅游人类学的一个核心理论"凝视",文章尝试将其作为学术的一种"观看之道",对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进行考量。在分析了本土化现状和成果后,指出现阶段本土化不足的表现:理论命题探讨视角的内卷、旅游关系结构三体系统研究的粗浅、中国文化特色分析的缺场和学术研究组成的单一。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界的"惯性凝视"。借助"凝视"是流动的、多维的、互视的和发展的特点,提出本土化不足的解决对策:第一,向现实看:面向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理论命题的拓展与深入;第二,向内部看:面向旅游关系结构三体系统的精细探讨;第三,向文化看:面向中国文化特色的话语体系的实践;第四,向跨学科看:面向学科合作的知识创新;第五,向世界看:面向世界的案例交流与知识输出。  相似文献   

8.
杨春玲 《华章》2007,(12):6-7
本文在研究中,着重于一个"新"字,应用旅游系统工程的相关原理,结合旅游学、旅游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部分知识,从新视角对广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展开了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广西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从新的角度探讨了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策略、旅游资源开发与地方(城镇)旅游产业发展的同一性与关联性、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体制创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当前广西各级地方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与推动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开放思想、转变思路、研究对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江西省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江西省十一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市旅游产业发展很不平衡,南昌、九江两市旅游产业竞争力为第一层次,赣州市旅游产业竞争力为第二层次,景德镇市、宜春市、吉安市、上饶市、萍乡市、新余市、抚州市七地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处于第三层次,鹰潭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处于第四层次。据此,江西省各地市需紧密合作,并结合自身的优劣势发展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深圳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在考察深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法制建设滞后;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较为单一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丹东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规模不断扩大。导游员队伍不断壮大。导游员队伍在丹东市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但是。在丹东市导游员队伍的成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在对丹东旅游局及部分旅行社进行相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丹东导游员队伍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导游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导游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确保丹东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工业研学资源开发是利用工业企业的产品、园区和服务为广大研学旅行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提供的增加知识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理想和国家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文旅和工业互融互利,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教育国民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杭州工业研学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杭州一切可利用的工业研学资源,拓展杭州工业研学旅行市场,为杭州青少年教育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旅行社平台的自驾游市场开发与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驾游”已经成为国内旅游市场一块新兴的大蛋糕,前景一片看好。然而,在强劲的发展势头背后,目前的自驾游市场存在着政策与基础条件滞后、行业经营不规范等种种问题。旅行社作为最专业的旅游活动组织企业。在自驾游经营方面比其他经营者更具优势。迎合热情高涨的消费需求,旅行社应该抢占先机进行市场开发与推广,从汽车服务、线路设计、活动策划等多方面进行自驾游产品设计,开创新的旅游经营利润点:  相似文献   

14.
环江古道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铭 《河池学院学报》2006,26(1):119-121
环江古道修建于汉代,历史悠久,至今保存完好,是少见的古代交通要道,其历史价值很高,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其周围地区有环江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南族民族风情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它们可以和环江古道一起构成旅游名胜。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规划和开发,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旅行社业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企业人才,依靠个性化服务满足散客旅游,重视国内旅游市场,依靠高附加值服务和品牌取胜的经营战略,使旅行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旅行社是旅游企业发展的龙头,经营旅行社已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为了保证旅游市场的有序竞争,顺应和谐社会的发展需求,需构建旅行社与导游员和谐关系的宏观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最终实现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兼职导游的作用越来越大。兼职导游具有很多的不可控性,我国旅游业要发展.推进兼职导游管理建设将是一项紧迫任务。现从兼职导游这个工作岗位的特征出发,从旅行社角度,探讨旅行社兼职导游在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及劳动关系五大模块的关系,为旅行社兼职导游管理对策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旅游业地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宏观条件和旅游业自身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旅游业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了如何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重点产业,以及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经济增长点功能和产业自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旅行社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应该采取旅游线路产品差异化策略、旅游服务差异化策略及营销差异化策略等,最终实现品牌化发展,促使旅行社核心能力的形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对旅游业影响巨大。后疫情时期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社行业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分析后疫情时期旅行社所面临的的变化和问题,如游客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导游人才流失的问题、旅行社竞争环境加剧的问题、社会对健康重视的问题、移动互联网对旅行社的影响问题等,提出旅行社转型升级的路径:包括旅行社门店向“新零售+新旅游”转型、培训导游向多面手转型、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旅行社营销的转型升级以及重视健康旅游新业态的开发等。这些路径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可以助力旅行社找到新的出路,开发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