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阳师范学院程林先生花费七八年时问点校完成清儒胡煦(1655—1736)的易学代表作《周易函书》(附《卜法详考》等四种),终于在2008年8月由北京中华书局付梓出版了(共四册,以下简称“点校本”)。我认为,点校本的出版乃是学林的一大盛事,无论对于清儒胡煦的易学思想的传承、挖掘,还是弘扬中华的易学思想文化,都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康熙五年(1666),黄山慈光寺住持释弘眉编辑完成《黄山志》。该书刻成后多次被修改重印,加之历百年时光,如今已较为稀见。四川省图书馆藏有一部释弘眉辑《黄山志》,曾为李一氓藏书,书上有李一氓考证和题跋。题跋涉及以下问题:一是康熙时期出现的黄山志种类和程弘志辑《黄山志》的刊刻时间;二是书中黄山图的“缺帧”问题;三是释弘眉辑《黄山志》与闵麟嗣辑《黄山志定本》之间的“公案”;四是释弘眉辑《黄山志》的版本;五是李一氓收藏这部书的原因。文章将介绍基本情况,并对上述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说听》是明人撰辑的一部记载奇闻异事的笔记小说集。关于它的作者,历来有4种不同的署名:一曰“陆延枝”。见《烟霞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及《吴县志·艺文考》等。二曰“陆粲子”。见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三曰“陆粲”。见刊印于民国四年的《说库》本。四曰“陆廷枝”。见《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相似文献   

4.
《扬雄集》古本虽早已亡佚,但自宋代以来相继有多种辑本产生。宋人辑本有五卷、六卷本两种,明人辑本则有三卷、六卷、五卷、一卷本四种。明人辑本中的《蜀都赋》《太玄赋》《逐贫赋》《元后诔》《答刘歆书》《州箴》《官箴》皆辑自章樵本《古文苑》。而《文选》与《汉书》中共有的《甘泉》《羽猎》《长杨》《解嘲》《赵充国颂》,汪本、郑本、张溥本应皆是据《文选》辑录,张燮本则据《汉书》辑录。《河东赋》《酒赋》《反离骚》《上书谏勿许单于朝》《解难》,诸家皆辑自《汉书》。仔细比较四种明人辑本的目录及具体内容,可知四者之间应无直接的因袭关系。《四库提要》等谓张溥本因袭张燮本之说,至少就《扬侍郎集》而言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岳阳楼记》首段中“越明年”句点明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时间。关于“越明年”这三字的解释,历来的注家都解为“到了第二年”(见十年制初中课本六册二十三课注解四)。这就是说,重修时间是在庆历五年了。但从历史资料来看,这个解释是不确切的。《岳州府志》《职方考》篇古迹岳阳楼条目下,载有《宗谅(子京名)求记书》一文。原文开头说“六月十五日”派人赍书赴陕西邠州府范仲淹任所投递。下文写有“去秋以罪得  相似文献   

6.
粤诗总集是研究岭南诗歌的重要资料,根据《四库全书》系列丛书及《中国古籍总目》等目录书的著录,考证出现存最早的粤诗总集为明代谈恺《广中五先生诗》二卷,为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此后重刻数次,大致还有十种左右版本,如明嘉靖乙丑(1565)陈暹《广中五先生诗选》二卷附汪广洋诗五卷,明嘉靖隆庆间刊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广中四杰集》,明崇祯丁丑(1637)葛征奇《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琯朗《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乾隆戊辰(1748)一篑山房本、《四库全书》收清抄本《广州四先生诗》四卷、清嘉庆间刊罗学鹏《广东文献》初集卷之九至十四《南园前五子集》、清同治九年(1870)南海陈氏樵山草堂刻本《南园前五先生诗》五卷《南园后五先生诗》二十五卷附刻南园花信诗一卷及现代整理本1990年梁守中、郑力民点校《南园前五先生诗、南园后五先生诗》,可见其影响之大。广中五先生即南园五子,开岭南诗派风气之先,自此之后,粤诗总集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序次附录一书名一{刻币丽版本情况存备五1}闲居集(刻本)有嘉靖三十年序26册本缺卷四七言律 P22 P65二:闲居集(清抄本)】三有乾隆三十年益都李文…曝:蒸淞默爵熬黔鞘嘿:·每称卷一卷五藻题记与它书不同2}词谑(清抄本)中华书局(沪)1959铅排本二册路工辑校来鹭攀翼钾镇梦为篇容上说比嘉靖原刻本大有缺漏且次序亦极不统一。中戏院存 与《‘中原音韵》合订一册。较嘉靖原刻本圈文甚多。书名北图善本室嘉靖间原刻本《一笑散》。 全本。板式、行款《闲居集》全同,板、字体和心略小。同上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路工藏本影印出版。 《中国古典戏曲…  相似文献   

8.
四川、重庆地方文献极其丰富,《中国地方志集成》即著录了《四川府县志辑》70册、《重庆府县志辑》35册,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今主要利用《(嘉靖)四川总志》《(嘉靖)潼川志》《(乾隆)射洪县志》《(道光)蓬溪县志》《(光绪)彭水县志》《巴蜀禅灯录》等书共辑得宋代佚诗69首(包括37则断句),补充作者35人。  相似文献   

9.
这套书是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先生的力作。目前已经出版了四本,分别是《数学思想概论(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第1辑),《数学思想概论(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第2辑),《数学思想概论(数学中的演绎推理)》(第3辑),  相似文献   

10.
孙望《全唐诗补逸》卷十七无考类辑有舒信道诗一首,题为《甘蔗诗》,附有小注云:“舒信道,无考,诗一首。(全唐诗无舒信道诗)”。按,孙望原诗辑自《渊鉴类函·果部·甘蔗六》,补逸误作“甘蔗五”,书系清圣祖命张英等所纂,实不足为据。考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四《果部·甘蔗·赋咏祖》,录有舒信道咏甘蔗诗,唯“还”作“仙”,“当垆”作“垆边”,“让”作“酝”,“祖”作“袒”,文字与孙先生辑诗稍异。同书前集卷一《花部·梅花·赋咏祖》有舒信道“短笛楼头三弄夜,前村雪里一枝春”句,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李定、舒亶,也知其为凶狡亡赖而不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图书馆藏有一批以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陈宝箴(1831-1900,字右铭)为主题的历史文献(以下简称“上图陈档”)。据《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藏书目录五编》记载,上图陈档主要包括以下四种:1.《光绪二十二年湖南巡抚任档案》(写本,二百二十一册);2.《陈右铭诗稿一卷》(钞本,一册);3.《陈右铭杂稿》(真迹,四册);4.《陈右铭师友书札》(真迹,四册)。  相似文献   

12.
张燮年表     
晚明作家张燮诗文集五种,多达二日多卷。张燮又著有《东西洋考》,辑有《汉魏七十二家集》、《初唐四杰集》(骆集一种生前未及刻)数百卷,又拟编《唐贤七十二家集》、《闽中艺文志》,未竞。笔者撰著《张燮年谱》二十余万字,另成《张燮年表》一篇,先飨读者。《年表》没有详细考证,也没有更多书证。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李照清作品出过四本比较完整的集子《重辑李照清集》(黄墨谷著,一九八一年齐鲁书社出版)是最晚出的一本,却是一本问题较多的专集。关于本集辑校、编年等方面的疏误,已经有专家指出,附录于书后面两篇论文:《翁方纲<金石录>本读后》和《<投内翰綦  相似文献   

14.
<正>《龚自珍全集》中之《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为著名篇章,龚集诸本于此篇题下皆注“戊戌十一月”,当系原稿所注本篇写作的时间。而篇附后载林则徐答书,末署“愚弟林则徐叩头,戊戌冬至后十日”,一似此为林作答之日期者。考“戊戌冬至后十日”,为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1839年1月1日)。据《林则徐集·日记》(1962年中华书局版),此数日内记事云:  相似文献   

15.
沈曾植学问淹博,乃道咸以降之承先启后的学术大师。其文章生前未能刊刻,散佚颇多。钱仲联编辑之《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使学人得见沈氏学问之精湛深邃,有益学界,然亦多有遗漏。今从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藏因群书题记》中,辑出沈氏遗文九篇,可以补《海日楼题跋》之未备;亦有一篇题跋,虽为《海日楼题跋》所收,然傅氏所述,则提供了相关背景,实足相互发明。所辑遗文之后,又略作考述,以明其题跋版本之情况及发现经过,方便理解沈氏之文。其中,《(通典〉二百卷题跋》一节,考述详明,纠正了《藏园群书经眼录》整理者之失误。从这几篇题跋,可见沈氏精熟版本目录之学,学问淹博通达,为傅增湘素所服膺。  相似文献   

16.
《张翰帖》     
<正>【作品概况】《张翰帖》也称《季鹰帖》《张翰思鲈帖》,唐欧阳询书,属于原《史事帖》的一部分,行楷书,无款。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11行98字。对开有瘦金书题跋一则,是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写下的心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观典赏析】《张翰帖》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被立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七。此帖特点是字体修长,用笔刚劲挺拔,精神外露。风格与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基本上一致,同是以险取胜。  相似文献   

17.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烟潭渔叟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清顺治二年(1645年)降清后,官至礼部尚书,掌管弘文院事,加太子少保。王铎受晚明争取“个性自由”思潮的影响,与好友倪元璐、黄道周等在书艺上的切磋以及本人对晋唐等诸家的深入研习,开辟出与董其昌截然不同的道路,并出色地完成了他“后日史上好书数行”的愿望。
  王铎《临柳公权草书轴》,1500px×4700px,四行,共61字。其落款为“戊子二月十五”,翻阅张升《王铎年谱》得知,“戊子”即为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王铎时年57岁。由此可知,此作为其晚年所书。此件为临摹作品,所临的是柳公权的《伏审帖》。《伏审帖》,草书,凡10行,共84字,帖心高762.5px,故宫博物院藏。《伏审帖》为柳公权家书,书写年月无可考,亦未见前人著录,曾刻入《淳化阁法帖》。  相似文献   

18.
唐释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题简称《集王圣教序》,下简称《圣教序》),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内容分三个部分:一是唐太宗李世民与皇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的序、记、答敕、笺答;二是玄奘所译《心经》;三是题款:署《心经》润色者、勒石者、镌字者的职官、姓名,建碑时间.原碑现存西安碑林,年代久远,剥蚀严重.清代梁(山献)《评书帖》早已指出:“宋拓怀仁《圣教》锋芒俱全……今石本模糊,锋芒俱无.”所以本文讨论问题,是以文物出版社1978年5月版《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为依据.《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后附出版说明:“关于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过去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周越《书苑》说:‘唐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诿弘福寺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迹,咸萃其中.’宋代黄伯恩以碑中的字与王羲之帖中的字‘纤微克肖’(“微”原作“维”,据他本改),因此认为《书苑》的说法是可信的(见《东观余论》).而明代董其昌则认为圣教序是怀仁临仿王羲之字体写成,并说‘集’字应解为‘习’字.”(董说另见题跋)  相似文献   

19.
严可均著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可均,浙江乌程人,字景文,号铁桥。生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嘉庆五年(1800)以宛平籍中举,道光二年(1822)任建德县教谕,十四年(1834)引疾归,二十三年(1843)卒。 可均是清代著名的校勘学家、金石学家、辑佚书家,一生著作等身,自谓成《四录堂类集》七十三种  相似文献   

20.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存在三种文本形态,即手写本、石刻(刻帖)和刊刻本。清人朱彝尊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条所载黄庭坚手写本确定《赤壁怀古》文本,时人颇有微词;当代一些学者以现存苏轼、黄庭坚书《赤壁怀古》石刻(刻帖)为校勘依据,然书迹皆系伪作;南宋曾慥刊本《东坡乐府》和傅幹《注坡词》以辗转抄录的方式流传下来,可资参考。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宋刊本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所引东坡《赤壁怀古》文本颇具校勘价值,然这则材料一直未被学界发现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