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想象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想象、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人格化玩具是促进儿童开展此类游戏的重要心理工具。它能帮助儿童自我识别和表达,并形成人类世界的关系和概念。实验证明,人格化玩具比其他功能性玩具更有可能促进儿童想象游戏,其心理和教学评估标准的提出也具有必要性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想象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想象、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人格化玩具是促进儿童开展此类游戏的重要心理工具。它能帮助儿童自我识别和表达,并形成人类世界的关系和概念。实验证明,人格化玩具比其他功能性玩具更有可能促进儿童想象游戏,其心理和教学评估标准的提出也具有必要性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们依据过去感知记住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组,创造未来事物的新形象,叫做想象。人们凭借想象预见事物的未来,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是人们创造性活动的前奏。可见,想象对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对于儿童个性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儿童想象发展的意义和趋向学前期儿童在玩弄玩具和简单的游戏中,开始发展想象;学前期幼儿通过听故事、诵儿歌、表演、绘画、建造活动和游戏等等,丰富和发展想象;进入小学后的儿童,由于学习生活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了想象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小学儿  相似文献   

4.
开展创造性游戏要有足够的玩具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操作、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促进游戏的发展。在游戏中除了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必要的玩具材料之外,幼儿往往还会自己主动寻找玩具材料甚至自己动手制作。在开展创造性游戏时,材料的运用必须讲究科学性、适度性,必须为游戏的主题教育目标服务,材料的运用突出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通过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则,游戏的主题、情节,角色的扮演,玩具的使用等,都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确定的。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他们是角色游戏的主人,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其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其注意的稳定性提高;认识范围的扩大,使其感性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使其想象也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因此,中班角色游戏的主题增多,…  相似文献   

6.
想象力的培养学龄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别跟儿童游戏活动发展有关。在儿童的游戏,特别是创造性游戏中,应要求儿童进行丰富而有目的的想象。下面介绍几种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1.通过绘画培养想象力鼓励孩子绘画再现生活现实或表现想象中未来生活。比如,到公园游玩之后。画一张公园景色的画,乘坐了  相似文献   

7.
游戏和玩具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现代儿童玩具对儿童的自由游戏产生了种种束缚:限制了儿童游戏的场所,剥夺了儿童想象的空间与自由,过于注重“教育性”对“游戏性”有所削弱,使得儿童游戏产生孤独化趋向。要走出这些束缚就需要:引导儿童游戏回归自然,鼓励儿童自主找寻和制作玩具,玩具设计要体现多元化的功能与价值,把玩具作为情感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杜威儿童游戏理论的应用价值,指出儿童体育教学应以成人世界的生活经验为主导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9.
江千 《考试周刊》2014,(36):189-189
<正>创造性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客观生活的一种游戏。比如娃娃家游戏,花店游戏,超市游戏等是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但是它们又都有一定的主题,称为主题创造性角色游戏。这种游戏不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幼儿期最典范的、最有特点的游戏。以下我谈谈对幼儿创造性角色游戏活动有效开展的看法。一、充分认识到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是创造性角色游  相似文献   

10.
《家教指南》2006,(6):34-35
儿童游戏的需要产生了玩具。在简单玩具和玩具缺乏的年代,儿童将身边的东西无意中转化为玩具,这一过程本身就融入了技巧、力量和创造性的思维,可以看作是儿童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而时下儿童玩具市场,唱主角的多是运用声、光、电、集成电路等高科技的玩具,真正体现劳动和儿童参与的很少。因此,现代玩具几乎完全以成人的技术来代替孩子的创造,儿童只能在虚幻世界中拥有主动,而往往会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显得无所适从。儿童心理专家指出,这是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另外,儿童游戏的空间也日益受到限制,儿童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与大自然的距离远了,缺乏与周围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表演游戏与主题探究活动的有机融合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以表演游戏为形式,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将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在表演游戏中进行想象和创造的探索活动。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背景下,如何在艺术领域实现"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如何将表演游戏和主题探究活动有机进行融合,让表演游戏成为幼儿开展主题活动的延伸,并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不断生发出新的游戏内容,在互动过程中促进每名幼儿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与探索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游戏接触世界、进入世界、再现世界、想象世界。因此,游戏成为儿童学习和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创造性游戏则是幼儿园游戏的主要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3.
胡学梅 《动漫界》2022,(16):92-93
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和玩具,通过意愿想象、动手造型、构造物体等一系列活动,丰富而生动地再现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建筑劳动、建筑物及各种物品的游戏.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创造性游戏活动之一.在建构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通过前期观察图片、视频或实际建筑物,中期设计图纸并进行搭建,后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不断发...  相似文献   

14.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需要,游戏材料是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或操作的物质材料,具有诱发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增进游戏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幼儿的知识、经验、技能是通过与玩具、材料的互动学习获得的,因此,游戏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把游戏主题、游戏材料还给幼儿,发挥游戏材料应有的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地自主学习,获得经验的发展,是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一个重要环节。一、把游戏主题确定权还给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角色游戏是一种颇受幼儿喜爱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构思自己的游戏情节,内容和方式。但各年龄班幼儿由于在体验生活、积累知识经验等方面受到其自身心理、生理发展的制约,他们的角色游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各年龄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小、中、大班幼儿在感知事物方面表现出以下差异: 小班幼儿在感知事物方面还带有婴儿期的思维特点,直觉行动思维使他们不能较长时间地控制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因此他们最初的游戏只是玩具的操作活动,游戏的进展直接取决于玩具。如扮演爸爸的小班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并行运行的发展容易造成教育资源上的浪费,为了做好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有机融合,论文提出以主题活动中的经验作为丰富游戏情节的基本点、以主题活动中的问题作为推进游戏发展的生长点、在游戏活动中生发主题活动的内容、在游戏活动中巩固主题活动的经验等论点。  相似文献   

17.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游戏.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测定规则,发挥创造性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但过去对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认识不足,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包办代替,由教师编导角色游戏,确定主题、分配角色、分派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中只是按教师的要求被动地摆弄玩具,模仿成人的生活和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另一种是放任自流,教师无计划、无组织、无指导.幼儿拿着玩具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失去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根据幼儿园的教育任务,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角色游戏,我在指导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在放手开展角色游戏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对创造性游戏必须积极领导。下面谈几点看法。一、为开展游戏作好准备精神准备:教师应有目的地通过幼儿的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使幼儿获得各种知识。幼儿的知识面越广,创造性游戏的内容也越丰富。物质准备:包括游戏场地、设备、玩具及“建筑”材料等。能随着幼儿的想象来变换它的使用目的的游戏材料如小木棒、纸片、线绳之类,更要准备充足。二、在参加游戏中领导游戏  相似文献   

19.
德国著名教育家巴赛多认为:一切知识始于感觉,事物的经验重于一切。对儿童来讲,他提出的教学方法是一切学习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游戏是促进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游戏中有动作,有情节,有玩具和游戏材料,符合智障儿童认知的特点,唤起智障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着智障儿童积极的感知、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着智障儿童智力的发展。特殊教育一方面要把  相似文献   

20.
角色游戏也称社会性游戏,是一种幼儿自己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典型的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最高形式的游戏。角色游戏的内容是社会性的,主题来自儿童的生活。艾里康宁在研究角色游戏时认为,角色游戏是成人生活的复演,其规律是从再造成人实物活动到再造成人之间的关系和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因此,角色游戏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养成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角色游戏还有助于使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有助于培养独立自主性、创造性及想象力,为幼儿全面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