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观(公元1049——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词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没有继承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而是沿袭了柳永的婉约风格,被誉为“婉约之宗”。秦观词的题材内容狭窄,情调比较低沉,但艺术成就很高,对后来的周邦彦、李清照影响较大。现概述秦观词的艺术特色如下:  相似文献   

2.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进士.晚年处于新旧党争的旋涡之中,屡遭贬谪.词集有<淮海居士长短句>问世.  相似文献   

3.
秦观(1049—1100)是北宋的著名词人,他初字太虚,改字少游,扬州高邮人。生平事迹详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传》及《淮海集》所附其二十八世孙秦瀛重编的年谱。 秦观的一生是潦倒坎坷的一生。早年,他力求有所作为,饱含对生活的热切期望和对功业的渴慕追求,但二十年滞留场屋,中年及第后又仕途多舛,怀才不遇的愤慨便时  相似文献   

4.
陈霭生 《新读写》2010,(12):42-45
【探源】出自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释疑】秦观(公元1049-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文辞为苏轼所赏识,  相似文献   

5.
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注释]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省)人,有《淮海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万丝,指雨丝。因是“轻雷”,所以下的是细雨。“霁光”句,指第二天雨晴时阳  相似文献   

6.
秦观(1049—11001,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最受苏轼赏识。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等职。由于卷入新旧党争.始出为杭州通判。既而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县),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秦观在郴州写作了此词,抒发贬谪之恨。  相似文献   

7.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踏莎行》。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宋哲宗元(?)初由苏轼荐于朝,绍圣初年受章悖排斥,  相似文献   

8.
秦观 ,字太虚 ,后改字少游 ,别号邗沟居士 ,学者称淮海先生 ,江苏高邮人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 ,以“苏门四学士”著称于世。秦观一生仕途不畅 ,用儒家标准来看 ,可算事业不成 ,既未能兼济天下 ,也没有辞官归隐。在贬贬谪谪中沉浮 ,在些些小官中立命 ,可谓悲矣。可正是他悲剧性的人生经历 ,造就了这位婉约派大家 ,多情、敏感的秦观把人生事业无成的感伤 ,情爱离别 ,伤时叹己的感情 ,用词表达得委婉凄楚 ,淋漓尽致 ,感人至深。秦词佳句迭出。细审其词的抒情特色 ,我以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 ,移情于物、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产生一种空灵绵邈的…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文化名城高邮地处江淮平原,境内河网纵横、湖光山色,是著名水乡。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巡游至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宋朝诗人秦观描述自己的家乡——高邮,曰:"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故又名"孟城"。水的温润、柔情滋润了高邮  相似文献   

10.
要了解陆游的名、字的含义,须知其来历。朱东润先生在其《陆游传》(海南出版社)中写道:陆游呱呱坠地,其父陆宰“想起早一晚夫人曾梦见秦观,这一位比自己高一辈,诗和词做的很好,也能写文章。”“秦观字少游,这孩子就起名陆游吧。”及陆游长大以后,“朋友们称他为陆务观,就是这个由来。”可见,陆游的名、字是源于秦观的名、字。那么,秦观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11.
秦观,江苏高邮人,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是北宋词坛上有才华的作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他长于诗、文、赋,但这些又都为他的词名所掩。他一生写了约九十首词,集婉约之大成,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在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一、少年志向与北宋科举制度秦观,生于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主要经历了神宗、哲宗两朝,而卒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此间正是北宋社会的政治、经济、科举等方面制度,处于大改革大变更的时期。秦观的生活道路,必然受到这个时代诸方面特征的制约和影响。秦观的家世,不详记载。他有《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写道:“我宗本江南,为将门列戟。中叶徙淮海,不仕但潜德。先祖实起家,先君始逢掖。议郎为名士,余亦黍词客。”由此可知,秦观的祖籍原在江南一带,后来迁徙淮海(即淮河,流经高邮湖)。他的远祖曾  相似文献   

13.
《湘南学院学报》2017,(4):58-61
《满庭芳》(雅燕飞觞)是宋代茶词中的优秀作品,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徐培均认为其创作于元丰二年己未(1079)秦观在会稽参与郡守程师孟宴集活动时,这也是多数秦观选集持有的观点。但从秦观与程师孟及向宗回两位郡守的关系、秦观的茶诗词创作、茶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满庭芳》(雅燕飞觞)极可能创作于元祐三年(1088)秦少游任蔡州教授参与郡守向宗回的宴会活动之时。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与秦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第五回作者以秦观的字“太虚”称幻境,意在暗示秦观心性思想与“太虚幻境“陆质内涵的关联;二、小说中有秦观后裔无锡秦家的影形;三、秦观的诗词对《红楼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是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在当时文坛均负盛名,尤以词显,为宋代婉约词大家,有《淮海居士长短句》行世。秦观现存的八十多首词中绝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悲哀、感伤的情调。历代的词评家都指出了秦词这一鲜明的特征。冯煦甚至把他和晏小山并称为“古之伤心人”。(《守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虽然同时代的许多词人也难免徘徊感伤,但却绝少像秦观那样沉浸在悲观的情绪中而不能自拔。一不容否认,北宋后期的社会现实对秦观词的感伤基调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宋人不自觉地将诗词分工,而秦观又接受了…  相似文献   

16.
王磐     
王磐(约1470—1530)明散曲家。字鸿渐,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时薄科举,不应试。筑楼高邮城西,日与当时文士谈咏其间,自号西楼。所作散曲,题材广泛。正德间宦官当权,船过高邮,辄吹喇叭以征丁役,骚扰民间,磐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以讽。所著有《王西楼乐府》。  相似文献   

17.
一、秦观的卒年秦观,扬州市高邮县人。钱锺书先生《宋词选注》言秦观生年是1049年,卒年是1100年(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和1982年再版87页)。斯卒年误。卒年应当是1101年。《宋史·文苑传》言秦观晚年时“徽宗立,复为宣德郎,放还,至藤州,出游华光亭,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先自作挽词,其词甚哀,读者悲伤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主要就秦观与北宋柳永、苏东坡、黄山谷诸家词进行比较,以证明秦观在当日词坛的重要地位。 一、秦观与黄山谷词 陈师道在《后山集》云:“退之(韩愈)以文为诗,子瞻(苏东坡)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秦观)黄九(黄山谷)尔,唐  相似文献   

19.
秦观贬谪词是词人在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三年(1100)所作,代表了秦观词作生涯的最高峰。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从文本之外的贬谪地动态分布来分析秦观贬谪词,吴越、荆楚和岭南文学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秦观贬谪词书写由华丽化向清淡化转变;从贬谪词文本呈现出的空间构建模型及空间特点入手分析,发现其空间书写对象以宫室建筑和水域空间为主,空间观感呈现华丽与清冷共存的特点,也反映出词人心态由对往事留恋向现实绝望转变。从空间视角对秦观贬谪词进行审视,会对地域与词风、词作本身的关系形成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扬州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生长在明朝成化至嘉靖初年(约公元一四七○至一五三○年间)。他一生纵情山水诗画之间,没有做过官。在嘉靖三十年重刻的张守中《〈西楼乐府〉序》中说:“翁生富室,独厌绮丽之习,雅好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