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岗油田大208区黑帝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杭州  周萍  兰正凯 《内江科技》2009,30(12):19-19,67
本文以红岗油田大208区黑地庙油层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为基础,依据岩心观察,结合沉积物粒度等沉积相标志的再认识,研究了该区砂岩储集层的微相特征,并划分出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详细描述了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及微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并得出其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遵义—息烽铝土矿成矿区含铝岩系典型剖面特征进行分析,将铝土矿沉积期沉积环境划分为湖沼相沉积区、水下隆起侵蚀区、淡化泻湖相沉积区三种不同沉积相区和4个沉积相分区,最有利铝土矿富集的沉积相区为淡化泻湖相沉积区,次为水下隆起侵蚀区,湖沼相沉积区是最不利的区域,并对本区下一步找矿远景指出了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彭华  钱水华 《内江科技》2010,31(9):102-102,63
对于沉积相体系的分析,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各种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归纳和深化沉积相研究成果”.通过沉积特征研究,确定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相,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相模式,恢复了东营组的古地理环境:全文从沉积相判别和沉积微相划分,以及沉积相对非均质性的影响,时尚店油田东营组的沉积相特征、各小层的储层平面及空间展布、储层韵律性等进行总体描述,从根本上论证了东营纽是一个湖成三角洲,属破坏性三角洲沉积相的沉积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
徐诗童 《科技风》2012,(16):133-13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东风港地区区域地质概况,根据现有的测井、录井资料和岩心资料,分析了东风港地区的沉积相特征,完成单井相分析剖面图。通过分析可以认识到东风港地区沙四上亚段沉积相以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其沉积模式与典型的三角洲沉积模式相似,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根据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又对各井沙四上段地层进行微相划分,既而深化对该区沉积相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从区域沉积背景入手,以岩心资料为主,结合测井资料、储层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特征,分析了该地区沉积相的类型及特征,认为高家沟-青阳岔地区长6油层组主要沉积相是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发育有分流间湾、分流河道和天然堤三种沉积微相,工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表明该区储层砂体以分流河道为主,是主要的有利富集区。  相似文献   

6.
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地层的划分对比,将营城组地层划分为四套沉积层序和一套火山岩夹层。根据取芯资料、测井资料,并结合岩石薄片、粒度等综合分析的结果,将营城组地层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分为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并结合单井沉积微相,综合分析了营城组的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航 《内江科技》2013,(6):175-176,188
本文针对当前川东南地区寒武系地层的沉积相发育规律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大量有关研究区的文献资料,在弄清川东南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作用史以及地面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岩心的岩石学、沉积构造和生物组合等特点,将研究区寒武系沉积相划分为局限台地相、陆棚相、盆地相等沉积相类型,其中局限台地相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台内滩亚相、泻湖亚相、潮坪亚相。同时开展了对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描述的研究分析工作,研究了沉积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的勘探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对油气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及评价过程中,油气储层在地下的空间展布及其属性的分布特征一直是研究重点,而不同环境成因的砂体其储层性质不同,流体在其中的运动规律不同,开发特征也不同,因此沉积微相研究是精细油藏描述和地质模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结构等特征进行沉积相分析,建立了东营洼陷史深100地区沙三中储层沉积相模式,进而划分了其亚相和微相。  相似文献   

9.
冀冬生  谢锐杰 《内江科技》2009,30(11):106-107
本文根据测井、录井及岩芯分析资料,结合区域构造和沉积演化特征,对苏里格气田苏10井区盒8段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盒8段为一套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的河流沉积,主要发育曲流河河道、堤岸、河漫滩亚相和辫状河河道、河漫滩亚相及相对应的微相,并对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盒8段沉积模式,为寻找该地区的有利勘探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相控储层地质建模在西江302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振平 《内江科技》2010,31(2):87-87,80
针对西江30—2油田开发现状及地质特点,通过对岩心相、测井相的综合研究。划分出标准井的沉积微相,从而对整个工区的沉积相进行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来约束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起储层沉积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模型建立之后,采取相控建模方法,分小层分微相统计各种物性参数分布特征,然后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分别进行模拟,建立了研究区的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  相似文献   

11.
魏三妹  吴剑 《内江科技》2010,30(1):96-97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构造概况、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清了辽河油田台一块Es1Ⅱ和Es1Ⅰ油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认为油组储集体发育的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其沉积微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微相。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并得出研究区该时期存在双物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震资料将沉积与地震属性相结合,是目前针对钻井资料较少的区域,开展沉积相研究最有效的方法。研究区主要以冲积扇砂砾岩沉积为主,地震反射杂乱,利用常规砂泥岩储层沉积相分析方法较难准确识别各沉积相带特征。通过岩心特征、测录井资料等地质分析,结合地震属性解释结果,确定了目的层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属于冲积扇沉积体系,物源来自西北方向,主要发育扇根、扇中亚相,有利微相以粗粒度、强振幅的主河道、主槽、辫流线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在对油气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及评价过程中,油气储层在地下的空间展布及其属性的分布特征一直是研究重点,而不同环境成因的砂体其储层性质不同,流体在其中的运动规律不同,开发特征也不同,因此沉积微相研究是精细油藏描述和地质模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结构等特征进行沉积相分析,建立了东营洼陷史131地区沙三中储层沉积相模式,进而划分了英亚相和微相。  相似文献   

14.
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在钻井岩芯分析基础上结合粒度、薄片等分析化验资料、地震相、测井相等分析,明确了沉积相类型,为基础构造演化以及盆地结构特征研究,对车排子地区白垩系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系主要发育缓坡型扇三角洲、滨浅湖两种沉积相类型。  相似文献   

15.
兰村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共含煤16层。以9号煤层底板砂岩为界,可将其分为上、下两段。本文在总结以往地质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龙潭组上段含煤地层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该区进行沉积体系的划分和沉积相分析。研究表明:龙潭组的沉积体系为滨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泻湖和潮坪沉积相类型。并对含煤地层沉积旋回及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分布图。最后,根据研究区的沉积演化特征,总结出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16.
叶红霞  罗顺社 《内江科技》2010,31(4):97-97,132
泌阳凹陷位于河南省南部的唐河县与泌阳县之间,是南襄盆地中的一个次级凹陷。该文以岩心、测井曲线为基础,通过对区内岩性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及沉积微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区在核三下段Ⅷ砂组沉积时期,凹陷内具有四种沉积相,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其中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相。  相似文献   

17.
魏立新 《内江科技》2012,(1):155+162
在陆相地层中,对沉积相尤其是对沉积微相的研究,是勘探开发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工作。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几乎都是地质工程师应用定性方法综合分析钻井取芯、岩屑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来进行研究的,其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经验密切相关。沉积微相研究必须依靠大量的岩芯资料和测井资料。岩芯资料是沉积相研究最重要的信息。但是,研究区内取芯资料往往是有限的,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必须借助测井信息。随着测井学科的迅速发展,丰富的测井信息已成为研究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的强有力手段。近两年来,通过对普光气田陆相主要含气层系测井一沉积微相研究,最终建立了千佛崖一须家河组地层的测井相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双河油田核三段Ⅶ下层系的沉积特征为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笔者在岩芯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岩芯相分析,建立目的层段的沉积相标志;精确标定岩芯井的层位归属,分析岩电响应关系.连立研究区内钻井的测井相解释标志;通过联井剖面的对比及砂分散体系的平面分布特征分析,研究目的层段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一步研究其沉积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分析,采用沉积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等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济阳探区中生界沉积特征、相及沉积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中生代主要发育六种沉积相类型及相组合,即冲积扇相组合、河流相组合、三角洲体系及相组合、滨浅湖相、湖湾相、沼泽相。济阳坳陷中生代坊子组时期以滨浅湖沉积为主;三台组主要发育冲积平原亚相。  相似文献   

20.
屈宏  徐文萍 《内江科技》2012,(1):147-148
根据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一段的沉积相类型、展布特征等进行研究。通过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方面的特征说明本区发育河流和湖泊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角洲体系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泥三个亚相,有利油气储集的沉积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根据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形态,将三角洲的主要骨架砂体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为条带型和网状型。总结并提出了三角洲沉积体系模式,沉积微相分布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及其在旋回中的位置,网状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式发育于基准面下降到最低点,而条带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式发育于基准面上升降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