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难以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根源在于老师们大多只顾在作文课上下功夫,而忽视了作文课前不可或缺的奠基性指导环节。因为学生写作是认识世界、吸收相关信息之后,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间所需吸纳的信息包含“表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过程,就是师生交流情感的过程。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特别是设法寻求契机以融洽与学生的情感。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经常与这些学生在一起,“逗”他们说话,消除他们的焦虑感;二是作文前,可将作文题目及要求透露给这些学生,并提前对其指导,让他们有心理准备;三是作文课中与课后,多给这些学生个别辅导;四是这些学生的作文草稿或提纲写好后,就提前给他们“初评”;五是允许这些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爱写的东西,不一定硬要按老师出的作文题去写;六是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要求这…  相似文献   

3.
用录音指导作文课林勇健电教手段促使教学过程优化,它特有的优势已让人们所认识。我在“写一个场面”作文指导课教学中,运用了录音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突破难点“写一个场面”,首先关键的是如何在“场面“上取得突破,怎样让学生对“...  相似文献   

4.
作文前活动是作文课的必要环节;重视积累,循序渐进;活动课与作文课相互促进;培养学生创新写作;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开拓视野,增加阅读量。  相似文献   

5.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备课时主要在“怎样教作文”上下工夫,而常常忽视了学生“怎样写好”这一制约写作效率提高的环节,结果作文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大讲特讲,无奈“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实践证明.着眼于“老师教”还是立足于“学生写”,其结果相差甚殊。这里的“学生写”当然不只是每周课堂上的两节作文课,应是教师指导下的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阅读写作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古文教学历来注意字、词、句的分析,但是一篇古文往往因此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为使学生对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我把结构图表法运用到古文教学中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构图表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每篇古文的结构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把文章的内容浓缩为简明直观的结构图表,以便于学生把握脉络,抓住重点,既简化了过程,又提高了效率。例如:《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图表法”的好处是:1.直观性强,学生容易接受。“结构图表法”改变了语文教学信息的传导方式,由语言讲述变成直观图表展示。一篇课文的几项重点内容浓缩在一张图表…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学习作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由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转变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实用教学;由唯一的应试教学变为整体素质的提高。一、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农村小学应该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这是一个争论好久而又没有解决了的问题。长期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出于对文学的爱好,把作文课上成了文学作品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过多地强调“新”、“奇”。实际上,一般学生能“书写工整、规范;用词较恰当;句子写得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能掌握一般表达方式,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注意行款格式的正确…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中,作文课一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一些学生上作文课时,面对着文章题目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或是头脑中一片空白,无从下笔;或是进行简单的语言堆积,逻辑混乱;或是充当“文抄公”,临时翻阅报刊杂志,实行“拿来主义”。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缺乏写作所需的必要材料的积累,不具备写作的技能和技巧。特别是在相当一部分同学中还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作文课存在着厌烦情绪,这是造成学生对作文课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课的厌学心理,使其摆脱困扰,增强信心,进…  相似文献   

9.
“如果一开始老师就用这种方法上作文课,我们怎么还会害怕写作文呢?”这句话摘自课题实验效果检测中一位学生的习作。这种发自内心的体会和感慨代表了众多孩子的心声。这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方法呢?这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的小学语文实验课题———“听音想象作文”教学模式。它按照小学高、中、低年级学生特点,通过教学录音带在课前、课堂上播放出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声音、音响(音乐),激趣激情,然后指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写片断作文。这个课题经过三年的小范围实验后,目前广西已有近500所小学1…  相似文献   

10.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作文教学的课型极其单调。一般都是“写”与“评”两条线周而复始,学生写作与老师讲评两大块机械循环。这就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写作能力提高缓慢,甚至把作文当成一件苦差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型不但能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拓宽他们的视野与知识面,而且它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手段。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如下一些作文课型:一、写作方法指导课这类课要求通过读、议、评、说、写等课内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实用而有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教学做到…  相似文献   

11.
班花     
我们一些教师在批阅大堆大堆的作文时不禁喟然长叹:批改又有什么用呢?学生最多瞧一眼分数便顺势塞入课桌。作文课上,学生看着教师捧来一大撂作文本,几乎同时发出“又上作文课”的怨叹。一些学生化用鲁迅的诗来凋侃作文课上的自己:“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断烂笔头。”作文课惨遭冷遇,其中缘由何在?  相似文献   

12.
贾晴 《山东教育》2007,(9):34-34
作文溧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握着笔,紧皱眉头;有的唉声叹气,草纸撕了一张又一张;有的忙着翻找作文选,东拼西凑……如何减轻作文课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把写作变成他们的“乐事”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如何评价小学作文指导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许多教师反映作文课难评 ,难在评价标准的把握。把握了作文课的评价标准 ,评价作文课也就不是难事了。作文课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笔者认为可以把评价标准归纳为“五看”。一看作文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恰当指导学生作文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 ,才会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没有目标 ,则会无头绪 ,指导也就缺乏方向。所谓明确 ,一是指教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以及分段分组目标认识要清楚 ,定位要准确 ;二是指具体的某一堂作文指导课上的目标必须落实到位 ,保证其实现。有些教师对总体目标以及分段分组目标认识不…  相似文献   

14.
一次作文课,要求写的是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我指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进行习作指导后,学生打起草稿来。在我“一气呵成,静心写作”的要求下,整个教室里静悄悄的,  相似文献   

15.
河湾作文课     
河湾作文课彭阳县二小刘卫军又是一节作文课,上课铃刚响,我照例走进教室。“同学们,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到河湾会上,不带任何用具。”孩子们呼喊着如一只只欢快的小鸟飞出了教室。转过几个弯下了河滩。“先自由活动十分钟,然后上作文课。”话音未落,孩子们一个个撒开了...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作文教学“现场限时化”倾向普遍存在。两节连排的作文课,往往第一节课进行作文指导,第二节课则要求学生现场限时完成。久而久之,教师、学生便会逐步适应这种“快餐作文”教学模式,作文技巧或许有所提升,但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内容空洞、结构模式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缘起:一节失败的作文课 这是一堂习作公开课。课堂呈现是这样的:以“我的一招”为主题,让一个学生当堂展示踢毽子的绝招;引导学生用“镜头定格”的观察方法,认真观察学生踢毽子时的动作;接着指导学生具体描写踢毽子的过程,形成范文《我是踢毽子达人》;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刚才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的“一招”。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课的课外活动是第二渠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着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和“少、精、活”的原则,可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课外阅读结合作文课的课外阅读,更要加强针对性和指导性,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指导课有这几种形  相似文献   

19.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常听一些中学生说:“我们学习语文,最怕的就是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作文课老师一般都作指导,讲的是一套怎样选材,怎样剪裁,怎样开头和结尾等,老师越讲,我们就越不知道怎么写。”为什么学生觉得无话可写呢?为什么老师越讲学生越不知道怎么写呢?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的真实体验,缺乏对客观事实的独特感受。最近,笔者尝试用“作文三步法”中的“感知”去指导学生写作,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感知”的确可以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0.
教学文摘     
教学文摘学法指导要抓“异”一、语文学法指导,要因“文”而异。像《曼谷的小象》这类课文,可采用“教前示法”;像《桂林山水》这类段与段结构相似的课文,可用“教中示法”;而在学习《伟大的友谊》等课文时,可用“教后悟法”。二、语文学法指导,要因“课”而异。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