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小平 《师道》2003,(4):48-49
如果一个教师完全屈从和认同了世俗的观念,那他就会拒绝对生活的浪漫的处理,同时也就拒绝了对这个世界的形而上的沉思和冥想。教育,是需要诗意和浪漫的,是需要沉思和冥想的。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学校是最后的乌托邦。学校不只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还应该是思想的共同体,是浪漫情怀生长的共同体。学生的思想必须在这里健康地生长,学生的想象力必须在这里得到培养,学生的梦想必须在这里起飞。如果教师缺乏了浪漫的情怀,缺乏了沉思的品质,学生的诗意从何诞生呢?一所学校如果不能培养学生这种浪漫的情怀和沉思的品质,那就是一所学…  相似文献   

2.
诗意地生活     
《中国高校招生》2008,(8):61-6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意地生活,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是一片闲适悠然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营造富有“诗意”的课堂氛围,是教师教学的追求,是语文本真的回归。充满诗意的课堂,不仅能彰显教师厚重的文化底蕴,还能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语文应该闪耀着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种高贵的灵魂,一种抒写生命、寄托生命、实现生命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感性存在。”如何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文字中行走,在诗意的教学氛围中浸润,教师从踏上讲台后的举手投足就已“入戏”。  相似文献   

4.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朱永新在《走近最理想的教育》中如是说。叩问自我,自己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有没有追求课堂的诗意?通常而言,教师的职业感受总是以“苦”为先。  相似文献   

5.
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诗意语文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滋润其心灵,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是依据语文文本的诗意创造的境界,它丰富多彩,各具风姿,韵味独特,各擅其妙。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还要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文字向心灵拓展,让生命与诗意结伴同行。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学校在语文教育中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这种充满诗意的生命化教育,让生命在语文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6.
学生自能发展需要人的底蕴。人素养的培养比数理化能力的培养更为基础。因为教育在本质上讲是一种养育过程,是一种价值建构的过程,是一种精神的耕耘和收获,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具有一点诗人的气质、一点化的自觉、一点内在的闲暇、一点诗意的智慧。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7.
读了肖川教授《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和朱永新教授《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两本书,受益匪浅。两本书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理想这个话题,生活需要理想,教育生活同样需要教育理想。理想产生激情,激情绽放智慧,生发活力,产生动力。的确,要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必须要有教育理想;要“栽培”好学生,教师应该首先“栽培”好自己。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首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是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呵护生命、用创造栽培创造的事业。离开了人文情怀,语文教育就会失去灵魂而变得苍白无力。写作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将写作视为生活中表白内心、与人沟通的需要,是一种终身受用的生活能力,是人的言语上的自我完善、自我表现的需求,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必须凸现人文情怀,它应该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精神交流的园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情怀,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内心情感、培育语文素养、弘扬创新精神、创造诗意课堂、满足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诗意不单单是风花雪月的吟唱,更是一种人文情怀。诗意的心灵,是美好道德和品质的创造者。一个学生一旦具有了诗意情怀,他便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完善自我,会让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土壤,诗意的班级应该是立体构建成的多维度的心灵绿色环境。作为班级建设的主导者——班主任首先得成为一个拥有诗意情怀的智者。  相似文献   

11.
姜鹏 《当代家庭教育》2022,(30):149-152
家国情怀是每一个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家国情怀是一种优良的品质,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以及课标的教学目标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能够懂得从家国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钟声铿然敲响的时候,我正在捧读朱永新先生的专著《我的教育理想》,我被他写在《引言》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我不由得按着书中《我心中的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内心的灵魂: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  相似文献   

13.
德育需要理想教育,但并不总是遥不可及的理想教育;需要榜样教育,但并不总是高不可攀的榜样教育;需要学生的身体力行,但并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道德实践,它更需要一种“人间情怀”,需要我们把视线转向学生的现实人生。  相似文献   

14.
历史乃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的历史。不是历史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历史。历史也需要我们去延续,延续历史的根本意义还是在于当下和未来。我们应该改变物化的历史观,拉近历史与当下生命的联系。历史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的教育,而成为提升个人主体性,提升生命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情怀的教育。正是生命化的历史与历史教育,使我们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宋雅 《辽宁教育》2024,(4):83-85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指标。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要靠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因而教师的素养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高中语文教师角度探讨“情怀要深”这一素养要求,对语文教师“情怀要深”的意蕴以及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做到“情怀要深”提出独到见解,可为高中语文教师培养“情怀要深”素养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16.
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发问:何谓教育家?谁可称为教育家?中国有没有在世的教育家?对此,好像没有人来作明确的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有大批的正在成长的教育家。应该说。高万祥老师就是被视为有着教育大情怀和大智慧的正在成长的教育家。长期以来,他在语文的诗意世界里守护着一颗“教学大心”,勇于创新超越,不拘泥于规矩和权威,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和课程改革投注以生命的激情和理性的智慧,把自己的一颗“教学大心”交给课堂,把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学生自能发展需要人文的底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化能力的培养更为基础。因为教育在本质上讲是一种养育过程,是一种价值建构的过程,是一种精神的耕耘和收获,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具有一点诗人的气质,一点文化的自觉,一点内在的闲暇.一点诗意的智慧。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  相似文献   

18.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在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究中,具备一定的人文追求和社会担当。在当前世界近现代史本科教学改革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对世界近现代史本科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家国情怀”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具有价值关怀,还要关注现实生活问题,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使命。  相似文献   

19.
林运来  李兴未 《数学教学》2004,(7):22-22,32
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生的未来会遇到许多不同的挑战,对于绝大多数受教育的学生而言,就业以后根本不需要解纯粹的数学题(除了参加数学考试),数学只是一种需要,但更多的或许是需要“数学地思考”,即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  相似文献   

20.
创建一个诗意型的班级应该成为构建班级文化的追求。有了充满诗意的班级,学生便可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样诗意般地学习和生活在自己的班级里。要创建一个诗意型的班级,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努力。教育学生要充满诗意。教育学生,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如果能够用诗一般的语言,如引用格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名言、佳句等,比生硬的训诫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学生主动捡纸屑、积极举手发言、主动找同学谈心、主动帮助老师等,这些细小的事情,都反映出学生有一种积极要求进步的上进心。面对这些,老师就可以引用“勿以善小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