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笃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蹿上松树,“嘣嘣”一下钻进密林。“叽叽”嘟一下飞进绿叶中,“沙沙”哧一下溜进了树洞。全都悄没声儿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直盯盯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巴喳巴喳”!英国@里弗茨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七课《巴喳—巴喳》: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笃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窜上了松树,“嘣嘣”一下钻进了密林。“叽叽”嘟一下飞进绿叶中,“沙沙”哧一下溜进了黑洞。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理解文意。2.体会象声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令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作用。3.积累象声词,学习巧妙运用象声词的写作技巧。4.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教学重点1.朗读、表演象声词,理解象…  相似文献   

3.
巴喳—巴喳     
dd pl XUg Zdl iii ZI 11 Z6U大皮靴在林子里走, ho Zhd bd zhd“巴喳——巴喳!” do do tTng]idn zh6shbng yln“笃笃”听见这声音,叩 yf xid du6 ddo fe sho zhT]旧n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 zhT zhi yi xd cuon shdng ie songsh日“吱吱”一下蹿上了松树, 惦ng的ng Yf xdzuon Jin ie mi lin“嗡嗡”一下钻进了密林。 j i yi X旧 f61]]110 Y6 Zboeq“叽叽”一下飞进绿叶中, shd sh日 … xid心 Jin e sho d6ng“沙沙”一下溜进了树洞。qLJdnbouqbobeish6ng er don Zd k6n ho]旧n de oh fang全都悄没声儿蹲在看不见…  相似文献   

4.
巴喳-巴喳     
穿上大皮靴(xue)在树林里走,巴喳(zho)一巴喳!入’“笃(do)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du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窜(cu己n)上了松树,“蹦(b己ng)蹦,’一下钻(zuon)进了密林。“叽(厂)叽”嘟(do)一下飞进绿叶中,“沙沙”味(chT)一下溜(110)进了黑洞。小动物们都悄悄地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一巴喳”越走越远。‘喇淤一一产巴喳-巴喳@托克玛克娃~~  相似文献   

5.
吧喳—吧喳     
<正>吧(ba)喳(zha)——吧(ba)喳(zha)穿(chuan)上(shang)大(da)皮靴(pi xue)在(zai)林(lin)子(zi)里(li)走(zou),吧(ba)喳(zha)——吧(ba)喳(zha)!"笃笃(du du)"听见(ting jian)这(zhe)声音(sheng yin),就(yi)一(yi)下(xia)子(zi)躲(duo)到(dao)了(le)树枝(shu zhi)间(jian)。"吱吱(zhi zhi)"一(yi)下(xia)蹿(cuan)上(shang)了(le)松树(song shu),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巴喳——巴喳》是英国作家里弗茨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儿歌。儿歌中,作家巧妙地为大家构画了一幅森林静谧安详的气氛被人类打扰后动物们紧张不安的场景,同时借助有趣的象声词,形象的动词,把不同动物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更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母亲节要到了,小老鼠吱吱拨了个电话给白老鼠叽叽:“喂喂,我是吱吱,请叫一下叽叽。”正好接电话的就是叽叽。“叽叽,明天是母亲节,我准备送给妈妈一束鲜花。你呢?”小老鼠吱吱问。“我也准备送给妈妈一束鲜花。”白老鼠叽叽说。吱吱和叽叽要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一个惊喜,他们捧着鲜花,匆匆赶到电视台参加录制“鲜花献给妈妈”的节目。  相似文献   

8.
第一炷香     
佛殿里明烛高照,香烟缭绕。老和尚身披袈裟〔jiāshā〕,趺〔fū〕坐蒲团,手敲木鱼,阖目诵经。小和尚站在一旁,随声默诵,他的手里拿着一枝木槌,时不时地,敲一下香案上的铜磬〔qìng〕,丁当的磬音,在木鱼笃笃〔dǔ〕的伴随中,传送得清晰而悠远。这是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善男信女  相似文献   

9.
春天来到啦     
春天到了,小老鼠吱吱穿了一件绿色的毛衣,蹦蹦跳跳地出门去了。吱吱出门不远,路上遇见了白老鼠叽叽。叽叽问吱吱:“吱吱,穿着绿色衣,到哪里去呀?”“我去找春天!”吱吱说。“好,我跟你一起去!”叽  相似文献   

10.
一张照片     
小老鼠吱吱在海边听龟爷爷说,北方的冬天可以溜冰、滑雪、做冰雕……可好玩啦! 吱吱决定去北方,他去约朋友白老鼠叽叽一起去北方,可叽叽说:“我不去,那儿太冷了,要冻成冰雕的。”吱吱想:不去看一看,怎么会知道呢?吱吱双脚一并,双手向上一升,“嗖”地一声,向北方飞去。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给幼儿朗诵过《巴喳——巴喳》这首儿歌,许多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巴喳’是谁?他来干什么呢?我反问道:你们猜猜呢?巴喳是森林警察、是给小动物送食物的、是给小鸟做窝的……幼儿的想象丰富多彩。原方案如果  相似文献   

12.
声音的森林     
“声音的森林”是一片魔幻般的森林。那里没有一个动物,只有一片遮天蔽日的老槲〔hú〕树。槲树全都是“模仿他人的树”。举个例子来说,就像这样——一只布谷鸟误入了这片森林。布谷鸟被它的阴森、寂静吓坏了,不由得“谷谷”地小声叫了起来。于是,立即飒飒〔sà〕地刮起了一阵风,森林里的槲树的叶子模仿起布谷鸟来了。谷谷——谷谷……整片森林仿佛都变成了布谷鸟的巢似的,一片片树叶一边抖动着,一边不停地唱着。那声音变成了让人毛骨悚〔sǒn〕然的不出声的笑声,向森林的深处传去,不久,就与遥远的风声一起消失了。布谷鸟猛地战栗了一下,最…  相似文献   

13.
七只鹦鹉     
我家凉台上栖息着七只鹦鹉。每当晨曦微露时分,它们便拉开了合唱的序幕。最初,是“叽喳喳”的一两声轻唱,飘散在徐徐的晨风中。渐渐地,较为清晰的和声就接二连三地奏响了。你听,“喳叽叽、叽喳喳、喳啾啾……”此起彼伏。终于,几乎所有的鸟儿都加入了合唱的队伍。鸟笼中、屋檐下、树梢上到处都回响着鸟儿们的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14.
夜深人静,我被窸窸窣窣的声响惊醒。不好,进贼了吗?“吱吱,吱吱……”不过哪有贼发出这种声音?我蒙住被子继续睡,可“吱吱”声偶尔夹杂着“乒乓”声直撞耳膜。熬不住了,于是我壮着胆起身看看是何方神圣驾临。刚拧亮台灯,一只灰溜溜的东西“嗖”一下,从书橱上跌落,窜到墙角不见了。这长着圆鼓鼓的眼睛、咂吧着的小嘴、长翘的胡须,不就是白天难得一见的老鼠吗?我就纳闷了,一楼有吃有喝的,它跑到二楼书房干什么?莫非现代老鼠不光满足物质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追求——读点儿书?  相似文献   

15.
一阵阵乌叫声,我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云雀悠闲地唱着歌,啄木乌"笃笃"地发出工作的声音,喜鹄来报喜了,麻雀"叽叽"地叫着.啊,一切是多么和谐! 悠悠的河水流向远方,一路上唱出了欢快的歌声:"哗哗哗".大树听着它的歌也禁不住哼了起来,在微风的伴奏下,它"沙沙"地哼着,仿佛在倾吐着快乐. 下雨了,细细的雨丝飘了起来,小草在这毛毛细雨的沐浴下,"簌簌"地叫着,好像在向我们诉说雨的清爽.一颗颗水滴滴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韵."叮——咚,叮——咚",这是雨的又一种歌唱.  相似文献   

16.
<正>星期五一大早,杨子江成了我们班的“明星”。他走红的原因,是脸上突 然出现了几颗痘痘,据他自己说是青春“疙瘩痘”。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要知道,有了青春“疙瘩痘”,那就代表你已经进入青春期,已经是一个大人 了!谁不希望自己长大呀!因此,几乎全班同学都围在了他的座位旁,叽叽喳 喳地讨论个不停。连秦南南都用羡慕的口气说:“杨子江,你可是咱们班第一 个进入青春期的呢!”  相似文献   

17.
我对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智取生(?)纲》一课中几个注解(?)不同看法,特提出,供讨论。 1、巴到老都管在安慰众军汉的一段话中有:“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课文注解〔巴〕为“盼望”。“巴”可以解释为“盼望”,但这里如此解释就欠妥,因为“盼望到东京时”讲不通。因在课文的另一处也有:“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但此处却注释为:〔巴到〕为“赶到”。其实这里的“巴”是“攀  相似文献   

18.
成语正用     
改头换面这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改头换面的乔装打扮。〔评改〕唐·寒山《诗三百三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宋·朱熹《答陆之静》:“非如他人阴实祖用其说,而改头换面,阳讳其所自来也。”改头换面:表面上改换一下,实质上没有变。乔:做假;乔装,改换服装面貌。乔装打扮:进行粉饰伪装,以求骗过他人。这两个成语只须用一个,可以去掉“改头换面”。改弦更张虽然苏共宣称它跟各国共产党的关系改弦更张,但它仍然是现代修正主义。〔评改〕更(gēng):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弦更张:指琴声不和谐,换下琴弦,重新  相似文献   

19.
那天下午第一节是我的语文课,师生相互问好后,我们开始学习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满怀激情地为同学们范读课文:“日照香炉生紫烟,”刚起个头,教室里响起“叽叽——叽叽——”的声音。我看了看四周,没发现什么异常,就继续读课文。“遥看瀑布挂前川。”我这一句刚读完,教室里又一次响起“叽叽——叽叽——”的声音。我只好停  相似文献   

20.
灭鼠连环计     
近来,我们家闹“鼠灾”。老鼠把我们家当成了乐园。家里的瓜果馒头,一旦得手,它们非得——“亲吻”。晚上则悉悉索索,飞窜腾跃,弄得声响不断,难以入眠;乐了,还“吱吱吱”地相互调情。爸爸说,那是老鼠在搞婚外恋呢。这简直是墙上挂羊皮,太不像话(画)了,气杀我也。我发誓对这些“毛贼”大开杀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