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诗歌艺术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地理环境有关,诗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诗歌与艺术的其它门类一起构成了联系“人”“地”系统的纽带,是地理环境变迁的反映。化生态环境的变革和人地关系认识的差异决定或制约诗歌艺术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论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与宋诗的奠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北宋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历程,梳理韩诗与欧诗的艺术关系,揭示出欧诗承韩有学韩、似韩与变韩三个时期,其关键在于对“以文为诗”的标举与承传创变。欧阳修的尊韩、学韩确立了韩愈诗歌在北宋的诗学典范地位,他在模仿研习韩诗基础上的“变韩”为自家诗的独创新意奠定了基础,学韩而不觉其为韩的创新精神是他接受韩诗、领导诗歌革新的真精神所在。比较韩、欧诗歌的不同可见,欧诗“变韩”之处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的日常生活化与文人化、议论说理的凝练精警与理性色彩、谋篇布局的疏荡章法与铺叙笔法等方面。此外,欧阳修还以平易细密扬弃了韩诗的过分奇险拗峭。欧诗承韩这一接受现象对创立有宋一代新诗风具有深远的诗学意义。欧阳修承上启下,是杜、韩与苏、黄之间的重要艺术中介,其接受韩诗之意义就在于对宋诗风格的形成起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绝句创作艺术的角度,论析了绝句诗歌画面中因审美视点的不同及移变,在诗歌画面的空间展示及诗歌意境的铸造上的独到之处。概括出“平远眺视”、“旋回游视”、“俯身悬视”三种主要的视觉审美方式,揭示出在此不同视点观照方式中所蕴含着的中国古代诗人传统的审美空间意识和艺术精神,为另辟角度,进一步剖析、体味“诗中有画”的艺术审美境界作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诗歌语言的审美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语言的意义而言,普通语言学的语义与语言美学中的语义并不是同一概念,后者比前者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得多。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考察,语言“所表”和“能表”的“意”有符号意义、语境意义、审美意义、文化意义等,诗歌语言所展现的就常常是符指意蕴之外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5.
视新诗为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在中国诗歌这个特定的话语空间中来讨论《新诗的“变”与“常”》,在肯定“‘变’是新诗的根本”的前提下,来讨论新诗的“变”与“常”之间的互动关系,涉及的虽同样是新诗与古典诗歌精神、艺术传统等似乎已经被多次重复过的问题。然而,同样的事,并不等于同样的问题。事,  相似文献   

6.
诗歌何以要“鉴赏”而非“阅读”?这是因为我们的古典诗词乃人间大美.是高超神远的艺术。若说“阅读”诗.这简直是对美的亵读!所以我说鉴赏才是我们读诗的根本所在.也是终极性的目的。那么.在古代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环节呢?且待我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7.
从诗学思想、诗歌创作实践和诗歌发展史三个角度比较陈子昂和沈(期)、宋(之问)的诗歌,可以得出结论:陈子昂和沈、宋的诗歌都有“复”有“变”,陈子昂重在以“复”求“变”,沈、宋则重在以“新”求“变”。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一门古老而又求新的艺术。如同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前人提供的条件一样,诗艺的提高和发展也有赖于汲取传统诗歌的精华。我国古典诗歌的许多名句,往往得益于对前人作品的陶冶熔铸、点化出新。而且,越是可资借鉴的材料丰富,新的创作就越精警。脍炙人口的佳作,常是几代人递相点化、推陈出新的产物。唐代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据孟(?)《本事诗·情感篇》记载:中唐士人崔护,字殷功,姿质  相似文献   

9.
王士禛论诗“独标神韵”,王维诗歌艺术境界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神韵”说的审美理想,因此成为王士禛心目中的“神韵”范本。王士禛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王维诗歌艺术做出更为透辟细致的阐释。标志着”神韵”说理论成熟的《唐贤三昧集》确立了王维诗歌作为“唐音”正宗的地位,也强化了王维诗歌在中国诗歌美学中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10.
在远古祖先的心目中,“歌”与“诗”是同一种文学艺术。“诗”是“歌”的内容(文学形象),“歌”是“诗”的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它们彼此相依、相互融贯,如同语言中词的音和义。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歌咏的语言艺术,无“歌”不成“诗”,无“歌”没有“诗”。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诗人”这一称谓至少包括以下内涵:(1)自创并演唱诗歌的人;(2)自创或改编原创作品演唱的人;(3)只创作不演唱的人。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激情为血肉、以语言为建构艺术、以歌咏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真情去激荡语言的美化,以歌声去撞击听众的和鸣,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新诗既要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不断从时代潮流和新的生活中汲取活力,同时又要接通和保持与古典诗歌艺术的血脉联系,优化诗体结构,在革新旧体诗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诗体格武。如何从艺术内涵的融会贯通上找出使古典诗词艺术转化为现代诗歌艺术的内在逻辑,确是中国新诗形武美学探讨的基本问题。本就从汉字的形、音、义一体的美学特征出发,围绕构成诗歌的“中国味”的主要因素——汉语诗歌的“象”、“韵”、“境”三个基本方面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诗歌艺术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地理环境有关,诗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诗歌与艺术的其它门类一起构成了联系“人”“地”系统的纽带,是地理环境变迁的反映。文化生态环境的变革和人地关系认识的差异决定或制约诗歌艺术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诗歌史上,人们往往以“梗概多气”来概括建安诗歌的总体特征。但是,建安诗歌除具有“梗概多气”这一共同特征之外,不同的作家其作品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就曹操诗歌而论,前人称其诗“古直悲凉”(王世贞语)“气韵沉雄”(敖陶孙语)。纵观曹操诗歌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4.
“作诗如作文”是胡适为新的诗歌品种提出的艺术陌生化标准,其关乎百年中国诗歌发展却又利弊兼有、迭招物议。本文立足于世界诗歌主潮的大背景,借鉴陌生化的方法和理念,着重探讨宋诗的“以文为诗”对于新诗理论建构的意义,并对胡适为何要“旁逸斜出”地提倡“作如作文”试作解释。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青年学生,对于中国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比较熟悉和喜爱,而对于外国诗歌特别是“西方诗歌”很少了解,认为“西方诗”神秘莫测,晦涩难懂,因而敬而远之者多,真正喜欢并有所感悟的人则很少。然而,就大多数青年学生可能接触的层面而言,“西方诗”真的那么遥不可及,难以读懂吗?其实不然。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艺术创作个性与特质,自然,“西方诗”也不例外。我们赏读它时,如果能打破定势,循其规律,找到打开它神妙之门的钥匙,也同样能感受到“西方诗”独特的神韵和魅力。那么,解读“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的强烈的致用性质,使中国古代诗歌自学步时起就一直走着“言志”的路。带有浓厚儒教色彩而偏重教化作用的“诗言志”说。弱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纯粹性,却强化了它的人格的伦理色彩。于是,诗歌成为诗人活生生人格的晶化物,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审美形态。因此,假如我们要比较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诗人的审美人格,而作为诗人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成的诗歌。则是我们赖以倚仗的中介。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整体与残缺的艺术把握。就诗歌而言,中国古典诗歌主抒情,即使是写人记事的叙事诗歌,其写人记事也不在于塑造典型,而在于为抒情服务,艺术手段属诗人主观情感的表现型。西方诗歌则属叙事写人的再现型艺术,通过写人记叙塑造艺术典型。艺术的辩证法就这样奇怪,企图完整地记叙完整的社会生活的西方艺术反而给人以不完整感,因为它表面上尽力记叙完整的事件,但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是很难完整地记录下来的,所以读者往往追间“后来呢”?而中国艺术,这里说的是叙事诗歌艺术,一般说来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较完整的人物性格。从…  相似文献   

18.
叶燮虽主张“变而不失其正”,但更崇尚变。这一“变”字,凝聚了叶燮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全部认识:变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规律、总体趋势、内在动力;也寄寓了叶燮“变衰启盛”的诗学理想。  相似文献   

19.
钟群娟 《河北教育》2007,(10):16-17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人手。”(朱光潜)诗是文学作品的最高样式,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是艺术金字塔的顶端。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近一首首充满情感、各具特色的诗歌,用心去理解、欣赏、品味,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享受。然而,诗歌教学的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化”上:  相似文献   

20.
诗词教学情绪体验的核心是动情。教师必须在“通理明情”的基础上,以诗歌中的“情”和自己的艺术语言去拨动,震撼学生的感情之弦;既要引导学生重视“言传”,又要引导学生自求“意会”;再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美的内涵,进而达到精通作品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