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校通”工程是2002年上海市政府的实事工程之一,具体目标一是实现全市中小学电脑的标准化配置,二是基本建成宽带和专线的上海市教育城域网。在建网方面,上海教委选择了跟上海电信合作。上海电信的区县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这项工程,预计今年11月完成市一级的校校通,2003年完成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校校通。沈钢,上海电信区县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一位精干的年轻人,向我们介绍了上海电信与校校通工程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公司在上海市信息办、上海市教委直接指导下,于2002年3月28日在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暨“校校通”实事工程启动大会上揭牌正式成立,她是上海第一家大型的专业教育软件企业。  相似文献   

3.
在3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校校通’实事工程启动大会”上,到会的领导亲自为刚成立的“上海教育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揭牌。这一举动预示着在“校校通”的建设中,软件配套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工作对上海市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否保持上海基础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或者说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上海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努力,在2002年已经实施了“校校通”。“校校通”工程的完成标志着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工作已经  相似文献   

5.
与前两年相比,2004年上海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似乎沉寂不少,然而平静中的澎湃却更加波澜壮阔。上海市教委在2004年6月推出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旨在切实推进“校校通”工程应用。该计划准备从2004年起用4年的时间,进一步完成“校校通”工程的后续工作,并且在“校校通”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实现“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社区通”等几项工程。作为涉及内容最多  相似文献   

6.
张岩 《湖北教育》2003,(10):44-45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教育信息化,同时,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教育信息化是重要手段之一。“校校通”工程正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2年,武汉市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精神,武汉市政府实施了“宽带校园校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联合召开的“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暨‘校校通’实事工程启动大会”在2002年3月28日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上海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构筑上海学习型城市提供条件和基础。周慕尧副市长和严隽琪副市长出席大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上海     
上海信息化教育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工程是在基本实现“校校通”的基础上,将“校校通”工程向学校网络建设和虚用深化,并向幼儿园拓展;建立上海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增加带宽,提高上网速度,加快网络安全建设;建立上海市中小学数据交换服务中心和教育教学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9.
一、2001年,“校校通”成为教育信息化最热门关键词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后,2001年初,全国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便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校校通”工程精神,安徽、广东、河南、山东等地还特别把2001年定为“校校通年”。2001年6月,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再一次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的政府支持力度,使“校校  相似文献   

10.
周慰 《上海教育》2002,(24):26-29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如水银泻地般的态势,迅速影响着这个国际大都市里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 市民都已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的新文盲将是缺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人,而不再仅仅是不会识字断句的人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城市现代化,政府在宏观地思考着这一关系城市发展大局的命题时代的发展,政府与社会形成的合力,迫使上海教育大胆而努力地思考着、实践着,大力推进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于是,不必等到2005年,甚至不必等到2003年,上海市的“校校通”工程就将全面开通了。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要举措,此番开通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人口之众、引起的变化之大,将在上海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之笔。如何才能“校校通”? 怎样才是真正的“校校通”? “校校通”为何而通? 变革就是探索,前进伴随着思考,上海教育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上海教育还将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1.
陈骁 《上海教育》2004,(7S):17-17
为了在“校校通”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应用,进一步深化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上海市教委正在酝酿出台”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记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该“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包。建立和完善上海基础教育信息网,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校校通”工程的后续工作——2004年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2003,(2):6-6
1月14日,上海市政府举行了上海市中小学“校校通”城域教育信息网络开通仪式,这标志着上海已提前3年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目标。上海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实施,2002年,该工程纳入政府实事工程。具体目标-是  相似文献   

13.
“校校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实际在网络硬件构建上,并不是只有建成“校校网”才能达到“校校通”,而是要根据各地区资金、规模、现存网络环境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目前,城域网的建设已经成为“校校通”工程的重点,如何利用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举行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开通仪式,标志着上海已提前3年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目标。被上海市政府立为2002年实事项目的“校校通”工程,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市政府为全市中小学增配2万台电脑,区县政府按统一的生机比标准做好电脑的增配工作。二是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在做好“校校通”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市教委还加快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工作。上海率先实现“校校通”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校校通”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应用,进一步深化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上海市教委正在酝酿出台“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该“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包括:建立和完善上海基础教育信息网,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校校通”工程的后续工作——2004年底实现所有中小学的宽带专线接入目标,90%以上的高中、80%以上的初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底,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科整合”都以“校校通”工程为基础。随着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兴起及国家推行的“校校通”工程,校园网建设已经提到我国中小学发展的日程上。下面根据我省的特点就校园网建设方案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是教育部在全国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快教育网站建设是“校校通”工程实现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校校通”工程是面向全国教育体系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面向新世纪推进国内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不但可以建立一整套信息化教育网络体系,整合了教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