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人多混同《周易》经传为一,统称《周易》。本文则认为传与经联系少,区别多。其一,经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每卦都为厉王谋划复国,中兴西周,但传对此却无认识;其二,就其哲学思想,传都把经由孚所生的道改造为“一阳一阳之谓道”,或从唯心论转向朴素唯物论,或从形而上学转向朴素辩证法。至于沿袭《左传》、《国语》把变爻变卦强加于经,则是对经的极大歪曲,为后世迷信之所本。其看法富有创见。  相似文献   

2.
周易复卦卦辞的"反复其道"提出了明确的循环论思想.."反复其道",是说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阴阳往来交替消长,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这个规律在易经中表述为"七日来复".周易循环论思想的提出具有其特殊的政治思想背景.周易泰卦卦辞明确了国家政治的循环论思想.  相似文献   

3.
就《周易》的名义、来源、写作时代、作者及其构成扼要作了论述,最后对其哲学思想作了述评。对目前《周易》研究中的唯心主义思潮有一定抵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碧 《西北师大学报》2006,43(3):108-113
占筮在《周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美学意味。《周易》卜筮既是智慧之“研玩”,又是一种体验性的审美;大衍之数既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数的认识和崇拜,又蕴涵着其对数的审美和大而化之的审美态度;在《周易》中,“神”和“易”几乎同样特殊,占筮之神秘也使其通向审美。我们有必要对《周易》占筮重新认识,并挖掘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易》诠释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周易》置于何种语境之中加以诠释;《周易》究竟是占筮书还是以类比为特点的思维工具书,直接关系到吉、凶断语是"贞占"之辞还是价值判断的诠释。必须屏除象数派与义理派的门户之见,只有象数与义理的结合诠释,才能准确把握和完整体现《周易》思想。《易传》在《周易》诠释中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但也应注意《易传》在某些方面的失误。能否运用西方文化包括西方哲学尤其西方符号学等理论诠释《周易》,《周易》现代诠释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将其类比思维方式从形式方面加以发掘整理,为建立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思维特点的类比逻辑理论体系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二千年以来,《周易》经传不分,甚至前些年《中华书局》重印王夫之《周易外传》所写的《前言》,仍然是经传不分。宋祚胤新著《周易经传异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将《周易》分为经和传(为叙述方便,下面将《经》称之为《周易》,《传》称之为《易大传》),并对经传异同进行具体论证,这在学术界是一个创举。关于经传的异同,宋先生在《自序》中作了精辟概括:“《易大传》虽然也有超越《周易》之处,一般却有得于  相似文献   

7.
二千年以来,《周易》经传不分,甚至前些年《中华书局》重印王夫之《周易外传》所写的《前言》,仍然是经传不分。宋祚胤新著《周易经传异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将《周易》分为经和传(为叙述方便,下面将《经》称之为《周易》,《传》称之为《易大传》),并对经传异同进行具体论证,这在学术界是一个创举。关于经传的异同,宋先生在《自序》中作了精辟概括:“《易大传》虽然也有超越《周易》之处,一般却有得于  相似文献   

8.
《周易》是孕育中国哲学的“母胎”,是连接神学与真正哲学的中介和桥梁,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生活曾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周易》占筮本质上是一种古代决策学。它的基本社会功能是“神道设教”,基本政治功能是“通天下之志”。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择了几则《辞源》对《周易》经传中词语释义不当和不符合原意者进行商榷。不确者如“戋戋”,《辞源》释义为“众多貌”,而“戋戋”应当是少貌。不符合原文者如“盍簪”,《辞源》释义为“聚首。盍,合;簪,插于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长针;指衣冠会合”,而“盍簪”之“簪”训“疾”、“速”,不是女人用的“簪”。希望能对《辞源》的重新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周易》本出于占筮,但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占筮仅占《周易》内容之一部分,而《周易》中的哲学思想、科学思想、伦理道德等则占有重要地位.时下,有些人打着研究《周剔》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肆意歪曲《周易》本义,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愚弄和毒害群众.为此应从多方面给予批驳.  相似文献   

11.
(2)《系辞下传》《系辞下传》中亦有不少内容被刘勰运用于《文心雕龙》之中。《系辞下传》首句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八卦创成而分列其位,万物的象征都体现在它们当中;因而将八卦相重,便形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也就在其中。这是《系辞传》对八卦的象征意义和卦爻的形成过程所作的论述。《系辞下传》第二章又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刘勰吸收了《系辞下传》中的上述内容,将其运用于《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练字》篇中。《练子》篇篇首云:夫文象列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斯乃言语之…  相似文献   

12.
《周易》在先秦典籍中常简称为《易》。《周易》原来只有“经”的部分(即《周易古经》;春秋至战国之间,出现了解释古经的《易传》十篇(即《周易大传》,又称《十翼》)。历代学者不断研究、阐释《周易》经传,使其成为专门的学问,即“易学”。自汉武帝置“《五经》博士”起,《易》冠于群经之首。然汉初所言《易经》者,通常指《周易》经文。后来费直、郑玄以《十翼》参合经文并行,故通常意义上的《周易》《易经》往往包括经、传两部分。产生于南朝齐梁之际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体大思精、具有完整体系的古代文学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围绕着对近年出版的三部易学辞典的优劣评述,反映我国近几年来易学研究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学术史上,研治群经的著述以《易》学为最多、最杂。今天,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科学地探索《周易》经传的大义,是《易》学研究界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校易学研究所黄寿祺,张善文合撰的《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凡十卷五十二万字,正是一部对《周易》进行全面研讨的新著。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古人在实践活动中取得关于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是阐发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根本之理,是古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用现代历史观念及系统学证明,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真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6.
《周易》是古人在实践活动中取得关于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 ,是阐发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根本之理 ,是古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 ,用现代历史观念及系统学证明 ,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真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7.
《周易》是一本占筮之书,包含有一整套占筮术语,成书年代大约是在西周的初期,作者应当是周代的筮官。经历了从卦辞到爻辞再到传辞的演变过程,从简朴至繁冗,从单纯的记录整理到理性思维的跃迁,而《周易》之朴素的本义也渐被掩盖和歪曲。真正地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解释《周易》是从近代学者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周易>是孕育中国哲学的"母胎",是连接神学与真正哲学的中介和桥梁,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生活曾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周易>占筮本质上是一种古代决策学.它的基本社会功能是"神道设教",基本政治功能是"通天下之志".  相似文献   

19.
做人以诚信为本,诚信以虚中为要。虚中以养德,实外以信人。信德虽美,用贵得当。用非其所,害莫大焉。诚信的前提是守正,不失自己的独立人格,不正而信,则走入了歧途。在易学家看来,人之忠信,要在居中守正,一以贯之,不中不正,难能诚信。诚信的人总是虚怀若谷,正气满胸;诚信的人总是一诺千金,已诺必诚。  相似文献   

20.
人类生来屯难,智遭蒙蔽,为了心中那些梦想奔走劳碌,以至于衅隙频生,硝烟时起,干戈相向,你死我活.因讼聚众,加以师旅.武力是人类消弭争端的最后手段和无奈形式.易学家虽然反对战争,但是由于战争可能性的存在,并不放弃备战;一旦不虞事端起,举正义之师,用战争消灭战争,维护和捍卫国家尊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惨重的.战争之后,或形成新的权力中心,或实现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同时人民也获得了暂时的和平与安宁,而权力中心无疑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盖尧舜之后,有国有家者,无不因征战而得立宗庙.纵观师卦卦爻辞,盖圣人于兴师,主张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正义,后发制人,二是任贤,知人善任,用则不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