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剑锋 《师道》2010,(5):6-7
本刊今年第一期椎出有关刘良华教授的一篇文章《其人也良,其文也华》之后,不少读者希望更多地了解他。为此,本刊推出如下文章。  相似文献   

2.
良华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有永远使不完的精力,总是那样充满活力。行事果然,作风剽悍,效率奇高,却又认真细致。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11,(7):81-81
到目前为止.班主任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有影响的“个案”:一个是魏书生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是李镇西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一个是万玮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兵法》。魏书生老师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魏书生老师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  相似文献   

4.
网虫变形记     
现在,小蔡俨然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无论班上有什么事儿,他都乐意帮忙,就是当班主任的我,一些琐碎的班务也常常离不开他!或许你不信,就是这个小蔡,一年前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网虫”呢。  相似文献   

5.
谭文军 《家长》2010,(5):46-47
下午第一节课刚下课,英语老师就气冲冲地对我说:“你班小毅上课又呼呼大睡,叫都叫不醒。”我马上想到,小毅昨晚可能又神游网络世界了。怎么办?叫过来狠狠地批他一顿!想到这儿,我快步走向教室。小毅刚来时的情形又浮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爱上QQ的小“网虫”。 可是,我妈妈是一只更爱上网看股票的老“网虫”。因为这个.两代“网虫”之间发生了无数次抢夺战。这不,我们的电脑抢夺战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家教世界》2011,(12):11-11
亲爱的儿子: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转眼间你已经16岁,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一凡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1,37(2):F0002-F0002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博士的新作《教育哲学》,通过考察中外教育哲学的两个样式,追寻教育的本源及其原理。教育哲学历来有两种写法。一是哲学创作;二是述而不作。由于两者各有优势,该书兼顾哲学创作与述而不作,尤其重视将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解释扎根于中外教育哲学史,以此为读者打开历史的视野并引导读者以教育哲学的眼光去思考眼前的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9.
刘良华 《师道》2005,(5):12-12
“和”是一种智慧。有和谐智慧的人,他既有所“争”取、“有所为”“自强不息”,又“有所不为”“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0.
墨庄“三刘”聂朋在宋代临江军新喻县荻,有一处海内闻名的墨庄。①它原在宋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始创于刘式之手。刘式是南唐进土,南唐覆灭后,入仕宋朝,官至尚书员外郎,掌三司都磨勘司十余年,家无别储,惟积书数千卷以遗子孙。刘式死后,其妻陈氏在东京家宅中课督...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青少年“网虫”心理透析与疏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网虫”的心理透析当前青少年中“网虫”的心理情况怎样?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纳以下几类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2.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14):54-55
随着艺声“不能被成员们孤立”的宣言,SuperJunior使用微博的成员已达到9人。在这个网络时代,成员们毫不在乎被称为“网虫”,走到哪里更新到哪里。而正是他们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们更拉近了与ELF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毕景涛 《中国教师》2011,(13):53-54
<正>刘良华教授在2010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线教师,做个教育的草根研究者》一文,用了较大篇幅谈"教师怎样做研究"这个话题。作为一名大学教授,能够这样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非常难得。该文中提出了很多关于"教师如何做研究"有意义、值得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认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繁,仅一个不分性别的“他”是不够用的,提出用“她”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当时胡适主张用“那个女人”,周作人主张用“伊”代替,辩论结果,“她”字终于被学术界和大众认可。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我们生活在一张四通八达又神秘莫测的“网”里,或许是厌倦现实生活的乏味,许多人钻进这张“网”里去玩游戏。对于网络游戏.不少人都说它是把双刃剑,而我觉得它更像一只大虫,一只蚕食青少年心灵的毒虫。  相似文献   

16.
[阅读提示] 这是一封感人肺腑的信,是一位善良而慈爱的母亲写给她那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儿子的。信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拳拳的母爱。这位母亲为了激发“网虫”儿子的阅读兴趣,使他不至于对自己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竟别具匠心,运用了大量网络名词连缀成文,在幽默诙谐的调侃中耐心规劝。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肯定会被她的儿子所接受。因为这种深沉而伟大的母爱.足以感动所有读过这封信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驻英使馆教育处就该计划实施以来在留英学者中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此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和征求了部分留英学者的意见。学者们一致认为教育部推出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意新、机制好、层次高、力度大,把关严。是这些年来国家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比较成功的举措,确实体现了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到了实处。该计划的成功实施,对吸引和鼓励海外学子中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渠道。受聘于武汉大学的特聘教授陈政博士说:“该计划最大的成功在于它在观念和机制上的突破。其选拔办法、岗…  相似文献   

18.
《旧诗新话》在评选内容上,诗、词、曲、歌谣并重、新旧杂存。在诗歌内容上,主张反叛旧道德、旧思想,提倡新道德、新思想。但是,在肯定妇女解放意识的同时,也欣赏妇女对封建礼教的遵从;既欣赏反映劳动阶层苦痛生活、揭露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良的作品,也津津乐道游戏消遣性文字。在诗歌形式上,即强烈要求诗歌使用白话,冲破音韵、格律的传统束缚,又力图证明无韵、白话是古已有之的传统,甚而承认自己对诗歌的外形律并未忘情。新旧掺杂,承旧启新是它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的设立,可以促使国外更多精英回国服务,也将促使一些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将起到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些高等学校借此东风,为“长江学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宽广的舞台,相信定能取得  相似文献   

20.
刘斐 《少年读者》2008,(11):37-37
刘半农(1891——1934),江苏省江阴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语言学家,曾为北京大学教授,还做过编辑工作。他创作了许多诗歌集,如《扬鞭集》、《瓦釜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