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国共合作中出现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个专用名词。当时和后来.国共两党人士及海峡两岸学人,囿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围绕“三大政策”概念由谁提出、此概念提出的目的及其意涵何在等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此争议大致经历了早期的政见不同,各自表述;20世纪80年代的探本求源,交流争鸣;21世纪的以吏为据,求同存异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谢晓鹏在《长白学刊》1997年第4期著文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灵魂和生命。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但由于三大政策  相似文献   

3.
1924年1月召开了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历史开始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国民党已成为全国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孙中山先生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  相似文献   

4.
以孙中山为主要代表的早期国民党人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为日后他们所主张和实行的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准备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首次国共合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早形态。联俄 ,走社会主义道路 ;联共 ,干社会主义事业 ;扶助农工 ,唤醒社会主义的力量。三大政策导致了孙中山革命实践与理论的三大转折 :把学习榜样从西方资本主义转向了东方的苏俄社会主义 ;把革命联合力量由大军阀、大资本家转向了中国共产党 ;把革命基本动力由资产阶级转向了工农民众。三大根本性转变使得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由主观变成现实。中国的具体国情与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成为现实的客观基础与理论依据。只有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点去理解与认识其社会主义 ,对孙中山晚年的评价才可能是客观和公允的。  相似文献   

6.
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下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决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起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晚年这一伟大转变无疑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帮助有着密切关系,但此前的五四运动对孙中山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早形态,联俄,走社会主义道路;联共,干社会主义事业,扶助农工,唤醒社会主义的力量,三大政策导致了孙中山革命实践与理论的三大转折;把学习榜样从西方资本主义转向了东方的苏俄社会主义,把革命联合力量由大军阀,大资本家转向了中国共产党,把革命基本动力由资产阶级转向了工农民众。三大根本性转变使得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由主观变成现实。中国的具体国情与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成为现实的客观基础与理论依据,只有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点去理解与认识其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晚年的评价才可能是客观和公允的。  相似文献   

8.
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改组了国民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斗争。作为革命策源地的广州,各种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在中共广东党团组织的领导下,从1925年开始,广州掀起了为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平民教育运动,配合了工农运动的开展,在革命斗争中发挥出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和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这两个概念的提出,现行高中教材是这样表述的。人民版必修三第66页(2009年版)写道:“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孙中山逐渐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①,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即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使之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从而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一课里,有这样一句话:“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这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其中“实际”二字作何理解?能否去掉呢?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进一步理解新三民主义之进步性,理解它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5年 9月新疆三区民族军向国民党发动大规模进攻。张治中奉命调查解决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少数民族革命暴动问题 ,他遵循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民族主义原则 ,和平解决了新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冯玉祥奉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阎锡山基本上是反对三大政策的,双方分分合合,变幻多端。日本投降后,阎锡山追随蒋介石,挑起内战,不听冯玉祥的忠告,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4.
一、国共合作中相关的政策、纲领、件 1、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进步性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赋予“民族”“民权”“民生”以新的内容,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开始指引国民革命向新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5.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上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它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高潮时期。在仅仅两三年内,使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三大政策的确立“是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劳。  相似文献   

16.
近日,李殿元著《新发现孙中山文稿及其研究》一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系对近年在四川德阳发现的孙中山文槁的专门研究,这些文槁在《孙中山全集》尚未辑录。作者通过考证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孙中山晚年产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思想基础及其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廖仲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突出贡献。第一,思想上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认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政治的主要问题,而联合工农大众则是革命的可靠保障。第二,积极筹备国民党改组,为实现国共合作而努力。廖仲恺最早参与国共合作,是国共合作的总负责人,为促成国共合作做了大量工作。第三,国共合作实现后,努力维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黄埔军校这支新型军队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新疆三区民族军用国民党发动规模进攻,张治中奉命调查解决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少数民族革命暴动问题,他遵循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民族主义原则,和平解决了新疆问题。  相似文献   

19.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根本标志,是它的革命灵魂.三大政策的提出,成了国共两党和各个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此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高涨时期.因之,毛泽东同志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三大政策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是孙中山“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和坚持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结果.它的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意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敌强我弱是革命者面临的基本形势。因此,他一直高度重视革命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孙中山的统战思想,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最终形成“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飞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孙中山的统战思想总体上是革命的、成功的,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限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