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球传球技术细腻,用力较复杂,是排球技术教学课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对传球教法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将传球教学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简化条件、限制性、诱导性等练习,降低练习难度;第二阶段注重增强本体感觉、控球能力的练习。通过教学实验,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此教法有利于突破传球手型与协调用力两个关键环节;有利于正确动作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传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本文从不正确传球手型形成的原因,纠正错误传球的六指法以及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考核成绩比较,阐述了纠正排球传球手型不正确的六指传球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排球教学中忽视传球的预备手型的问题,从解剖学和力学的角度对预备手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在正确掌握正面上手传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在预备手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该文是继本刊1985年第一期刊载的“谈青少年排球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之后,对于基本技术训练方法的一些简介。因篇幅所限,仅就上文探讨的一些原则选择部分练习。排球基本技术包括移动、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和栏网等六项。在青少年排球训练工作中应重点打好扎实的基本技术功底,结合实战,从难从严地加以训练。本文所选的一些基本练习方法,仅供中小学排球队训练时参考。一、移动: 练习1:三米移动手触线(图1) 要求:用低姿势交叉步做。重心在移动过程中不要上下起伏;注意重心变换和起动、制动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示范动作是直接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排球教学的原则及规律,从心理学及生理学角度,对示范动作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阐述合理的运用方法,以期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铁饼投掷技术中的衔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掷铁饼技术依据前苏联勒·斯·霍缅科夫主编的《田径教练员教科书》的划分 ,主要由预摆、旋转和最后用力三大部分组成。全国体育系通用教材《田径》以及铁饼训练大纲把掷铁饼技术划分为五个技术环节 ,即握法、预备姿势和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掷出后的身体平衡。但教科书和大纲中无论从结构上 ,还是在教学训练上都没有把一个动作过渡到另外一个动作之间的衔接技术放到重要的位置 ,笔者认为 :研究和探讨掷铁饼技术中的衔接技术是提高铁饼远度最迫切、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所谓衔接指的是预摆到旋转以及旋转结束到最后用力这两个衔接过程 ,…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掷铁饼教学与训练的实践经验,在掷铁饼技术中应处理、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旋转与向前;二、轴心与重心;三、超越与反超越;四、支撑与用力。以上四个问题是构成掷铁饼技术的重要部分。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在教学训练中应首先解决处理好,这对理解掌握技术有很大的作用,可以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手脑并用,用正确的程序性知识指导练习,以期达到提高排球技术教学效果之目的.为此,本文作了初步的探索.实验证明:认知训练运用于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中,是能够促进学生对动作的认识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9.
系统化包括有序化和整体化两个含义。从专业课程体系层面来看,完整性是指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能完整地覆盖专业对应岗位的职责;有序性是指课程开设顺序要遵循从门外汉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从课程层面来看,有序性和完整性是统一的,但要从两个角度理解。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理解,它是指完整的工作过程,即包含工作任务的所有具体工作步骤;从课程教学组织的角度理解,它是指完整的工作策略过程。  相似文献   

10.
排球三号位Y字手型拦网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排球拦网技术,使拦网技术跟上进攻技战术的发展,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和对照等研究方法,对排球三号位“Y字型”拦网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号位快攻球的落点集中于对方场区两侧腰部,“Y字型”拦网手型不仅能有效地阻拦对方三号位的快攻,而且对后排防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系统论原理,分析学习个体在排球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简练性,以及两的相互关系,从而对排球技术部分的教学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为更好地从事排球教学训练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以正交实验理论为基础,结合验证实验,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学生正面扣球技术教学训练方法的优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扣固定球练习、四号位完整扣球练习、设置助跑起跳标志线扣球及语言提示教学方法是影响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效果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3.
在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教学过程中,其技术构成可分为四个部分: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在教学中,每个部分各有重点和难点,而完整技术中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技术,则是整个跳高技术的关键,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技术动作完成质量的如何,对完成过杆与落地技术和运动成绩有较大影响。因此,重点抓好这个环节的教学是为了减少以后的教学难度,也使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数里,掌握好完整技术动作,为今后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铅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最后用力,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铅球最后用力时的出手角度,在教学中运用斜板仰卧推举杠铃这种教学手段,并进行训练课实验,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测试,结果表明:斜板仰卧推举杠铃对专项成绩的影响是积极显著的,对改进最后用力时出手角度以及铅球技术动作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符合推铅球技术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5.
投掷项目最后用力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对铅球、标枪、铁饼最后用力技术进行科学的研究,得出:铅球、标枪、铁饼三者最后用力时起点不同;器械的出手路线不同;三者最后用力动作决定成绩的因素相同;用力的顺序和目的相同;用力顺序中的"用力"是人为的用力过程,不是被动过程,是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为投掷运动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秀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动作的技术关键.方法:使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和表面肌电仪对7名优秀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动作进行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的同步分析.结果:在缓冲阶段,摆臂角度为92.3±3.9°;蹬伸起跳后重心垂直速度为3.6±0.2m·s-1,水平速度为2.1±0.2 m·s-1;缓冲时间为130.2±4.8ms,蹬伸时间为160.1±5.9ms;重心最低时右髋关节角、膝关节角、踝关节角、摆臂角、缓冲时间、垂直速度与起跳高度具有相关性;在缓冲阶段的用力顺序为:腓肠肌、股直肌,最后是其他肌肉的共同作用;蹬伸阶段首先是臀大肌肌电达到峰值;缓冲阶段臀大肌的% IEMG最高为27.7%,蹬伸阶段腓肠肌内外侧头的% IEMG最高分别为19.2%和24%.结论:从外部动作结构和内部肌肉放电情况来看,排球扣球的起跳蹬伸过程是下肢以大关节依次带动小关节运动完成的;缓冲期首先通过踝关节缓冲制动;应该根据研究需要来确定划分动作阶段.  相似文献   

17.
体育系的排球专选学生来自省内不同的学校和班级,他们有的接受过排球教学和训练,有的则没有.加之由于各自条件、环境及训练程度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他们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种不平衡状态直接影响了教学与练习的效果.由于学生的基本技术水平差异甚大,难于合理地安排练习内容,要么是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要么是部分学生承受不了,影响了练习的积极性.为了促进教学与练习质量的提高,必须改革单调乏味或重复的教学内容与练习方法.在教学与练习的实践中,根据教学与练习的目的要求,把排球基本技术进行组合教学与练习,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坐式排球是残疾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0年我国把坐式排球列为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国坐式排球运动水平已进入世界六强行列。为了完成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男女双获金牌的战略目标,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二线队伍的建设,加大运动员的选材力度。经过三年的跟队研究,总结出坐式排球运动员选材的特殊性:放宽运动员的年龄界限,要求队员有较长的上体和上肢。残障程度:以小腿截肢和两下肢不等长的运动员最适合参加坐式排球运动的训练。在挑选攻手时,注意残障腿与扣球手成反向;在挑选二传手时,残障腿是右腿的运动员更适合。  相似文献   

19.
“目标教学”在高校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并使用“目标教学”法,对大学排球普修体育课学生作了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该教学方法在排球3项技术教学的总体效果上好于一般教学法;该法合理分解教学目标,降低了技术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不断尝试技术学习成功的过程中建立起学好排球技术的自信心;该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相对统一,对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在排球教学与训练中发生的踝关节扭伤问题,对排球技术动作特点、局部解剖结构特点和扭伤动作的力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运动创伤病理学的角度对防治工作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尝试与探讨,旨在为排球教学训练中的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建立一种系统的预防、治疗和伤后恢复训练模式体系,以防止和减少此类扭伤的发生,确保排球教学与训练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