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浒》作者施耐庵是否实有其人?其乡藉又在何处?几百年来议论纷纷,最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同书的新著《施耐庵之谜新解》(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35万字)全面回答了上述问题,解开了“施耐庵之谜”。《新解》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调查施耐庵的历史生平的第一手资料撰写而成,并附有文物史料图片,翔实可信。《新解》认为:江苏白驹施彦端(字耐庵)即《水浒》作者,对此作了多方面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民国间修撰之《兴化县续志》载录了元人王道生所撰之《施耐庵墓志》,该墓志提供了《水浒》作者施耐庵行状之确切证据。但是,因该墓志面世时间远离作者的时代,由此质疑之声不绝如缕。本文就反对者提议的"质疑"点一一辨析,借助语源和典章故实等佐证该墓志文本并无违背其他文献史料之处,反证《施耐庵墓志》之可信无疑。  相似文献   

3.
施耐庵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的作者。为了使《水浒传》 里的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施耐庵总 是细心观察生活,精心修改作品。下 面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例,相信能 给同学们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4.
施耐庵热与《水浒传》作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水浒传》的成书时代,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至于作者,则施耐庵说颇占优势。解放以来,作为大学文科教材影响较大的两部《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著、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都把《水浒传》作为明初文学来论述,并都把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众所周知,由于缺乏确凿的材料,从明代中叶以来就众说纷纭的《水浒传》作者及其时代问题,至今并未得到解决。更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与巨大影响,遂使这一问题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悬案。关于作者,虽然一开始就是施耐庵与罗贯中两说并行,然而历来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奄学生的罗贯中建议将书名改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是广大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一部长篇小说,书名的意思是“水边的故事”,这个书名极富艺术色彩,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可是同学们知道此书名的由来吗?《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给起的。施耐庵是元朝人,他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仅供职两年便辞职回苏州老家,一面教书,一面根据元人话本《张叔夜擒贼》,呕心沥血,写成了《江湖豪客传》。施耐庵对小说的情节很满意,但总觉得书名庸俗,没有特色。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看到了这部小说,建议老师改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非常高兴,连声…  相似文献   

7.
作为“六大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西厢》《水浒》与杜诗)”之一的《水浒传》,其作者系施耐庵、罗贯中,这是史实。17世纪的怪杰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人瑞,江苏苏州吴县人),最服膺施耐庵,说:“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之右者。天...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故事同学们都很熟悉,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作者施耐庵是怎么写出这部书来的。事情是这样的,早在施耐庵写《水浒传》以前,民间已经有了许多关于水浒英雄的传说和评书,  相似文献   

9.
《草泽英雄传——施耐庵传》中明确提出:《水浒传》中的宋江起义是以历史上的张士诚起义为原型的,旨在赞颂张士诚起义的正义性。该书作者浦玉生先生以地理和人物形象为佐证,得出施耐庵把张士诚的农民起义隐晦曲折地写入《水浒传》中的结论。本文运用可靠的文献资料,对作者的上述佐证逐一加以考证,最终得出:作者的论述是牵强附会的。而所谓以张士诚为原型的说法是对历史上本就存在的宋江起义的故意抹杀。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水浒》作者是否施耐庵,由于历史上留下的可靠记载太少,因而成了学术界聚讼纷纭的悬案。对于明王道生《施耐庵墓志》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亦一直未有确论。有的同志曾对此进行考索,认定了其可信性,也有的同志虽然就《施耐庵墓志》的格式和内容方面进行考证,对其真实性提出了怀疑,但还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来否定它。我们认为,明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纯系伪作。现谈谈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后的一些粗浅看法,就正于专家学者们。  相似文献   

11.
《水浒》作者探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绚丽多姿、丰富多采的中国文学史上,《水浒》可以说是一部超群卓立的不朽杰作,同时也是世界文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但是《水浒》的作者究竟是谁?历来诸说纷纭,意见不一:或曰施耐庵作,或曰罗贯中作;或曰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或曰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或曰施作罗续。上述几种说法,我认为都不够确切完善,下面我谈谈个人的粗浅意见,以就教国内外治《水浒》的学者们。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宛如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引起了中外文学界和劳动人民的注目,可是关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及著述情况则没有翔实可靠的资料。三中全会之后,《水浒传》学界对这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但进展不大。至于施耐庵为什么要著《水浒传》以及他的创作思想是什么,更是茫然。创作思想是帮助我们认识和研究作品的重要条件之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水浒》也叫《水浒传》、《江湖豪客传》、《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比较时髦的叫法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无可争议。  相似文献   

14.
《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铬》,1978年秋出土于江苏兴化新垛公社施家桥大队,距施耐庵墓百余米,当时农民种麦翻地时获此砖刻,不知其为重要文物,擕归覆瓿砺刀,遂致文字磨损泰半。所幸该砖刻首尾数行述死者世籍及列祖名字暨作志卜葬年月等,残文尚依稀可辨(见附图1)。1979年8月,盐城地委曹晋杰等;1981年12月,兴化、大丰史料征集部门;1982年12月,江苏社科院刘冬、王文清、欧阳健及《光明日报》记者赤布等,先后来施家桥调查研究,一致认为,该砖刻为判断白驹《施氏家簿谱》所载之施彦端即《水浒》作者施耐庵,提供了实证。1982年2月10日由赤布在《光明日报》发布《施耐庵重孙墓志铭在兴化发现》的通讯,公布《墓志》的主要内容,报道《水浒》作者施耐庵确有其人。摘载其中可以认出的文字有: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2)
1故事播讲站施耐庵密林观虎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三次写到了老虎。一次是解珍兄弟猎虎,一次是黑旋风李逵沂岭杀虎,一次是景阳岗武松打虎。这三次都把老虎写得栩栩如生,尤其是武松景阳岗打虎一章,更是把那个吊睛白额大老虎写得活灵活现,虎虎而有生气。然而,你可曾知道,作者施耐庵为写活老虎,曾冒着生命危险细致入微地观察老虎的故事。早在施耐庵写作《水浒传》之前,梁山英雄的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写作《水浒传》的过程中,施耐庵为了在小说中突出梁山英雄的神威,他计划在作品中多次描写打虎的场面。但是,他本人从来未见过老虎,对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浙江文学史》中施耐庵籍贯“海陵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的表述质疑,并以宋、元、明以来史志及地方史料为依据,论证《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故里在兴化白驹场施家桥;白驹场宋、元、明代都在今江苏省兴化市境内,至今白驹场地域的绝大部分仍为兴化所管辖.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  相似文献   

17.
谈及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关系,大多说施耐庵年长于罗贯中,罗是施的"门人";谈及《水浒》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则谓《水浒》在前,《三国演义》在后。根据现存史料考证,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罗贯中长于施耐庵,《三国演义》先于《水浒》。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大丰市施耐庵公园,有施耐庵塑像碑座文。其主要内容根据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近来《水浒争鸣》第十三期有陈传坤先生《〈施耐庵墓志〉辨正》[1]一文。前后两文,在客观上正是互相呼应。究其实际,前者难以取信于人,后者也未能给《施耐庵墓志》真正辨出其"正"。  相似文献   

19.
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有着复杂多重的性格人物形象,施耐庵在塑造这个角色时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抛弃了历史上的宋江,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寄寓了作者的个人愿望,成为作者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20.
江苏兴化、大丰一带施族祖先施彦端到底是不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目前学术界仍有分歧。去年八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曾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就有关施耐庵的文物、史料(出土的《施廷佐墓志铭》实物、发现的《施氏长门谱》等)进行考察座谈。会上多数人持否定意见。《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发表的刘世德同志的《施耐庵文物史料辨析》一文,是否定论者之集大成。嗣后,又有一些同志相继发表文章持肯定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