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6,(12):48-48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在12月举行的秋拍是珍品云集,不仅清代票有红印花当五圆和大龙阔边3分银仁川海关双圈戳旧票,民国票有黄廿元新票和《中华帝国开国纪盛》试模样票,解放区票有晋察冀半白日5分新票和剪片各一,更从欧洲挖掘票源,引进新中国票名件众多,如“全面胜利”和“黑题词”撇消发行票的旧票,纪54“世界学生”错版票8分的旧票,“贵妃醉酒”小型张的实寄封,特别令人大开眼界的是纪20“苏联”错版票的第1图折白变异。  相似文献   

2.
“票中票”是以过去发行的邮票为主图的邮票。由于“票中票”表现的对象是邮票实物,理论上可以制作极限片,笔者现就2种“票中票”极限片的销戳地谈一些个人认识(图示片材是否合格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张主图是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在天津海关首发,笔者选津海关旧址紫竹林所在地邮局(天津八支,邮编300040)日戳销制  相似文献   

3.
杨波 《上海集邮》2007,(10):40-40
最近收集到一个编号为2—1956的普9型封(图1),加贴普8的20分票,合计邮资28分,超重挂号。邮票上销“云南个旧/57.2.2.8/火车邮局(二)”繁体字日戳,戳径25mm。信封正面盖有红色挂号副戳,局名为“个旧火车站”,以及四川西充2月8日的到达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自制戳图卡     
徐进 《上海集邮》2003,(7):35-36
新邮发行当天,集邮公司都特制首日纪念邮戳,供集邮者盖用,自绘图卡,贴票销戳,是适合中小学开展的一项集邮活动,花钱少,操作简便,自娱自乐的味道浓厚。戳图卡集票、戳、画、章于一体,日积月累,自成一体,也不失为开放类集邮展品的一种素材。 怎样制作一张精美的戳图卡呢?  相似文献   

5.
此封系天津市档案馆馆藏信封中的佳品之一。 封上贴有清蟠龙票3分、1分各2枚,共值8分,是当时挂号信函的邮资。销票戳为单线腰框式圆戳,戳的上部为英文“武昌”,下部为中文“武昌府、乙”,因中间腰框内的“民国元年二月廿五”,戳内有“民国”两字使此封成为珍贵邮品。封上的其它邮戳有“湖北武  相似文献   

6.
老戳新发现     
近日集到一个1961年的实寄封,贴“普8”8分票,由西安寄往上海嘉定。销票戳较为特殊:外圆为点线式,上面是“陕西西安”,下面是“土门”,中间为日期:1961年1月21日17时。戳内无格线,但日期上下各有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遵义会议”邮票,几十年来,为收集、研究有关“遵义会议”的票、戳、封、片等邮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编组了《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邮集,并参加了全国邮展,还获得了铜奖。我还利用有关票、戳、封、片制作了颇有纪念意义的邮品。  相似文献   

8.
丁蘖 《上海集邮》2008,(11):34-34
我有幸收藏到一个民国六运会实寄封,它是73年前民国时期这次盛况空前的大会的历史见证。 此封长15.6mm、宽12.3mm,中部上方贴黄色帆船3分票一枚,左下贴绿色帆船2分票一枚,都销有方形双格式运动会开幕日纪念邮戳。此戳右读,左右上角为“上海”二字,其下“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字样呈弧形分布,中间有一篆体“邮”字,下格为竖列日期。到达戳则为普通的圆形三格式汉英文点线日戳。另有蓝色长方形“挂号”标志戳,红色“007088”号码章。  相似文献   

9.
《中国集邮》2001,(4):16-16
钱币部分共200余项。其中包括:大清丙午“中”字五钱银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一版人民币精品106枚大全套、壹万元“牧马”及各种珍稀一版币样票等。另有民国二等宝光嘉禾勋章等一批珍贵纪念章、勋章。邮品部分约1300余项。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典邮品包括:清代大龙邮票试模样票(多一小圈)。蟠龙样票直至中华邮政各时期之多种印样、样票。慈禧寿辰初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lO分/12分银(俗称“金龙邮票”)旧一枚,销杭州八卦戳全戳,品相完好,为万寿加盖改值邮票正票中最为珍贵的邮品之一。慈禧寿辰再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2分/2分银骑缝加盖横双连(此骑缝加盖横双连可与陈兆  相似文献   

10.
票:日本“鸳鸯”(1992) 片:人民中国杂志社《珍贵动物》(1987) 戳:日本东京中央  相似文献   

11.
黄山 《上海集邮》2008,(1):F0003-20
“错票”和“变体票”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人把设计或拼版时造成错误的邮票称为错票或错体票,把印刷过程中造成错误的邮票称为变体票。这样区分虽然简单,但与国际上通常的说法并不相符。那么人家是怎么说的呢?错票(error),除了设计错误外,还包括严重的印刷错误,如错色,倒印,  相似文献   

12.
附图的实寄封由山东胶东文登寄往东北嫩江省海伦(今属黑龙江省)解放五团六连某战士。封背贴“二七”建邮5元票四方连,票上的“邮”字为三次复盖,另贴上海版邮运图50元票1枚,计邮资70元,符合华东区1949.8.1—1949.9.30平信邮资70元。销文东侯家所38年(1949年)8月4日腰框式戳两个。该戳是当年山东解放区代办所邮戳的常见式样。中转戳有文登县腰框式8月4日戳,山海关日本(下梳)式9月12日戳。信到海伦,加贴“海伦解放五团六连无有此人退胶东”的批条,并盖嫩江省海伦日本(双梳)式9月17日戳和经办人印章。该封按原路退回,又加盖山海关9月19日戳及文登县9月28日戳,历时55天。  相似文献   

13.
郑挥 《上海集邮》2005,(7):18-20
这种“木戳代票”,不同于1949年初湖广地区中华邮政因物价飞涨临时使用的“以戳代邮”,它已经属于人民邮政性质了。戳型多为长方或八角,此封之戳,即为八角双格式,上格“国内邮资已付”,下格为“龙游”二字,均为右书。代票戳中无日期,封背盖有“浙江龙游/溪口/卅八五月十四”寄发戳,封面另有“浙江/龙游/卅八五月十五”转口戳。  相似文献   

14.
封面封语     
本期封面所刊是驻泰国首都曼谷的美国使馆印封,1884年9月4日自曼谷寄往美国纽约。背面有日戳3个:9月13日香港“B”字转口戳,10月19日纽约双圆戳(左圆为地名和月日、右圆为“邮资已付”、年份在双圆外下方)和只有“F”及“10-20”、“6A”等字的圆戳,最后一戳可能是表示10月20日投递。正面贴香港维多利亚女王像第3套10分绿色票(斯科特43号)1枚,以英国在曼谷的使馆邮局日戳盖销。  相似文献   

15.
笔藏有一件1935年七八月间寄递的实寄公函封,经考证,此件的寄发因板栗园战斗而受阻。信封为“湖北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公函封,收件人为“来凤县政府”,正面盖有黑色“湖北恩施挂号函件”手填号码戳、蓝色“印刷”标志戳、红色“挂号”标志戳。背面贴有北京新版帆船7分票1枚、帆船2分加盖暂作1分2枚,盖销全点线三格式“湖北恩施/廿四年七月三十”日戳(图1),所贴邮资合计9分,符合当时外埠印刷品100克以内1分及挂号8分的资费标准。  相似文献   

16.
国内平信邮资80分,使用普通日戳、风景戳或机盖戳销票。而使用邮资已付戳则不需要贴票。此封已贴80分邮票1枚,却用普通日戳和邮资已付戳同时销  相似文献   

17.
笔者身在海南,近年来用心收集海南实寄封片,不久前见到一件,本欲买下,但经仔细察看,发现其为真封伪戳。 此件为中式红条封,左上角贴伦敦版蟠龙1分票,销1903年11月7日琼州中英文小圆戳和“定安邮政局”碑形戳,封背另有一个不太清楚的同年同月某日琼州中英文小圆戳,收件人名址为“要信请带到府城  相似文献   

18.
采珠撷玉     
普8甲实寄封又见更早者 《上海集邮》曾先后介绍过1958年12月29日上海和8月16日河北宁津的普8甲实寄封,笔者还见一件由青岛寄出的家信,保存完好,封、票、戳均佳,销票日戳是“山东青岛(支2)57.9.14.14”,背面到达戳为“山东掖县57.9.15”。这样,一下子把“记录”又提早了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最近见到1个深圳龙岗邮政分局的“贴用假邮票寄信,退回处理,请到本地邮局网点购买邮票贴用寄信。”的长方形退信戳。信件上贴用的长城80分票未被盖销(见图)。此退信戳据知还有深圳宝安邮政分  相似文献   

20.
张立 《集邮博览》2009,(1):35-35
无论是对于销票的邮戳,还是用于免资的特殊戳,如早期的军邮戳、"文革"时期的"机要"戳,乃至义务兵使用的三角戳等。加盖时总会适可而止。前者如一票一戳或数票骑齿(孔)单戳、数戳,后者如一封一戳,但不包括落地戳。假如由于种种原因多了一两枚戳,可以用疏忽解释,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