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成章 《教书育人》2009,(12):67-68
近年米,我校按ISO9001标准要求,建立了规范化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实施校园“JIT”管理(即即时制管理),收到了“方法、措施每次改进一点点,工作、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要想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做到“三点”。即“矮一点”、“近一点”、“亲一点”.进而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物是人非”一词总给人一种世事匆匆的惶惶之感。而于我,“物是人非”却代表着一种神秘、一种美丽,拨撩着我的想象。我总愿凭着那一点点残存的“物”,追寻曾经的“人”。  相似文献   

4.
精心设计是开展主题班会的第一个环节,班主任在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时,要注意“四个一点”,即“小一点”、“近一点”、“巧一点”、“实一点”。  相似文献   

5.
多一点点     
赵晖 《中学生英语》2008,(10):13-13
你想成功吗?那你就得在意“一点点”。很多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会让一个人获得最大的成功。每天比别人多记一个单词——非常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一年后你就会比别人多记300多个单词,若坚持几年或更长时间,其结果就不止是用一点点来表达了。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训练点上的纵横关系在教学上运动的结果。 整个教学过程是教一点,学一点,懂一点,会一点;只有懂了,会了,才算是“得”了。 “得”来自于教师对“训练点”要求的明确,来自于教师心目中有学生,还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在一个一个地犯错的过程中,才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习惯了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体验错误并在错误中获得经验的机会,总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殊不知,正是这份“好心”让孩子一点点变“懒”了,一点点不自立了,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共4项,15个评分点,“意境深远”是评分点之一。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评分,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以15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发展等级”的满分20分。如何在许多考生忽视的“意境深远”上有所突破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古典诗歌并从中教取营养,融于写作。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是在犯错中一点点长大,一点点变得聪明、能干的。我儿子很小的时候,刚有一点独立性,便“逞能”起来,很爱模仿大人做事,结果经常会弄出点小事故或者闹出笑话。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点聚焦 1.直线除了“直”的特征外,还有“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特征,所以直线无“起点”和“终点”(即没有端点).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点在直线上可以说这条直线经过这一点;点在直线外表示这条直线不经过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一点突破教学法 所谓“点”,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所谓“突破”,即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突破教学重点。这种从“点”上突破,以此带动对全篇课文理解的讲读方法,就是一点突破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最近看到这样一段章:笔的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改革’,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上语课,他点了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笔认为这是个好的改良,应该值得推广。以后几天里,笔问孩子“改革”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所谓“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有好坏之分,养成好习惯会终生受益。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要养成语文的好习惯。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14.
21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历程,让我懂得任何改变都是从“一点点”开始的,再远大的目标都是从“一点点”做起。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让我的课堂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我从当初讲台上临阵脱逃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就是这无微不至的“一点点”,让我从教科研上一窍不通的愣头青磨砺成江苏省“精品课题”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5.
有一回,一位老人对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  相似文献   

16.
证明不等式的过程,说穿了,就是对不等式的左右两边或条件与结论进行代数变形和化归,然后作一系列恰到好处的“放”或“缩”的过程.有些不等式只要放这么一点点或者缩那么一点点,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要想学会对不等式进行合理的“放”或“缩”,首先应熟悉“放”或“‘缩”一些基本途径,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联系数学知识,抓住“热点、活点、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到位,挖掘开发数学知识的趣源,在教学中实施“趣教”,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8.
三毛说:“人生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和谐之美。”静下心来,翻开书本,那些沉积的墨香一点点溢满空间,那尘封的快乐一点一点打开,学习,其实很快乐……曾经觉得,被太多的学习和作业堆积起来的生活是不快乐的;曾经觉得,生活中的快乐已随着一张张废草稿被扔进了垃圾桶。  相似文献   

19.
“学案”,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专门给学生看和用的教案。“学案”有教案的框架和细目,“学案”是有待学生耕耘的田地。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主动学习。学案既反映学习结果,又体现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研读文本,找准切入点 为了避免教学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避免学生读书浮光掠影,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文本。一篇文章,总会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词、文眼(一般为中心句)、过渡句、文题、质疑点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学生实际,从教材中淘出极宝贵的可教因素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思维的触觉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从而让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