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照《汉书·艺文志》图书分类法,参考汉代出土文献研究成果,以文献文化史视角梳理、分析《论衡》所引"诸子类""诗赋类"文献,鸟瞰王充的知识来源与阅读视野。同时,将上述文献细分为王充"读过""可能读过""仅作为论据提及,难以断定是否寓目原书"等情况详加申述,指出部分文献对《论衡》话语表达、学术建构的影响,并在具体论述中补充、修订若干前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任倚步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5):64-71,78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把握"五个文明"协调发展本质特征基础上的伟大创造。"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文明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尚同"思想的丰厚养分,历经从"两个文明"到"五个文明"的艰难探索,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实现了人的文明的时代彰显。立足"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本质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文明观统筹五大领域建设的内外向度,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与汉朝统治者息息相关.在汉代尊儒思想逐渐壮大的影响下,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亦开始承继起周秦的发展传统,以《书》为教、引《书》为用的特征愈发明显.前汉诸帝引《书》用《书》,将《书》学思想融入其治政实践中,足见《尚书》在统治阶级心中的重要地位;而诸帝为《书》学发展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更是促进了前汉《尚书》学的迅速发展.条列前汉帝王与《尚书》之文献,可探帝王对前汉《尚书》学发展的影响及前汉《尚书》学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策学"与科举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5.
<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一书,是提倡"中和之法"的书;是开创舜文化研究--中和之学研究--这一崭新领域的奠基性作品;他们所探索的"道",是一条"和而不同"的"中和之道";他们所追求的"美",是一种"上善若水"般的"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6.
炎黄学是探究炎黄文化的寻根之学,是弘扬炎黄精神的铸魂之学。先秦文献是炎黄文献的基础,是炎黄学的立论依据。先秦文献充分证明炎黄实有其人,确有其事。记载炎黄的秦汉典籍既有正史、地方史,又有儒家典籍、黄老道书籍,还有神仙书、谶纬书及假托炎黄之名的医药书,趋于系统化和多元化,其中《史记》对黄帝的记载成为后世叙述黄帝及其时代的蓝本。魏晋以降记述炎黄的文献数量和种类愈来愈多,包括史书、方志、地理书、姓氏书、蒙学书、儒家典籍和道教典籍,说明炎黄的始祖形象已经完全固化。尽管文献里的炎黄人神杂糅,多元复杂,但其原型是人不是神,是人文初祖、华夏始祖、远古圣王。  相似文献   

7.
张先生之雅学研究,同说文学一起构成他对汉代小学研究的两大板块.惜其雅学研究诸书,基本收录于<旧学辑存>中内,因未单行而不被学者所知.本文第就其书略陈先生雅学研究,以见其精义之多在.  相似文献   

8.
《选堂气象:饶宗颐研究论集》一书集中展示了学者们在饶宗颐诗学、艺术学、文章学及相关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其中提出了一崭新的概念和命题即"选堂气象",该论断得到学界的一致称许与赞誉.作为研究对象的饶公选堂之学因其无所不包之大而本自成"气象",选堂之学的"大",不仅表现为其广度或规模之"大",而且还表现为其创造或创新与...  相似文献   

9.
《沙州回鹘及其文献》评介苏北海期待已久的《沙州回鹘及其文献》(杨富学、牛汝极著)一书最近已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可喜可贺。这不仅是敦煌学研究的一大成果,更是回鹘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挑灯读之,如饮酷醐,解积年之渴,心中不由而生荐诸同好之意。回鹘族的先祖...  相似文献   

10.
王维的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早在唐代天宝年问,殷璠《河岳英灵集》即有“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的赞誉;到了宋代,大豪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099从此,“诗中有画”便成了王维诗的定评。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的散文,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让读者品味到一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滋味,创造出生动和谐的优美的秋的意境。其语言也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阐明了利用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详细探讨了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寒山碧先生的《狂飙年代》三部曲以朴实的语言叙述着主人公林焕然在解放后那段狂飙年代中的人生遭遇和逃离与漂泊的经历。论文主要通过林焕然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人生选择分析小说所包含的多重精神文化内质。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既受西方自由精神和广东地域流动文化的影响,又是知识分子自身独立理性思维的结果,同时全书又弥漫着浓郁的家国根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多元一体的法律,要求我们在法学理论研究中应从多视野的角度出发,分析与把握法律这一社会现象。本文从文学是法律的传承手段,文学是法律正义的张扬者等方面分析文学的法律价值,以求对法律与文学关系给予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5.
重心的定义与质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严格的重心定义,并讨论了重心与质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广告语篇中的情感诉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语篇中使用情感诉求方式是受到一定化理论、审美观及思维模式支配的。广告是一种化存在,当与一定社会民族的情感共鸣,才能提升其化品味,进而达到其传播目的。情感诉求是广告创意中的火花和人精神。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方言词缀复杂多样,历来对南方方言中的词缀研究比较多,而对北方地区方言词缀则关注不够.文章通过隶属于江淮官话的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词缀的分类研究,试图归纳出极具方言特色的常用词缀.文章的研究是建立在认真详实的调查并广泛取证的基础上的,希望能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出新浦方言词缀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既是一个自产生至今被持续赋予意义的历史产物,也是在继承与嬗变中逐步确立其制度框架与运行规则的社会结果。而且,大学自身所秉持的理念的变化和丰富使大学日益成为一个具备多种维度的社会实体。因此,从多种维度识读大学不仅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大学,把握大学理念在整个历史过程中的衍变,也可以为当下如何发展大学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略论英语教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是由组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非语言艺术、板书艺术、提问艺术、幽默艺术等组成,其中组织结构艺术又由导课、高潮、结课三部分组成,它们构成整个教学艺术的支撑。其余艺术形式为整个教学艺术大厦中的细节。教学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风格化和高科技化也与其共同渐成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产生背景及经济学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概述了西部农业的现状,指出它所面临的严峻困境;说明农业产业化不但适合东部发达地区,也适合于西部地区,最后结合西部的一般情况,谈了几点西部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