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进行分析,说明传播伦理的社会功能,并对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伦理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传播系统体系变革背景下公众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对传播伦理的影响,并对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伦理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职业评价和监督开放化,新闻界被社会公众"围观",新闻伦理事件成了"社会事件",受到热议,常有争议。因此,建立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通过分析建构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指出建设开放的新闻伦理评价体系,需要理论上的突破,打破闭合式思维,同时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体系化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3.
宋付力 《传媒》2018,(13):78-80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涌现出技术伦理、参与伦理、运营伦理等一些新问题.在这些新的新闻伦理问题面前,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网民对技术生产新闻的认知程度,也可以提升公民参与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伦理意识和对新媒体内容的选择水平.面对新媒体产生的新伦理问题,本文提出,应该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体形态、对象范围、内容范畴三个方面入手,发挥媒介素养对新闻伦理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进行分析,说明传播伦理的社会功能,并对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伦理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传播系统体系变革背景下公众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对传播伦理的影响,并对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伦理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革新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方式,新媒体平台更是呈井喷式发展,但是媒介伦理体系的发展速度却远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伦理约束的缺位导致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衡现象频发。本文试图讨论在新媒体视域下,新闻报道中媒介伦理的平衡尺度及价值倾斜,并从媒介主体、媒介权力等角度构建新媒介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空间的新闻伦理失范的表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较强的冲击力,极大地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致使其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基于此,传统媒体逐步借鉴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方式方法,这一方面使得传统媒体很好的适应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新闻伦理的失范。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传播的飞速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意识到,媒体传播本身就具有其双面的效果,一方面促进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加速到来,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与制约,再加上自身的约束能力落后,导致新闻伦理问题随着媒体传播的扩散而日益严重。本文笔者主要从媒体传播中的新新闻伦理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探究,旨在明确媒体传播中的擦边行为,确定边界,希望可以提高媒体人的职业素养,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业。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出现传者多元化、传播渠道扩大,虚假新闻、色情新闻、不良广告尤为严重等特点,其背后有着从业者多渠道发声,网络媒体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受众媒介素养偏低,滥用新闻自由,以及网络媒体监管缺失等多重原因。通过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特点,分析特点背后的原因,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彭莉 《新闻世界》2014,(3):190-191
本文对近几年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发展带来的新语境下,新闻媒体出现的新闻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媒体在新闻伦理方面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快报》"陈永洲事件"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伦理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面向全球新闻传播、面向不断扩展的媒介生态系统、面向争议性事件开展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增强媒体机构公信力,维护自身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要从话语建构、强化互文性、讲好故事等方面进行叙事创新;同时要从宏观上树立人文理念、强化对话交流、遵循评论伦理,增强党报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下,新闻生产的主体、内容和方式都打上了大数据的烙印。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在伦理、能力和制度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应克服技术至上的思维,从伦理培育、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做出变革。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在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本文简要归纳概述当前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伦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伦理失范现象,从媒介生态失衡、生产主体弱化、自律他律欠缺三方面分析新闻伦理失范的原因,并重点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重构路径,希望能够有效走出媒介新常态下的新闻伦理困境,促进全媒体新闻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苏锐 《新闻世界》2014,(7):162-163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新闻活动的参与者已经不再单纯的扮演客体和受众的角色,也逐渐成为了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者。然而,在当前的微博环境中,我国新闻活动参与者的道德观念相对淡薄,伦理失范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无疑是阻碍新闻行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也给我国的新闻伦理建设敲响了警钟。本文针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微博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建设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冬英 《新闻世界》2013,(5):303-304
本文由2012年底两则医患新闻报道,探讨新媒体时代坚守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及相应的对策。新媒体时代复杂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几大难题:一是零时间信息生产对新闻时效性的重新定义,二是公民记者成为影响新闻场域的新兴力量,三是新媒体浮躁氛围下寻求存在感。要解决这些问题,重构新闻专业主义,需要从传媒业、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标准与伦理等多个向度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24):50-53
新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伦理建设面临诸多困境,既包括新闻人职业认同感的降低,也来自公众舆论的一些负面声音和"污名"现象。媒介深度融合的热潮开启后,重振传统新闻人的职业精神,以"责任"引导其适应新的传播生态转型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融合现象的出现,新闻传播与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三大信息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这就要求新闻伦理必须融合一些信息伦理的理论及观点,从而应对新闻传播遇到的一些新的伦理问题。特别是要结合智慧技术的特点及媒介发展动向,及时创新发展新闻伦理。在分析智慧时代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管理信息科学专家马森提出的信息时代的四个主要伦理议题(PAPA),从新闻从业者、受众、被报道对象三个新闻核心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提出智慧时代的新闻伦理议题创新维度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如何平衡公关与新闻之间的职业共生关系,一直是公关伦理面临的重大难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公关实践也出现了新的伦理陷阱。本文旨在揭示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公关伦理的新困境,探究其形成背后的逻辑,探索改变现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凯君 《今传媒》2020,(4):61-64
数据新闻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的生产、存储及算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兴起的新闻版块。正是因为伴随着的大数据资源的特殊性,相较于传统新闻生产,数据新闻生产的权力出现了位移,数据平台出现了数据新闻资源垄断等新特点。权力位移与资源垄断进而对新闻伦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除了从传统的新闻传播视角进行伦理探讨外,还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及媒介环境学角度对数据新闻时代的新闻伦理问题提出了几点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国外关于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的有关文献①,从信息来源保护、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和伦理困境、新闻从业者伦理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当前世界新闻从业者伦理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提出对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伦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