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工站建设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针对鞍山市社工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人才队伍建设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发展难题,提出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社工站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宣传平台等措施,将为民服务做在基层、落在一线,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
石晓燕 《成才之路》2023,(10):113-116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陆续出台有关社会治理及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在此背景下,优化社区工作服务体系,培养高素质社区工作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提出应用型院校通过与社工机构及政府部门展开校社合作、政校合作,将实务课程进行“项目化”管理,以便在促进学生实务能力提高的同时,能够增强社工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助力地区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极为紧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应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服务领域对跨界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接关键岗位群,整合优化专业布局,开展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专业群建设。武汉民政职业学院通过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共享性课程教学资源等八个举措,以“政行企校专生”六方联动建设等七项保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成长路径,培养能够提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服务问题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水平社会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S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社工站建设的推进过程及亲身实践经验,从专业化建设角度展开具体的讨论,初步探究出相应的研究策略,为其他学校社工站提供借鉴经验和参考,旨在提高高校学生社区专业化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助推器”。加强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强调党组织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采取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监督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基层组织服务体系的发展策略,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强化党建在产业链上的重要性,全面提升基层组织的服务意识,是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9,(2):119-125
寄宿留守儿童面临的多层面适应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和学界亟须解决的一个新难题。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在协助解决寄宿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回应寄宿留守儿童的需求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希望社工和西部阳光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成为推动西部地区寄宿留守儿童学校社工服务项目的典范,但缺乏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因而难以保障这一有效服务方式普遍推广。为此,寄宿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可以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组织管理、经费来源、人才来源、服务平台、评估机制等方面着手建构,从而保障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理服务是一项在社会治理情境中由政府推动的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制度实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预警-应急”“技术-整合”“协商-服务”“修复-重建”的功能,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其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认知错位带来的治理异化,角色冲突带来的治理悬浮,嵌入缺失带来的治理内卷化,衔接不畅带来的治理碎片化等困境,严重阻碍了社会心理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功能的发挥。为此,必须转变认知,加强心理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融合;提高主体他律与自律,增进二维空间的有机衔接;提升主体专业服务能力,超越治理的内卷化;加强主体间联动,推动基层社会的整体性治理,确保社会心理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对各学科的不断深化改革和整合,以及结合我国在新的社会治理中社会服务的明确定位,社会工作专业在高校的设置不仅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专业地位也越加受到高校的重视。在课程体系上,专业英语更是为社工专业人才在未来适应从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而提前做出了积极响应。新的教学体系需要解决的是,专业学生在掌握社工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能够积极运用专业的社工英文专业词汇阅读国外文献,以及通过有效性地沟通参与到具体的社工专业服务中。探索高校对社工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推动本课程在教学整体方面发展的有效性,是本文分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社会工作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社会工作高职教育必须传承社工价值理念,弘扬社工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职业素质;营造社工文化环境,创建社工特色高职教育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民生服务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基层治理将在新发展阶段承担更大的责任。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提供基层治理层面的保障,有必要继续深化“基层党建+智慧服务”创新模式:打造一支高素质、智能化的基层管理队伍;构建和完善高效便捷的社区智慧服务网络;打造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实现社区治理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以“明责+扩权+赋能”为切入点,向基层放权赋能;扩大基层组织的管理权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市基层政府(街道)职能结构重心由发展经济转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治理创新成为基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政绩呈现的重要机制。出于绩效竞争或管理任务完成的考量,通常街道会采取集中全力建设少数“明星社区”的策略,导致治理创新“亮点叠加”现象,因而与国家鼓励以创新推动面上治理绩效提升的初衷相违背。W市N街道通过“遴选赛”组织机制,激励所辖社区在治理创新中“逐顶竞争”,推动治理创新由点到面的转变,实现了国家鼓励基层治理创新的目标,推动了社区相对均衡发展。研究揭示了“遴选赛”机制的内在机理,“赛马不相马”,创新单位不设门槛、随机选择、机会均等,运用行政赋权、对比择优、资源吸引以及学习增能等四个机制激励社区;讨论了“遴选赛”机制被选择的原因,即主体的认知、平衡的压力、目标的可达性与创新的持续性等影响街道的抉择;拓展了“锦标赛”机制的理论讨论,进一步打开了基层政府激励社区治理创新的组织机制的“暗箱”。  相似文献   

13.
“预见性治理”是基层政府超前主动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潜在诉求的治理模式。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从“遇见性治理”转向“预见性治理”,既是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需要,也是保持党的人民性底色、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需求。从鲁东地区莱西市D街道办的治理实践切入,展现基层政府“预见性治理”的实现机制及政治逻辑。案例研究显示,基层政府实现“预见性治理”有赖于对“技术为用、科层为体”策略行动的选择。首先,“技术为用”的策略行动为实现“预见性治理”提供了工具性手段,体现了“照看社会”的政治逻辑。基层政府通过技术化的手段为收集潜在民情提供了技术基础,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可及性和覆盖力。其次,“服务社会”构成实现“预见性治理”的价值依归。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基层政府通过“科层为体”的策略行动,强化组织内党建和借助区域化党建,拓展和延伸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触角,增强了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其高效动员体制内外力量解决潜在民情、服务群众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抓手。基层政府在实现“预见性治理”的背后彰显了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的政治逻辑,即“照看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组织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重要力量。在空心化较为严重的皖北农村地区,广大的留守妇女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是一支被忽视的柔性力量。本文以颍上县“村嫂理事会”志愿服务社会组织为例,探寻该组织在颍上县乡村振兴中的社会功能,分析该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启示与思考,以探索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增权赋能”提高女性社会生活的参与成效,发挥女性群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动新时代乡村立体化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治理背景下,过渡型社区治理由于其复杂性和多元特征而成为国家、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博弈场域,并构成当下从理论上审视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窗口。对成都市L街道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的经验调查发现,以“行政扶持”始、以“兜底型秩序”终的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实践反映了这一转型模式内在的逻辑悖论,即通过国家力量扶持社会力量的成长以塑造基层治理必要的社会基础,但最终却导致了社区治理对地方政府的全面依赖。因而,要真正实现过渡型社区的治理转型,一方面需要厘清过渡型社区的结构与定位,实现对基层治理“现代化想象”的祛魅;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国家与行政权力行使的条件与限度,从而真正实现基层社区的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社区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力量的注入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专业社会工作者实施的D社区营造项目,开创了"三社联动""三化一体""三维布局"的"3+3+3"社区营造新模式,为社区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多元主体、全面布局的经验支持。本文通过对服务现象和数据的分析,该模式下的社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对社区营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业反思,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基层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重要性凸显。由于治理理念错位、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落伍等原因导致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效果不甚理想,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高。提高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可以从树立民生为重、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正确理念,确立党委、政府、社会各方、公民等多个治理主体.创新利益诉求表达、矛盾排查调处、公民权益保障等治理机制着手。  相似文献   

18.
目前,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而论,问题的关键已由“要不要建设”转为“如何建设”,从必要性研究转为具体实践研究。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基本内涵的理解,存在“服务功能”和“治理功能”两种有联系但又存在区别的导向,使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陷入摇摆于“服务功能”或“治理功能”的两难境地,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服务功能的单向运行贻误了社会善治的实现,而治理功能的僭越贻误了服务功能的实现。因而,应从确立共建新理念,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营造共享新机制,推动内部双向赋能等方面,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功能从“治理”或“服务”的一维导向走向“治理”与“服务”的复合导向,实现建设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基层的政治核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施单位。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推进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根本保障。针对高校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搭建政治引领平台、组织凝聚平台、立德树人平台、服务发展平台和考核激励平台“五大平台”,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推进党政协同育人、党支部和专业协同育人、辅导员和教师协同育人、校地校企协同育人、基层党组织和职能部门协同育人,构建上下贯通、内外结合、整体推进的协同育人“五大体系”,并形成协同运作效应,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全面推进。地方政府在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暴露出一定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依靠专业学会力量加以破解。在地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地方专业学会应当积极主动发挥决策参与、专业引领、志愿服务三方面作用。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分析地方专业学会作用履行现状,以培育地方专业学会为路径推动地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