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量表对安徽省四所本科院校的6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从而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学校差异,在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得分上。重点院校显著高于新升本科院校。在孤独感上,重点院校显著低于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孤独感、主观幸福感上存在社会支持水平差异,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孤独感上显著低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两两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孤独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社会支持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768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采用问卷法,分析了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特点,以自尊和幸福感为心理健康的两个指标,探讨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族认同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民族认同以自尊为中介变量,对抑郁幸福感产生影响。(2)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呈正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对主流群体态度呈负相关;(4)民族认同具有情景性,随着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民族认同逐渐减弱;(5)民族认同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社会中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采取不同文化适应策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尊和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8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2)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3)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4)社会支持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族认同和主观幸福感是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尤其是在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民族认同和主观幸福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本研究以379名藏族、裕固族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藏族、裕固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认知失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检验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认知失败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668名安徽省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认知失败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2)手机成瘾在认知失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能够调节认知失败影响手机成瘾的直接路径,认知失败对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消极影响更大;(4)手机成瘾只影响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而且手机成瘾仅在男生群体中单独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认知失败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民族院校民汉混合编班新型教学模式已是大势所趋,符合时代发展过程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要求。以在内地办学的西藏民族大学为例,区内外混合编班模式在促进民汉大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和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当代大学生家族主义、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家族主义量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和综合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湖北地区两所大学的32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族主义的团结和谐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繁衍家族和兴盛家道两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中介作用检验过程中,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家族主义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多民族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多元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立足我国的教育现实,从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视角出发,以西北地区某四所高职院校的164名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高职院校藏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现状。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藏族学生中,男生在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方面的评价低于女生;二年级藏族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体验方面显著高于一年级藏族学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心理问卷探讨了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在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三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在坚韧性人格、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坚韧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坚韧人格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6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考查大学生坚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结果 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来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自我接纳、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接纳在坚韧人格与主观幸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自尊在大学生存在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和综合幸福感量表对选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评定。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焦虑、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存在焦虑既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又可以通过影响自尊来影响主观幸福感;自尊在存在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河南中医学院中农村大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以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水平和主观幸福感水平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度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教师支持对西藏藏族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采用教师支持量表、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幸福感量表对西藏自治区666名藏族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教师支持对藏族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心理弹性在教师支持与藏族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幸福感调节了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藏族初中生幸福感水平高于2.37时,幸福感才能调节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综合幸福感量表对内蒙古地区10所高校2 780名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对性别、民族、生源地、年级、专业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恋爱状况及就读院校类型等多种因素与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处于"有些幸福-非常幸福"的大学生占总样本量的75.3%,而"有些痛苦-非常痛苦"的大学生占总样本量的9.0%。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在性别、生源地、年级、恋爱状态及院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汉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蒙古族;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界关于"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影响不大"的观点,提示理论界今后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研究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内在因素上。研究结果还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以幸福感教育为切入点改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回归分析建立中介模型方式探讨高职学生自尊、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自尊、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对自尊、主观幸福感及其六个维度回归效应显著;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及其五个维度回归明显,且起到了中介作用,同时,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上对情感控制起完全中介作用.为此,应加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自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提高高职学生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压力应对量表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99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压力应对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中上等水平;(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与积极应对、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对积极应对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对消极应对为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关注主观幸福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之间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考察大学生语言能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大学生群体语言能力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即普通话和英语能力越强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越强;语言能力不仅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还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语言能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因个体异质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江苏3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2 059人,研究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存在着高度的两两正相关性;社会支持和自尊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所以,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提高自尊将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高职一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就高职新生自我和谐的现状做以调查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自我和谐、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旨在能为高职大学生的入学心理适应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和谐状态良好的高职学生占绝大多数,自我和谐状态非常好的高职学生占少部分;自我不和谐的高职大学生大约占总人数的近五分之一;自我和谐、自尊、主观幸福感均两两显著相关,自尊在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父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父母教养方式在大学生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两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亲子情感温暖的理解度呈高度正相关,父母要增强与孩子的沟通,突出父亲的教养作用,同时,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理性教养,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养模式,以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