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RCCSE的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科研发展力这四个维度,分别对五所财经类“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国内外科研竞争力进行成效分析。数据结果表明,5所高校国际科研竞争力有较大提升,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国内科研竞争力发展平缓,特别是在国内外论文发表上投入不平衡,且创新力不足。建议在新文科大背景下,加强财经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聚焦现实问题,推动研究范式转型;优化财经类高校的科研评价制度,重视国内期刊发表,繁荣国内财经类学术期刊发展;鼓励开展多元合作研究,完善科研合作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以及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分析财经类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财经类高校要想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必须坚持特色化办学道路,以构建一流经管类学科群为目标,建设财经国际一流高端智库,实施国际化学科特区建设,引进和培育财经领军人才,积极谋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加快财经类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特色财经学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借鉴推拉模型构建由“生源地就业”“属地就业”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三种倾向组成的分析框架,基于西部地区27所“双一流”高校2021届或临近年份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动进行多角度分析。主要结论为第一,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半数以上选择西部就业;第二,近年来西部地区尤其是成渝地区人才粘滞力有所增强;第三,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倾向于选择西部就业;第四,西部地区在人才环流中仍处于人才净流出状态。  相似文献   

4.
赵婉  郑义海 《高教论坛》2023,(8):80-83+97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双一流”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研究通过对全国36所“双一流”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双一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根本遵循、以多元化培养模式为运行方式、以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目标、以提升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的逻辑构架,形成了以集成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融合式的课程教育体系、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主的全方位地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深入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为地方重点建设院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环节之一。当前,大部分一流大学较为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从管理制度、后勤保障、激励政策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本科生科研培养体系,而部分地方重点高校尚未建立成熟的本科生科研培养模式。文章基于国内外一流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地方重点建设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与挑战,探讨适合地方重点建设高校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以期为争创“双一流”过程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10-12
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具备并践行非功利的科研精神。当前高校科研精神培育的主要障碍是功利主义的影响。我们要在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精神培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模式,在科研工作中去功利化,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高校“双一流”建设背后遵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目标逻辑,同时也面临空间布局、学科设置、人才布局、创新能力等不平衡发展的制约。高校“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辩证性、动态性过程,重中之重在于范式创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时需要处理好5个关系:高峰与支撑、中央与地方、理科与文科、学科与育人、中国与世界,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价值追求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举措,它需要一流的管理服务,而一流的管理服务需要高校机关干部的专业化能力作为支撑。高校需提高思想认识,通过科学规划、教育培训、轮岗+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等途径完善机关干部专业化能力培养机制,并健全考评体系,引导机关干部提升自身专业化能力,从而推动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科研秘书的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文章梳理总结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秘书工作最主要的六个思想意识,包括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保密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不断学习意识,这既是思想意识,更是工作要求。科研秘书只有准确定位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思想意识,才能更好地服务科研人员,完成各项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了江南大学至善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江南大学至善生整体学习投入呈现较高水平,认知和情感投入的稳定性较好;普遍制定并运用合理的学习监控策略。基于研究结果,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打破思维惯性,以更多元的角度看待学习,提高学习投入的质量。针对本次调查,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影响本科至善生学习投入的外部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虎  白莽 《江苏高教》2020,(3):82-85
中国高校内部管理水平从制度、效能、文化、技术四个维度上看,与"双一流"建设需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双一流"建设中应高度重视一流的管理能力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提升高校内部现代化治理水平;建设一流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提升管理效能;挖掘校本文化和职业精神,加强管理文化建设;改革管理手段和技术,加强智慧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2.
13.
"双一流"战略将会影响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应主动作为,积极投身于"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中,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形势变化,遵循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应对一系列的挑战。地方高校应该从"一流"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特色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深化学校全面综合改革,以实现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推动了高校发展战略的新定位。对西藏高校而言,"双一流"战略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成为西藏高校发展的重要时期。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西藏教育工委教育厅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援藏升级,提出了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的重要举措,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有利契机,全面提升西藏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双一流"建设赋予了高校组团式援藏新的内容,也对西藏高校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西藏高校要深刻把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组团式援藏的核心内容,突出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中心,积极创新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加强"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服务西藏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88所“双一流”高校科技活动十年面板数据,以方差分析方法观察时序、空间与类型分组对研究双元平衡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研究双元活动随时间推移呈现由单轮驱动向协作平衡转化的趋势,而高校类型与地区分布对双元平衡存在显著影响。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研究双元平衡性处于较高水平,地方高校双元创新活动水平较弱且双元不平衡;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地区高校双元平衡度较高,京津冀地区高校双元明显不平衡。创新活动双元平衡的时空差异性分析为高校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对双元理论的一个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以来,各省市地方政府相继确定出台了本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政策和任务,激发了地方高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双一流建设中的自身劣势、问题与困境,在战略选择上要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实现转型发展、重点突破特色发展、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择机选择共享发展;地方高校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更要瞄准地方政府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任务,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作为自身发展的难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17.
依托《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课题组数据,分析了博士生学术交流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双一流”高校博士生学术交流类型多样,学生对交流机会及交流收获总体满意。博士生学术交流动机以兴趣为主,虽然这对培养学科视野、学术热情、热点捕捉和学术沟通能力等帮助较大,但博士生学术交流深度明显不足,境外交流机会也十分欠缺。在影响因素方面,个体因素中的读博动机、求职意向、学习投入和硕士院校,组织因素中的学校层次和学科类别,交流因素中的交流动机、交流主题、交流形式和交流制度等,都与交流频次显著相关。因此,为改善博士生学术交流现状,高校应“继续整合优质学术资源,提高博士生学术交流的质量”“加强国际交流资助力度,健全境外交流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研创新实践的潜在风险和负外部性,彰显了"负责任创新"理念和范式的存在价值。高校科研行动中的预测和监控阶段、省思和协商阶段、评估和反馈阶段等共同形成负责任创新的生成过程。构筑高校科研行动中负责任创新的生成进路,理应注重科研创新的风险性预测,呼唤创新行动的前瞻治理;孕育科研创新的系统性协商,形塑负责任的创新共同体;倡导科研创新的建构性评估,促进创新资源的柔性聚焦,以此促进高校创新战略行动向符合社会生态价值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以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实力的提升。通过国际科技交流、国际科研成果、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来提高科研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地方高校要通过重视科研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合理定位科研国际交流与合作方向,形成跨学科、跨部门的教师科研合力,为产出一流科研成果、促进学科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正确的择业观、合理的人生规划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质量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系统的职业发展教育则是培养这一系列能力的保障。从学校顶层设计角度出发,遵循"多方联动、精准指导"原则,构建"体验-测评-实践"三位一体的职业发展教育模式,并将其融入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一方面可以帮助本科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提高职业规划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课程体系重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