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劳动教育是打造社会劳动新风貌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主要面临劳动价值观念淡化、劳动教育内容模式固化、劳动教育实践形式有限、劳动教育美育引导欠缺等现实困境,影响了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价值实现。基于此,高校应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劳动观、坚持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注重劳动教育的形式扩容、提升劳动教育的美育引导,以期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向同行、相互融合,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实践育人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高校"实践育人"理念是对中国传统"劳动教育观"、"知行统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分析这些传统文化渊源,对高校实践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劳动教育和资助育人共同聚焦于大学生全面发展。资助育人实践内含树立劳动价值观念、培养劳动知识素养、涵养劳动精神品德等育人目标和育人功能。目前,我国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劳动形式和劳动内容的主观分类和矮化,技能素养塑造中认识坍缩和内容设限,劳动品格培养中态度消极和行为惰化等育人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用好以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的资助育人抓手,保持经济帮扶与劳动素养培养的协同并进,紧密结合精准资助育人和劳动教育组织保障等三个方面着手,解决资助育人中劳动价值观缺陷、劳动素养培养不足和劳动精神虚化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资助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内涵及价值日益丰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高校劳动教育更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同步、和谐发展,在收获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不良传统文化、劳动实践缺失、畸形网络文化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基于此,高校应当加强个体劳动素养及实践自觉培养,增强劳动教育对时代背景的写照,建立紧跟时代步伐的劳动教育体系,创新宣传路径,打造交互式育人机制,以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促使新时代劳动教育发挥出更大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是夯实高校学生的劳动奋斗精神,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应有之义,在强化习近平劳动观的思想引导力同时能够提高高校育人活力,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手段形式,从而保证习近平劳动观在实践中发展。以劳动创造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本体的科学阐释。崇尚劳动是社会主义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天性,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呈现出一些新方式、新特点、新载体等新的特质,但仍然存在资源匹配“内外合力”相对不足,利用劳动平台乘风育人的手段方法相对较弱,劳动宣传话语难以契合高校学生的个性需求,劳动精神在凝聚高校学生力量方面成效略浅等现实问题。需要不断强化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熏陶,形成“内外合力”整合资源,锻造更加接地气的劳动教育话语场,拓宽平台不断丰富劳动实践内容,才能将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打造全方位劳动教育育人体系是增强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搭建教学内容明晰、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评价规范的劳动教学体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能”“以劳健体”“以文育劳”“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何磊 《知识文库》2023,(21):159-162
<正>当前师范高校劳动教育研究主要围绕的是特定案例或理论指导,很少有对师范类高校劳动教育发展整体性成果的研究。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师范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包括劳动教育的实施内容、实施方式和实施效果等。研究认为,师范高校仍存在劳动教育内容缺失、形式单一、考核失能等问题。未来师范高校应进一步发挥师范特色,注重内容与时俱进,提升课程体系质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整合过程考核机制,实现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主动联系合作中小学,打通校内外育人链条,打通职前职后育人体系,开展全场景、全方位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改善整体的劳动精神面貌,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高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继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内涵,总结了鲜活生动的劳动实践经验。高校劳动教育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高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作用,提升劳动教育的整体效果;发挥劳动实践的育人作用,推动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拓宽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劳动教育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均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观念不强、途径匮乏、形式单一等方面的不足制约着其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中心)的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成为同时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场域。通过优化与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融合劳动教育与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发展与创新有机融合方法,丰富与拓展教育资源,探索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新模式,构建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高校特色的高水平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体系,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的协同育人功能,有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全国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典型和代表。高校聘请全国劳动模范担任特聘教授,开展“全国劳模讲劳动教育课”,有助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丰富发展劳动教育的理论内涵、推进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实现、形塑社会劳动新风尚。推动“全国劳模讲劳动教育课”成为高校劳动育人普遍化的有效教育模式,需要统筹推进“全国劳模讲劳动教育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将劳模育人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作为实现教育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务需求,对现阶段培养时代新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当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的内涵指向,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协调育人体系、发挥多渠道相结合的育人优势、创新多视角劳动教育模式等途径实现全员育人、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劳动教育守正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守意识形态本位的必然要求,是夯实我国劳动文化育人优势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守正创新,最根本的就是把坚守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深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模式、理念、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坚守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之正”,坚守劳动教育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价值之正”,坚守劳动“文化之正”,创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模式之“新”、理念之“新”、机制之“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根本之策。守正创新重在创新,要创新以“现代人格发展”为特征的劳动教育理念,创新以“体系化”为特征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以“塑造劳动信仰”为导向的劳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化育人是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当前,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文化育人面临文化冲突、文化歧视、文化单向输出等现实挑战。文化间性为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文化育人提供了相应借鉴。在文化间性视域下,我国高校应确立文化间性的育人理念、建设国际化校园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文化育人能力、推进中外学生交流互鉴、打造中国文化体验基地等作为来华留学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当前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彰显,存在顶层设计不合理、劳动情感淡薄、劳动技能欠缺,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以习近平劳动教育观为指引,以解决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从劳动价值观引领、育人理念创新、劳动课程体系完善和劳动实践效能发挥等方面,提出改进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对锻炼人、培养人的积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探究新形势下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实施策略,旨在为一线的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而且可以起到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磨练创新精神等作用。为促进劳动教育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要强化劳动教育目标的创新育人导向,优化劳动教育载体的创新育人功能,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创新育人本领,营造劳动教育环境的创新育人生态,合力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紧密融合的有利格局。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理工科高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方法,研究发现:理工科高校研究生劳动教育存在研究生劳动知行矛盾、家庭劳动教育功能缺失、教师实施责任缺位以及学校统筹规划不足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理工科高校研究生劳动教育育人成效提升路径,以进一步激发理工科高校研究生劳动意识觉醒,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构建高校"大思政"理念,以劳动课教育实践为手段,实现思政教育和劳动课协同育人,这种教育模式既符合当代高校的发展要求,也利于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本文探讨了构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理念、在高校设立劳动课程的必要性,明晰了思政教育与劳动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思路,以期...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价值目标、教育功能、教学方法存在着内在契合性,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劳动文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等具有重要的协同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研究表明,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技术含量低;大学生的劳动观功利且缺乏合理引导;大学生的劳动认知与劳动行为不统一;教师对大学生的劳动评价流于表面且次数偏少。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高校可以通过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育人共同体,建立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育人环节,打造实践载体,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实施体系和路径,从而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