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校园中存在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问题显得突出而典型。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离不开配套的组织措施、到位的关怀帮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要求,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学生自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观念、主体意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影响就业的困境因素,因此从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提出提高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着力点和可供选择的实践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王慧 《时代教育》2014,(9):115-117
就业力是欧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目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源在于毕业生就业力不够。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就业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力构成要素的评价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就业困难大学生所欠缺的就业力,提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等四个主体共同参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出身寒微、社会资源欠缺等原因,在生涯发展道路上比一般大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阻隔,表现为生涯关注淡漠、多元生活经验匮乏、生涯信息缺失、自我概念不适当、生涯成熟度低、高校就业辅导体系不支持等。针对这些生涯阻隔因素,高校应站在他们的立场,切实针对这些阻隔因素,采取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拓展信息渠道、搭建专门平台、重视价值观引导等帮扶策略。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近年来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日益引起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然而,人们对就业困难的概念认知与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界定并不一致,从而影响了对这一群体就业帮扶的策略。在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帮扶中,人为的缩小范围,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人为地扩大问题对象,同样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对策。因此,首先需要科学认识就业困难概念的内涵指向,厘清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范围界定,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与经济窘迫相伴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存在自卑、孤独、焦虑、冷漠等心理问题。高校应重视贫因生的“心理脱贫”工作,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实现资助机制的多渠道化,避免贫困循环;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和消费观,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实现政府、社会、高校和贫困生四者联动,增强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渗透感恩教育。培养贫困生的感恩心态和习惯。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国家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已经出台了不少帮扶政策,但从实际效果上够理想,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期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就业大军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因为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到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制约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使得他们陷入重重就业困境。切实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贫困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构建四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如何充分发挥我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职能,已成辅导员同行们倍感沉重而又责任重大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此热点问题,总结了几点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中的经验,以期和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11.
就业精准帮扶是精准资助思想的体现和落实,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释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含义,分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就业帮扶的重要性,研究探讨精准资助视域下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体系构建方式,以期能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张衡  刘子国 《四川教育》2022,(10):13-15
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做好脱贫攻坚,江油市创新对口帮扶布拖县脱贫攻坚工作,采取组团式帮扶的模式,促进了教育脱贫工作扎实、深入地推进。本文以帮扶布拖中学为例,探讨管理团队组团式帮扶在助力教育脱贫的方向、机制、实践、质量、文化、队伍、底线、未来等方面的内在价值和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3.
拥有本科以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成年人,能够自力更生,却还在父母怀抱中不肯就业的群体.他们享受家庭给予的安逸生活,不愿意独自为生活奋斗,对于父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心情只能是他们稍稍介怀的理由.大学生就业依靠家庭在社会背景的隐藏下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简称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总体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代际传递效应"正在挑战教育公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解决好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家庭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更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贫困生顺利就业,不仅能够有力地缓解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实现"一人就业,一户脱贫",更是国家扶困助学体系真正完善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当前贫困生就业援助和帮扶工作现状,结合当前已有的实践,提出了当前应发挥各级政府统筹协调和政策牵动的作用,突出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教育作用,共同建立贫困生就业援助和帮扶体系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残疾人事业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目前,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存在与健全者群体形成竞争、就业质量低及就业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对上述就业困境背后的复杂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国内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实际开展情况,建议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及微观层面对残疾人就业予以帮扶。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家庭困难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意义重大。当前,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主要存在受传统就业观念制约、家庭经济条件限制、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和高校就业教育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此,要引导家庭困难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加大经济援助力度,拓宽家庭困难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渠道;要增强家庭困难毕业生的实践锻炼,帮助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要加强就业指导,全方位促进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为"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两类:一是"资本"缺失.主要体现在:1.社会资本不足.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较量.然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70%以上来自"老、少、边、山、贫"地区,也有部分来自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多子女家庭及单亲家庭,他们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人脉"的支撑,在对职业规划分析及信息获取上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是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重要方法之一.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高校人文关怀效果呈弱化状态.本文通过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提出精神帮扶过程中人文关怀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服务脱贫攻坚是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良好契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服务脱贫攻坚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持续性“输血”能力不足、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偏弱、扶贫协作中地位较边缘、“发展悖论”瓶颈难突破等现实困境。为更好服务脱贫攻坚,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路径:借船出海,善用政策机遇;搭建平台,协调各方资源;对接产业,强化自身建设;更新理念,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守土有责,做好资助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