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城轨列车牵引电流普遍采用走行轨回流的方式,走行轨的绝缘故障是城轨供电安全性的保障,一旦出现绝缘薄弱或者破损,将形成大量杂散电流腐蚀周边城市地下金属结构,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基于ATP软件搭建了城轨回流系统绝缘故障仿真模型,并仿真分析了回流系统均回流线、扣件绝缘电阻不同参数对绝缘故障定位的影响,为回流系统绝缘故障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的增加以及运营年限的增长,系统供电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城轨供电过程中,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的问题突出,为线路的安全运营带来隐患。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的分布进行建模,与实际线路特性一致,以多区间多列车运行为基础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分析回流系统不同参数,例如过渡电阻、纵向电阻、列车取流等,对两者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线路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的检测和控制提供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3.
有轨电车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触网供电式供电均以走行轨作为牵引电流回流通路,牵引电流回流时会存在部分回流电流泄漏形成杂散电流,对系统自身及周边埋地金属设施安全运营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针对现代有轨电车供电系统杂散电流抑制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为实际线路杂散电流控制方案选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概述当前,国内外城轨线路通常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将城市电网交流电降压、整流成750V或1 500V直流电,经接触网到达列车,并由回流系统返回至牵引变电所负极。城轨供电回流过程中会形成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实际线路运行时过高的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时常出现,对乘客及轨旁设备运行安全带来隐患。城轨线路运行时,屏蔽门绝缘状态及与走行轨的连接方式直接影响线路运行安全。屏蔽门安装在站台边缘,与列车车体之间的距离很近,乘客上下车时极有可能同时接触到列车车体外壳和屏蔽门门体。由于列车车体的外壳可能存在较高电位,使得车体与屏蔽门间可能会出现电位差,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方式,牵引电流由正母线经接触网流至机车,回流电流由机车经走行轨回流至牵引变电所负极。为减少杂散电流泄漏问题带来的影响,钢轨与地之间需要绝缘。实际运行的线路中,普遍存在轨地绝缘值较低的问题。本文为研究轨地过渡电阻变化时回流系统的轨道电压,轨道电流及杂散电流的变化情况,建立了回流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轨地过渡电阻变化与回流系统其他参数变化的非线性,为地铁运营及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列车走行轨作为牵引电流回流通路。由于走行轨对地无法做到完全绝缘,会有部分回流电流从走行轨泄漏至周边介质中形成杂散电流。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杂散电流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基于供电系统的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系统各参数之间的关联,最后推导出杂散电流的计算方法。同时,基于系统实际数据对杂散电流进行了计算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城轨普遍利用直流供电、走行轨回流方式。由于走行轨无法完全与大地理想绝缘,会有部分列车回流电流经走行轨泄漏至周边,形成杂散电流,对周边埋地金属管线产生电化学腐蚀,从而影响城市关键地下金属工程的运行安全。本文针对城轨杂散电流干扰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被影响对象的不同,分别分析了主体结构钢筋受杂散电流干扰、埋地金属结构受杂散电流干扰、大地中杂散电流、管道中的电流等检测方法,为杂散电流干扰检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走行轨回流的供电方式,回流系统中杂散电流问题不可避免。为防止系统杂散电流对周边埋地金属结构造成电化学腐蚀,回流系统中设有监测装置及排流装置。当前,监测防护系统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功能亟待提升。为适应城轨运营过程中杂散电流监测、排流出现的问题,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开展了相应的改造升级及现场应用。本文分析了现有的杂散电流监测、排流方案并提出改造方法,通过现场应用试验验证改造方案的有效性。通过杂散电流监测、排流方案的改造,提升城轨系统供电安全。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为适应不同国家、城市的发展,地铁车辆品种越来越多.目前地铁车辆从供电方式上分接触网和三轨两种,从供电电压制式上分DC750V、DC1500V和DC3000V三种.因此对于城市轨道车辆制造厂,其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复杂程度不言而喻.通过声光报警系统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互锁,确保安全停送电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能否准确地给需要送电的城轨车辆试验线供电,确保试验线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研究城市轨道车辆试验线供电与声光报警系统互锁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point本文在地铁直流牵引回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化的轨道—大地的双边牵引供电结构模型,同时通过仿真不同情况下杂散电流的分布情况,对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列车的牵引电流的大小、列车与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过渡电阻的大小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地铁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流机组目前主要采用24脉波不控整流方式。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PWM双向变流器已逐步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的趋势。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不同牵引变流器进行仿真分析,并建立了24脉波不控整流与PWM变流器并联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地铁直流牵引供电安全问题已逐渐受到重视,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问题已成为影响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参数。走行轨作为牵引电流的回流通路,其纵向电阻及对地过渡电阻的大小直接决定系统钢轨电位及杂散电流的幅值。为此,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应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走行轨纵向电阻及过渡电阻开展定期检测,以保证其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有效控制系统钢轨电位及杂散电流的幅值。本文对地铁走行轨纵向电阻及对地过渡电阻测量技术进行研究,总结综述两类参数的测试方法,对比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以对实际线路参数检测提供基础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point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时,电力机车从接触网(接触轨)获取直流牵引电流,从机车出来的直流电流通过走行轨返回至牵引变电所整流机组的负极。这个过程中回流系统会存在杂散电流泄漏严重的问题,杂散电流泄漏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自身及其他建筑设施的金属结构造成严重腐蚀。研究回流系统杂散电流分布规律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稳定、长久运行的关键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三层"钢轨-埋地金属-大地"结构组成的回流系统,在双牵引变电所组成的供电区间内,建立多机车回流系统杂散电流分布的解析模型,并对杂散电流、钢轨电位分布规律受各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有效利用,构建了逆变回馈型能量吸收装置的等效模型,结合平行多导体传输线和链式网络模型,在Visual c#.net平台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仿真系统。针对实际线路的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方案和运行图,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逆变回馈装置的应用可以实现列车再生能量的有效利用,节约了牵引能耗,为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方案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煤矿杂散电流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杂散电流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深入分析杂散电流的危害和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给出了杂散电流的危害,并分析了杂散电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DC1500V三轨供电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对直接短路故障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将仿真短路电流波形与暂态短路电流理论计算公式进行对比,验证了该仿真建模符合地铁牵引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能较准确反映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故障电流的实时动态响应,同时分析了短路故障电流的基本特点及分布规律,可以为系统保护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直流牵引网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会快速增大,这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因而研究牵引供电系统直流侧短路故障,对于地铁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并利用走行轨作为回流通路,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杂散电流。为避免杂散电流泄漏至周边大地中,走行轨下道床中一般会设置杂散电流排流网。为达到杂散电流收集效果并不造成浪费,排流网截面积需合理设置。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道床排流网截面计算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经验公式法及电流密度法,通过上述方法的总结综述,为实际工程排流网截面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杂散电流对城市轨道交通自身及周边设施的腐蚀影响,一般将区间内道床结构钢筋贯通作为排流网,牵引变电所设排流柜,可以将结构钢筋中的杂散电流单方向回流到变电所内的负母线,减小杂散电流的泄漏.本文通过建立直流牵引回流系统离散模型,利用MATLAB仿真分析了排流网纵向电阻变化时、排流网对地过渡电阻变化时对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对比了排流前后杂散电流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排流对杂散电流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详细描述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潮流计算,并分别建立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整体等效模型,分析了多列车运行时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潮流分布,为以后建立更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实际运行的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