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宣传是国家认同建构的主要传播渠道之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输入与输出和媒体宣传密切相关。主流媒体“共青团中央”积极融入以B站为代表的亚文化场域,通过解构官方话语体系、设置主流议题、革新传播方式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构建青年的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网络舆论更是呈现出复杂态势,主流话语体系不断面临新挑战。“学习强国”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以提供主流话语优质场域、转变话语体系、建立与受众的互联互通等做法,有效提升了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引领力和感染力。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舆论阵地,应加快融合步伐,借鉴“学习强国”等平台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舆论领袖的“压舱石”作用,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告诉我们,地市媒体既要着眼于媒体本身的深度融合发展,尽快建成新型主流媒体,也要着眼于战略上的整体谋划,注重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协同高效,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重塑了新闻资讯的生产流程和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由“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主流媒体应该主动顺应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将大数据应用于媒体智能传播,通过建设“城市服务+融媒体”融合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智能应用体系的新传播模型,推动主流媒体与大数据融合,与城市融合,与社会民生融合,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的智能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作为Web3.0时代的主要传播载体,承载着强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任.但同时,新媒体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时也面临着传统传播方式效果弱化、西方文化冲击等多种困境,由此重点要强化新媒体时代的媒体优势以及科技发展,以蕴含更大发展潜力和接受性更强的公益广告形式,拓宽传播途径,扩大传播主体,实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更好传播...  相似文献   

6.
祁琪 《新闻前哨》2022,(24):18-20
互联网平台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平台社会”,媒体平台化与平台媒体化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当下互联网平台中的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安全十分必要。但目前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存在政治沟通中人民性与党性有时割裂、舆论引导中党性原则贯彻不力、国际传播中新闻规律把握不足等现实困境。对此,应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多元主体的指导地位,以媒体融合为契机打造自主可控的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新闻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7.
何俊 《东南传播》2022,(3):62-65
自媒体发展以个性化、平民化为特征,信息编码解码方式发生改变,传播活动突破传统的时空尺度,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体系产生放下姿态、转变语态、创新样态的一系列转变。同时,不良社会思潮、技术壁垒和泛娱乐化思潮仍不断冲击和束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减弱甚至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自媒体环境中,要守正创新,坚守党性原则,创新内容生产,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挖掘自身特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为防范和化解平台型媒体建构进程中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文章从平台型媒体的学理内涵与基本特征入手,分析网络传播格局中意识形态风险的趋向与类型,指出平台型媒体具有数据资源的聚合性与吸附性、内容生产的开放性与多元性、技术平台的连接性与智能化、媒体把关的专业性与导向性以及信息传播的节点化与圈层化等特征。平台型媒体在连接资源和聚合用户的同时,面临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弱化、西方势力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传导、平台技术理性与媒体价值理性失衡等多重叠加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结合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去中心化、智能化、隐蔽性的新趋向,提出平台型媒体规制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关键路径,即强化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引导、重塑媒体平台的把关机制、依托需求价值链开展用户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以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空间的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主流媒体是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以服务用户为主体价值取向,以开放平台为功能转型,以产品迭代为技术支撑的新型传媒主体.围绕新的媒介生态,新型主流媒体通过渠道、平台的融合提高综合传播力,通过“内化”反应塑造媒体公信力,通过强化主流话语的认同感,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孙晓燕 《新闻传播》2023,(23):94-96
面对当今以B站等面向“Z世代”这一主流用户群体的网络媒体平台飞速发展的传播格局,如何“借船出海”,入驻各类网络社区平台,以话语体系的变革融通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主流媒体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本文拟从新型网络平台特征分析、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历史追踪、语言自身流变规律考察、《人民日报》案例剖析等方面初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主流媒体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舆论引领及增强文化软实力等职责和使命。主流媒体只有顺应数字化、移动化的信息传播趋势,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才能增强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央视新闻新媒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矩阵和传播策略,通过打造“头条工程”、直播、微视频、原创海报、“主播说联播”、评论等多样态的新媒体作品,牢牢把握主流媒体在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发挥主流媒体文化传播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吕峰 《中国出版》2023,(9):61-64
提升网络空间主流价值传播力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题中之义。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以及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全媒体时代,提升网络空间主流价值传播力要注重培育话语主体的综合素养,构建话语主体—受众协同对话机制,提升话语主体的引导力与影响力;要注重实现话语内容的现实性转化,话语表达的时代性转化,话语形式的现代性转化,提升话语说服力与吸引力;要注重优化传统网络传播平台,抢占移动网络传播阵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提升话语载体的辐射力与渗透力。  相似文献   

13.
刘亮 《东南传播》2023,(7):127-129
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面临以话语间性为核心,被技术鸿沟加速扩大,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长期主导的一种结构性束缚。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和建设者,中国可以主动参与传播基础资源和秩序性建设重构话语主体的“权势量”,基于逻辑平面语境推动建设性新闻话语,以日常性语言构建可通约性话语等,改变国际传播话语的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省级媒体近两年在新冠疫情防控报道方面的探索及实践,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进行传播策略的创新,实现彰显媒体公信力和传播力的目标:畅通信息渠道,弥补信息缺口;主动设置议题,抢占话语权;创新表达构建新的话语传播体系;通过“新闻+政务+服务”增加受众黏性;强化叙事能力吸引受众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重塑话语体系、做强做实话语权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把好话语权,才能提升引导力。受单向传播的传统思维影响,不少媒体存在“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自写自看”的话语弊病,主流话语权遭遇边缘化困扰。因此,要顺应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遵循新闻与传播规律,全面深化新闻创新,大力改造和创新传统媒体话语体系,既要生动有效地传达党委和政府声音,解读好重要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又要敢于直面社会热点,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实现主流舆论场和新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的统一。这既是新闻实践中的难点,又是理论研究中的热点,也是我们组织刊发这组稿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宫正 《出版广角》2015,(7):90-91
在以渊源学、影响学、媒介学为代表的纵向传播被美国“平行研究”打破之后,尤其是受新媒体平行话语的解构与影响,电视主持人媒介的主流文化话语体系散落为平行话语的“国民意识形态”沟通与交流。电视人,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引导、把握平行传播的话语环境,在民生类节目中把握与幸福文明生活品质,建设世界文化对话的主旋律。同时,要融入“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等“人民本位”与民生主体思想文化体系,承续传统文化的仁爱、民本观,更好地提升民生节目的文化内涵,在“平行传播”主旋律构建的文化转型中,更好地重塑自我的主体内涵与文化内涵,更好地服务于时代与大众。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城市主流媒体,无锡广电始终坚持新闻立台,尤其是本土新闻立台,以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着力推进新闻资源有机整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无锡广电的系列探索实践包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守新闻舆论主阵地,引领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多元媒介竞争力,强化互联网格局传播力;创新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打造全媒体运作、多媒体融合的新型传播体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谋求转型升级突破,构建融媒体发展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当今自媒体在传媒领域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媒体不仅充当信息制造和传播的媒介,而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全球化、碎片化、分异化等挑战.掌握自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需从优化社会结构领域、简化社会话语内容、调节社会交往模式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徐基山 《新闻传播》2022,(3):109-110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在自媒体时代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促进话语体系的构建,成为重点研究方向.本文结合自媒体时代的影响,针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的挑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应对挑战的建议,希望能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有效保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得到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0.
齐爱军 《青年记者》2022,(21):80-8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建构中,“传播体系”的思想脉络一直未被彰显。本文从对马克思“报刊体系”思想的建构逻辑的分析出发,落脚于习近平的“现代传播体系与新型主流媒体”的话语创新,阐释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