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玉婷 《新闻世界》2014,(4):181-182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企业需要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考量在新媒体环境下该如何借采取更合时宜、更全面的危机公关方式来引导网络舆情、处理各类网络危机事件。本文借助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因网络微博而起的“西门子冰箱事件”的整个起因、过程结果等,来解读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从预警、处理到善后等各个方面的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2.
社交化媒体经历了从中心化大众传播到去中心化群体传播再到再中心化的匿名传播阶段,为网络谣言的传播加速、影响扩大提供了基础条件,谣言机制也因此发生了把关缺失与匿名传播致使“公关危机”、新闻失实与群体感染催化“谣言风暴”以及线上线下联动与泛娱乐化现象加速“沉默螺旋”的群体传播嬗变。文章围绕谣言机制的网络舆情治理提出了集中公共话语权与重塑新闻伦理价值观、防治网络暴力与构建舆论和谐生态环境以及强化社会公信力与规避“塔西佗陷阱”等对策,试图从“防与治”角度瓦解和消融社交媒体中的谣言机制,保障网络舆情的良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亿 《编辑学刊》2016,(4):112-116
文章从公共关系学的视角结合中国语境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的构建。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形成的负面舆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是危机公关,因而地方政府在应对舆情的时候应从传统的法制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手段阻断等方式转向危机公关的视角。文章将危机管理专家胡百精教授建构的危机传播管理的"事实一价值模型"运用于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4.
罗晨  张子晗 《新闻世界》2014,(5):114-116
网络时代,新型社会化媒体形式不断诞生,信息的传播获取日益迅捷,公民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已发生质变。与此同时,舆情传播的新特征也对作为舆情客体的政府提出新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借鉴组织传播中的事件开发原则,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监督制度,改变在舆情传播中的被动局面,提升危机应对与舆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郜书锴 《传媒》2008,(10):20-22
在一个网络搜索引领信息消费潮流的时代,不断强化的舆论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几乎彻底改变了信息的采集与消费方式。对包括网络媒介在内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形势可谓今非昔比,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得惊人,搜索引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放大镜”。在这样的媒介时代,企图在危机事件中控制信息流已经变得异常困难,  相似文献   

6.
吴柳 《大观周刊》2011,(5):36-3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从肯德基苏丹红、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丰田广告门、汽车召回门事件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在网上被热议,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今时代,随着网络技术革新,网络社区公共自由意见市场的形成,社区论坛成员发帖、顶贴、转帖模式下的高效传播使得区域性、局部性危机事件迅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危机蝻许击力和影响力;另外,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对企业的管理、产品、服务等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一旦危机发生,公众的质疑聚集成焦点。这时,研究危机事件在网络社区时代的发展规律,如何通过有效的危机公关,维护和重塑企业和品牌形象,转“危”为“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伴随着雪灾、大地震、金融危机等大事件的是“艳照门事件”、“抵制家乐福事件”、“富士康跳楼事件”、“毒奶粉事件”等一连串让公众瞠目结舌的公关危机事件,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信息化时代,任何事件影响的无限扩大都需经过媒介的传播,因此媒介又成了贯穿这一连串公关危机的重要链条.本文主要探讨在公关危机中媒介的角色扮演,媒体在揭露危机背后的有害机制,维护公众的利益的同时也应该为产生危机的企业提供适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面对危机,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媒体在企业危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所以,企业在面临危机时,要掌握必要的公关传播策略,才会致使企业在危机中顺利脱险,进而保存实力,重新走上新的发展道路。本文以一定的企业公关案例入手,在分析企业危机公关基本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危机公关在不同阶段的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危机传播观念形成了挑战.以非盈利组织为例,近来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不断爆发危机,展现其危机传播观念的不足.本文选取2011年6月份爆发的“郭美美”事件和8月份的“卢美美”事件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分析事件中危机的传播模式和组织的公关行为,尝试厘清在社交媒体语境下非盈利组织的危机传播特征,并为其建构新的公关制度与观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随时都可以对社会热门事件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这就导致了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对舆论走向产生影响。百度、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于热门事件的舆情发展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体现作用,本文对“红眼睛蓝兔子”邮票引发的舆情进行分析,以网络舆论为依据对热点舆情的特点、传播特性等进行分析,探究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自媒体是如何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影响舆论发展的,从而摸清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互联网成为了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政府应重新审视自身的信息传播观念。通过研究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一一六事件"在网络作用下所呈现的网络舆情危机及政府应对策略,引出政府在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危机公关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政府在危机信息管理中,要从民情应对的角度出发,利用网络媒体的特性,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的传播内容及途径,满足人民知情权、遵循平等沟通的理念、尊重人民的利益及利益诉求的表达,从而提高政府处理网络危机的水平和能力,塑造政府在民众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术界关于公关卫生安全类事件的舆情特征与治理策略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从传播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交叉的视角,基于舆情传播和危机管理的理论,围绕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总结出舆情传播具有主体的自发性和虚拟性,传播的广泛性和互动性,演变的催化性和扩散性、影响的渗透性和延续性四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并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主观方面和危机事件、网络平台两个客观方面梳理出影响舆情的主要因素,最后将舆情的发展分解成四个关键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和平复期,并针对性地提出舆情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指导政府建立起真正有效的舆情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给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校园网络的稳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提升舆论危机公关的应对能力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应对及处置机制,塑造良好的高校网络舆情氛围。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以微博、微信、播客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时刻,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及速度,不断影响危机传播的力度和深度,使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依托自媒体作为发展演化的重要媒介。本文在阐释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内涵和表现特征的基础上,阐释了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变路径,并根据其发展阶段和演变规律提出应对和化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柴樱芝  殷俊 《青年记者》2017,(29):30-31
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成员交流互动的重要介质之一,重构了社会信息传播路径与方式.所谓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某一载体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①移动媒体时代,互联网深度嵌入民众生活,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搜集、研判与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成为管理部门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教育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子系统之一,民众的网络表达也很活跃,既具有网络舆情的同构性,也呈现出独特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朱颖  何瀚玮 《东南传播》2011,(12):37-39
本文将结合近期国内和国际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郭美美事件”和《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剖析这两起事件背后公共管理部门应对的得失,深入探讨新媒体对公共管理部门危机公关的挑战,并对新媒体时代公共管理部门危机公关的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万物互联的透明化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小范围信息传播,新媒体时代信息公开透明、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对企业的危机公关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基于危机公关5S原则对“土坑酸菜”事件中涉及公司的危机公关行为进行分析,并基于网络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肖娜 《新闻知识》2012,(12):64-65
作为人口最为密集的公共场所,高校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速、便捷,交互性强,加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倾向使得高校危机管理难度加强,出现对新媒体重视不够、学校成员媒介素养不高、危机中媒体公关意识落后等问题。建议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加强对新媒体的预警与利用;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转变媒体公关思维,建立新闻发言人人才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梳理故宫门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的应对得失入手,分析了事件中网络舆情应对的误区,阐述了自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特点,并对此提出了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民众利用网络进行意见和诉求表达,因此对网络舆情传播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媒体联动作为一种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对网络公共事件的个案研究,分析媒体联动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媒体联动促使网络舆情的生成与扩散、媒体联动引导网络舆情方向,并指出了媒体联动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