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晓莉 《声屏世界》2021,(12):33-34
牛津字典将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感情以及个人想法,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该词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英国脱欧大背景下被广泛使用并被公众得知.话语权的下放使得人人都拥有麦克风,UGC、PGC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使得新闻生产的主权不再全部由传统媒体所把控,但随之而来的由于把关弱化、新闻审核机制缺乏,致使反转新闻、假新闻等...  相似文献   

2.
在后真相时代,传播模式的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受众地位的变化,令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等新闻价值要素出现了转变。本文以"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为例,探讨"后真相"是如何影响受众情绪以及如何影响新闻价值要素变化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素养教育是贯穿高校大学生学习就业整个过程的重要支撑,本文尝试分析了后真相时代产生原因和影响,及此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地位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适应后真相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要点及方向,以推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受众获取的信息量增多、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成为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新闻反转现象频频发生,而在一次次新闻反转过程中,暴露出了我国公众媒介素养的欠缺,对新闻事件缺乏辩证的批判能力,对新闻事实认知错误。本文通过阐释新闻反转现象的内涵及成因,从提高媒介素养的角度提出减少反转新闻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后真相"引发的伦理问题越发严峻。虚假新闻、反转新闻、媒介审判等关乎媒介伦理的问题一再出现,挑战公众的神经和政府部门的能力。本文试通过后真相的现实背景,归纳后真相时代新闻事件传播的特征,以期寻求更加完善的传播方式,为后续新闻工作者以及政府机构解决舆情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闻真相的别样呈现:反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7,(12):39-43
反转新闻虽然有违新闻报道的传统规范,却是新闻真相的一种别样呈现,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它以一种富有冲击力的不完美提示我们:新闻报道正处在一个原有模式遭到解构性冲击、新的模式尚未形成的过渡阶段,需要重新思考新闻和真相的关系,不断创新报道的思路和方法,凝聚新共识,提升新闻报道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频频出现,令真相扑朔迷离.反转新闻对公众的信任、媒体公信力、正常的舆论生态会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极大阻滞了新闻业的正常发展.文章围绕近年的反转新闻,运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探究造成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以减少反转新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后真相时代,媒介环境的变化消解了新闻的专业性和公共性,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在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新闻工作者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应该牢记新闻初心和使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新闻的初心,有立场、有担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公民共享新闻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华南虎照事件为由头,分析公民共享新闻时代出现的原因和公民共享新闻存在的影响。文章认为全民共享新闻时代必须到来,应从多个方面重申传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维护这个新时代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董星 《视听》2021,(1):132-134
从口语传播时代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下半场时代,社会化媒体赋予"受众"信息处理权利的同时却并没有对所授权利进行有效的管制,从而导致网络信息环境中的受众媒介素养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情况.本文基于这种现象,探讨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反转新闻在真相反转前后的媒介素养有何特点与不足,并深入分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最后从网民自身和社...  相似文献   

11.
肖萌 《视听》2023,(5):25-28
从媒介环境三层现实的角度出发,对“后真相时代”形成的原因进行探析可以发现,客观现实与网民之间客观存在着区隔,导致网民通过学习和媒介两种渠道认知客观现实,缺乏亲身体验,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媒介现实受到算法、从业者、事件相关者现身说法的影响,导致偏离客观现实;受众选择与传播信息时具有主动性,包括对多元信息的选择、情感的驱动、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因此,对从业者的再教育和对网民媒介素养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和交互性引发传播格局与传播生态的改变,传播主体的泛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情绪化以及媒介技术带来的认知固化,对人们接触、理解与使用媒介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危机下,大学生缺乏对媒介信息系统的宏观认知,在解读与评价信息时批判能力不足,且鲜少在公共平台发声,社会责任感缺乏,媒介素养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新媒体的快速便捷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舆论环境的愈加复杂,并进一步塑造出“后真相”时代。“后真相”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反转新闻的增加、信息复杂性的增强。文章从“后真相”现象出发,探寻该时代迅速发展和反转新闻泛滥的原因,并分析其对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提出治理反转新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书仪 《新闻前哨》2022,(14):50-51
社交媒体盛行的“后真相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信息的生产机制、传播方式及受众的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即是掺杂着各种情绪、偏见与冲突的信息泛滥成灾,真相被淹没在喧嚣之中。由此带来的是我国舆论生态呈现出“立场预设、情感宣泄、真相迟到”的“后真相”特征,舆论环境日益动荡,舆论逆转也频频上演。本文以2021年5月9日发生的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为例,从三个方面探究了“舆情反转”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规避舆情反转、构建良性舆情环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宇 《新闻前哨》2021,(5):32-34
随着后真相时代的到来,诉诸情绪与情感占据思想上风,人们更关心立场、情绪和利益,非理智的思考和情绪的宣泄造成舆论狂欢的无序状态.情绪引发一系列舆论行动,体现了网民对热点事件的关注,表达了对权利的诉求,但极化的情绪共振加剧了真情反转、网络谣言的滋生,为真相的挖掘增添了难度.本文将结合“罗某某被曝强奸事件”这一舆情反转现象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地涌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新闻媒体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趋势,把新闻媒介所具备的传播能力以及信息处理作用得以凸显出来,极大促进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作为新闻媒介中的传播载体,新闻编辑在当前新时代下,承担了诸多的发展挑战,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若想使自身的发展水平满足信息化井喷式发展的形势,就要树立正确的主观价值,而后将自身的责任感体现出来,并形成独特的媒介素养,这不仅符合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介的发展需求,也会促使新闻媒介的发展符合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而笔者则针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使新闻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本文针对新媒体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媒介素养,旨在为新闻编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牛安春 《新闻战线》2022,(10):70-72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传统新闻编辑人员形成挑战,对其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新媒体时代编辑能力的提升,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具备大数据综合分析能力,向“一专多能”转变;提升网上交流能力,善于在讨论中捕捉选题;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善于鉴别消息的真伪;参加常态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媒介融合全面渗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当下,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再一次显现出了其存在和设立的必要性、紧迫性。一方面,新媒体对受众的激活使得传统受众由媒介的单一受众转变为参与者和生产者,媒介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社会文化全面变革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利弊影响也需要我们客观、理智、辩证地分析。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下的必要性出发,考察分析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生与媒介关系的变化和影响,总结出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难点及其成因,并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完成从主体出发再回归到主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