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运动之后,乡土文学一时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文学潮流,鲁讯小说在乡土文学的发辰中有看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乡土文学的源起、振兴,作用等方面分析中国现代小说之父——鲁迅时乡土文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流派的开山始祖,成就是无人能比的。其乡土文学的总体特征是具有真实的自然之美和浓郁的民俗韵味。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台湾著名作家姚一苇早年在大陆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史实的求证,并就其中两篇重要的小说《输血者》、《春蚕》与鲁迅、施蛰存的某些小说作了比较,从而见出其与三四十年代乡土文学、左翼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联系,由此也提示了当代台湾文学和现代中国新文学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以鲁迅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两派作家有着“同时而异质”的乡土记忆,并以他们的乡土文学创作,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叙事模式,这也构成了一种有趣且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5.
鲁讯开启和造就了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字。鲁讯乡土小说透射出来的人格力量、文化器识、批判理性以及文本风格对整个20世纪乡土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艺术影响,而他关于乡土文学本质的独特认识与理论建构也对现代乡土文学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规约、指导意义。鲁讯的乡土文学观与乡土小说实践是现代乡土文学艺术之源。  相似文献   

6.
“五四”以后,在乡土文学作家中负有盛名的王鲁彦,是为鲁迅所称道的作家,也是鲁迅的高足。他曾和鲁迅有过亲密的交往,在创作上也深受鲁迅的影响,被当时的批评家称为“鲁迅派”的作家之一。王鲁彦(1901—1944),又名鲁彦,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他的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雀鼠集》、《河边》、《伤兵旅馆》,中篇《乡下》和长篇《愤怒的乡村》,此外尚有散文集《旅人的心》和《驴子和骡子》,以及翻译作品等。鲁彦与鲁迅交往颇多,早在“五四”以后,即一九二○年,鲁彦从上海来到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时,就十分敬仰鲁迅。鲁彦原先在上海三菱洋行当学徒,他听说北京有一个半工半读的勤工俭学的组织,于是便偷偷地逃往北京。在这个团体里,他一边在北京大学门口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的乡土文学,是受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以及东北欧等国描写乡村生活小说的启发和影响而形成的小说创作潮流.20世纪的乡土文学创作开始于20年代,以鲁迅及鲁迅影响下的乡土小说为代表.之后,乡土文学逐渐发展成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小说创作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乡土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可以看作中国小说走向文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中国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流变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自鲁迅开了乡土文学的先河起,乡土文学就朝着它的方向发展。本文试从人善和恶的两个方面来追踪它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乡土文学是现当代中国文坛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作家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学现象。然而怎样概括乡土文学的特征,却始终没有统一的观点,人们往往从“类”的属性出发,却忽略了乡土文学概念下作家风格的大相径庭,只是简单地以是否写农业农村为标准去看待它。乡土文学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种”的属性,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该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从乡土文学的第一位作家——鲁迅的乡土小说开始,分析其文学内涵从而厘清乡土文学必备的“种”的内涵,以确定其概念的外延。鲁迅的小说是现代小说的开端,也是乡土小说的开端,他的小说中蕴含着后来乡土小说各个分支提倡的因素,对鲁迅小说乡土因素的单独分析,有利于发现鲁迅的乡土文学态度,从而寻找到乡土文学应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将鲁迅(周树人)与赵树理的乡土文学成就置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中考察,文章对鲁迅和赵树理进行影响和比较的研究,凸显了从鲁迅到赵树理的现实主义发展脉络以及这一文学传统的意义;同时指出,中国文学的乡土书写乃至现今提倡的乡村振兴文学需要汲取历史经验,鲁迅和赵树理开创的乡土文学传统应成为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