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约翰.格雷在《人类幸福论》一书中关于贫困的理论最有价值的有三点:一是以劳动价值论为武器批判资本主义,揭露“非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剥削;二是强调指出只注重结果是徒劳的,力图查明和消除产生贫困的原因;三是呼吁建立起消除人类贫困和灾难的原因的社会。但他认为劳动者的贫困仅仅是社会的制度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可以通过执政者的改革去解决,而反对采取暴力手段,这是一种非政治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所谓贫困,一般是指人们对物质资料的拥有和消费的匾乏。贫困还具有非经济含义。在当代,贫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范围内的贫富悬殊日益严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贫困问题也日益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制度原因、个体原因等。贫困现象的存在,总是阻碍社会的进步,对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它严重妨碍了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正常实现,限制了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机会的把握。消除贫困是摆在当代人类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任重而道远。除了制度安排等层面上的努力之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也为消除贫困开辟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潜在着新的矛盾和难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贫困有狭义和广义、绝对和相对两种理解。中国的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农村贫困具有不同于城市贫困的明显的特征,它是多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解决或消除农村和农民的贫困问题,要综合考虑,从多种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鞍钢博士日前在此间接受中国改革报独家采访时提出,即将来临的21世纪赋予消除贫困这一全球性的课题以新的含义和内容,把消除知识贫困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此,我国的扶贫战略必须相应作出重大调整,尤其是扶贫资金的投向要从以项目开发等硬件为主变为以人的文化素质教育等软件为主。 胡鞍钢介绍,目前国际上对贫困的评价指标包括3个方面,即收入贫困、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人类贫困是指营养不良、卫生条件恶劣、疾病等与人类基本生存发展能力有关的原因而导致的贫困;知识贫困是指因不能平等获得学习、受教育和享用现代文明成果的机会及权利而导致的贫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贫富差距拉大,因而收入贫困使得人类贫困特别是知识贫困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显得更加突出。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的扶贫工作也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战略。胡鞍钢认为,过去20年里,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全国已有8000万人摆脱贫困。但同时应看到,近几年非贫困地区,包括城市的贫困人口有所增加,贫困地区还有脱贫以后又返贫的现象。而且以往的扶贫重点大多放在消除收入贫困方面,对人类贫困尤其是知识贫困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实生活中,这3种贫困是紧密相连的。在当今这个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因获取交流和运用知识、信息能力匮乏而引起的知识贫困,会造成更严重的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一些农村人口脱贫后返贫,一些企业职工下岗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从而成为新的城市贫困人口等现象就是证明。 有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260多亿元的扶贫资金中,50%~60%是用于项目开发,用于教育和卫生两项才3%。胡鞍钢强调,关注新世纪的知识贫困问题,就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其获取和运用知识进而提高获取收入的能力。这就需要强化对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投入,也就是加大其所在地区教育及与知识经济有关的信息、通讯等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贫困原因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发现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原因的分析、关于消除贫困的途径分析、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共同组成了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我党领导人在反贫困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相似文献   

6.
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高等教育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认为,农村贫困不仅仅是收入贫困,还有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三类贫困是相互作用的。新世纪要消除农村贫困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村知识贫困。为此,本文提出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贫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贫困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统一整体或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消除贫困就难以持续发展,不有效地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资源,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因此,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斯密“贫困多育,富裕少育”说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提出的“贫困多育,富裕少育”的生育理论反映了近代以来人口增殖的实际状况。本文认为其理由是:第一,人类愈贫困,生育的自然状态愈严重,必然导致多育;第二,人类愈贫困,对劳动力的需求愈大,从而引起多育;第三,人类愈贫困,抚养子女的费用愈低,也会鼓励生育。  相似文献   

9.
向贫困宣战     
向贫困宣战轶民1996年是“国际消除贫困年”。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57亿人口中。总共有15亿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0.25亿的速度增长。这表明人类依然没有摆脱贫困,温饱问题继续困扰全球,世界将向贫困宣战。问:国际上采取哪些办法对...  相似文献   

10.
尚久 《考试周刊》2012,(60):26-27
自1600年的《济贫法》颁布以来,尽管人类创造的财富已增长成千上万倍,也一直与贫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但贫困对人类社会的困扰却不降反升。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人类社会在反贫困过程中所形成的贫困观的褊狭.是贫困对现代社会的困扰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梳理并重新审视已有的贫困观,确立科学的贫困观并据此开展反贫困工作.是降低贫困对现代社会的困扰的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不公正、不科学的制度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贫困分三个层次,高度贫困是指生存艰难.中度贫困是指财富匮乏,低度贫困是指生活缺憾。对于三个层次的贫困应区别对待,即消除高度贫困、减少中度贫困、减缓低度贫困。反贫困有赖于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一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高度贫困;二是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反贫困机制以减少中度贫困:三是建立以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机制以减缓低度贫困。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进入大学后,会产生各方面的不适应,表现出自卑、消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特点,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高校应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贫困大学生更要进行“心理脱贫”,积极调整心态,消除贫困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贫困大学生自尊心态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贫困大学生自尊的主客观因素和贫困生面对贫困的两类应对态度的分析,即积极的应对态度和消极的应对态度,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消除贫困歧视,倡导社会关爱贫困大学生;充分发挥我院心理咨询的作用;创造积极的社会舆论,营造以俭朴为荣的优良氛围;开展贫困大学生的个性教育;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贫困,作为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范畴,既是世界著名的“三P”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国情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更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社会现实问题。本文对贫困的本质特征、贫困的真正根源、摆脱贫困的思路及模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际消除贫困日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日。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确定每年10月17日为国际消除贫困日,要求各成员国宣传和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工作,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海固贫困从地域分布看,可分解为贫困行政区域分布、贫困地势分布、贫困地理位置分布三部分;从贫困密度分布看,可分解为集中连片型贫困和零星插花型贫困两类;从贫困时期分布看,短期贫困与长期贫困并存;从贫困因素分布看,涉及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解决农村教育贫困问题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教育贫困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消除农村教育贫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合理的教育决策以及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否则解决农村教育贫困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的缺失是造成女性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国贫困女性的社会资本的特点是社会网络规模相对狭小、社会网络差异小、社会资本存量匮乏、初始位置低。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看,对贫困女性的反贫困治理需从三方面着手,即:提高贫困女性的社会地位;扩大贫困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加贫困女性的社会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定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敦促所有国家遵守在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所作的承诺,把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等目标列为当前和跨入21世纪的最优先项目。 贫困,世界性的课题:消除贫困,是全人类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是一场全球性的20世纪末的大战。 据联合国统计,在地球上近6亿人口中,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比5年前增加3亿多。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在近20年由27个增加到48  相似文献   

20.
贫困是对人类发展的最大挑战,也是各国政府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按照阿马蒂亚.森的理论,贫困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问题,是机会和能力的被剥夺。基于这一深刻的观察视角,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7年提出了人类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并创造了用于度量人类贫困的指数HPI(Human Poverty Index),从而丰富了反贫困理论和实践。文章遵循HPI的理论内涵,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用以度量我国各省(区、市)人类贫困状况的拟人类贫困指数SHPI(Similarity Human Poverty Index),并运用SHPI对2005年我国各省(区、市)的人类贫困作了近似度量。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人类贫困的关系,得出了值得思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