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其内容同前三部小说一样,围绕着华裔母女几代人的困境与心路历程展开。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文中“沉默”这一主题,并突出作者利用书写打破“沉默”之枷,为华裔女性重获话语权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凭借《大地》三部曲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与此同时,中国作家叶紫也因《丰收》确立了其在“中国乡土小说”界的地位。两位作家尽管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他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农民生存、土地价值等方面却有着一致的精神观照。他们作品中的“土地”意象蕴涵着“死亡与再生”的原型主题,这一主题是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通过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这对于文学发展的整体性研究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项链》这一课。(展示课件:课文标题、作者,背景图片是一条金钻石项链。)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项链》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项链》是他的代表作。上一次课,我们欣赏了这篇课文,在阅读时,我们都觉得它就像这挂钻石项链一样,不仅璀璨夺目,而且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4.
一、到底谁服从谁? 如何评价法国古典主义作家彼埃尔·高乃依的名剧《熙德》?我国文艺界的认识很不一致。有的对它极尽赞颂,说“《熙德》歌颂舍私为公,小我服从大我的作风”,“强烈要求用理性克服个人情欲,遇事以国家为重,蠲除一己之感情冲动”,“这出悲剧所宣扬的理性就是以私徇公,履行公民的义务”。有的对它的赞美分寸虽有所不同,说“《熙德》的悲剧冲突是责任和爱情之间的冲突……对法国贵族提出一种新的道德标准:为封建整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但基本态度与前者一致。有的虽然也说剧本的主要矛盾是“维护封建荣  相似文献   

5.
置《怀念狼》于当下的写作环境中考察,它有媚俗之嫌;置它于贾平凹创作历程中考察,它体现了作家由实而虚的创作趋向,它的“寓言”性质的获得与写实精神和现实批判意识的丢失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6.
《茫茫黑夜漫游》是当代法国著名作家塞利纳的代表性长篇小说,它以一个医科大学生巴达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其后十多年中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了法国、欧洲、非洲和美国社会奇奇怪怪的现象与各色各样的人物。然而,小说的深刻含义在于它所体现的原型及其象征意义。小说体现的原型有阴影原型、阿尼玛原型和伊阿宋原型。正如荣格曾指出过的,作家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原型是同时代人精神上最向往的东西,因此它们代表了时代。这是解读该小说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老人与海》:海明威无意识欲望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海明威凭《老人与海》赢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左派作家,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上世纪50年代,海明威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这使得海明威成了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另外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也在美国文学中引起一场“文学革命”,甚至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79年,作家孙犁在与一位评论家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中说:“这本书对我说来,似乎是不祥之物”。而对我们来说,这“不祥”已不是作家所说的那些原因了,因为即使在今天许多评论家的眼里,孙犁也仍是一位“不跟人家跑”,不人云亦云的作家,并公认《铁木前传》是独特的不用现成公式和口号来创作的典型。然而事实上,正如恩格斯说的:“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一瞬间,它同化着外界供  相似文献   

9.
茅盾的长篇小说《虹》,在茅盾小说创作道路上,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都具有重要地位.法国米歇尔·鲁阿认为《虹》的出版“标志着一个伟大作家的诞生”.(法文版《虹》序,1981年法国卫城出版社版.)而就作家创作主体而言,这一部长篇小说亦非寻常之作,作家在创作反映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后的《蚀》三部曲后,继续奋进,“欲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10.
《橡皮》是新小说派代表作品之一。它触及到法国政治舞台上不同势力之间的激烈斗争,在“新小说”中是少见的。《橡皮》运用了侦探小说的框架,却又不象侦探小说那样注意故事的完整与统一。它实际上是一部内涵深刻的哲理小说。作者意在表明:作家在观察和描写时,不应动真情,而刻意去表现物对人的“中立性”和“陌生性”  相似文献   

11.
《白鲸》(Moby Dick,1851)是美国作家赫尔曼·麦维尔的代表作。麦尔维尔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白鲸》内容之丰富,格调之悲壮,寓意之深邃,确为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白鲸》描写的是一艘名叫“裴廓德号”的捕鲸船在船长亚哈的带领下追击一条被称为莫比·迪克的凶猛而狡诈的白鲸而最终自取灭亡的惊险故事。全书场面恢宏,激越悲壮,尤其是最后捕鲸船与莫比·迪克在  相似文献   

12.
《冬天之美》课后有一道填空题:“《冬天之美》结尾的反问句很有力,与开头 紧密呼应。结构上的这种处理,反映了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这与文中流露的 思想感情是一致的。”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高中语文第一册 )这样提示此题:意在启发学生体会怎样从篇章、语言方面去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因此,填空答案应为:“对富翁情趣的无法理解”和“同情城市工人”。这个答案是否符合作家的意图 ?是否符合课文的实际 ?我以为有“推敲”的必要。   就作家的创作主张而言,乔治·桑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法国农村,常以抒情的笔调描…  相似文献   

13.
作者发现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直接传承于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富凯的名作《温婷娜》、尽管先于它23年的《温婷娜》对后世同样影响深远。《海的女儿》作为安徒生第一批原创性的童话代表之作,它的成功将童话创作探索期的安徒生顺利推向了童话创作的荆棘路。《温婷娜》和《海的女儿》两个作品没有孰高孰低之分,一个是繁复成就了丰富;一个是简单造就了深刻。安徒生在富凯的基础上成功地完成了一场全新的艺术创造。这篇童话的成功是安徒生童话减法法则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了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短篇名作《人妖之母》在艺术上的“得”与“失”。《人妖之母》之“得”在于其选材、人物形象、风格方面的成功;而其“失”则在主题的分裂,即“金钱的恶果”与“虚荣的恶果”两个主题的出现破坏了作品的整一性,也有悖于短篇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这是莫泊桑以创作中的“败笔”为我们提供的教益。  相似文献   

15.
1921年,继《故乡》后,鲁迅创作了《阿Q正传》,把对《新青年》的“政治”与“中国的人生”的“路”的思考,转向了对“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的描写。“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究竟处于什么状态,它联系着鲁迅改造“愚弱”国民精神最缺乏“诚”的价值取向,也与鲁迅对民国共和危机渊源的思考密切相关,隐含地呼应着《新青年》的“政治”。  相似文献   

16.
法国“新小说”是20世纪西方纷纭而现的诸多文学流派中的重要一支,对现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虽极力反传统,却又与传统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这在“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布托尔的《变》中有极为明显的体现。本文力图从《变》中寻找出“新小说”与传统小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法国作家司汤达《红与黑》一书“红”与“黑”的解释,众说纷纭。根据作家当初对书名含义的回答,“红”与“黑”的确切含义应该是:不成功便成仁。  相似文献   

18.
对法国作家司汤达《红与黑》一书“红”与“黑”的解释,众说绘纭。根据作家当初对书名含义的回答,“红”与“黑”的确切含义应该是:不成功便成仁。  相似文献   

19.
提起近代中国的民营大报,有一张报纸不能不提,它便是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驾三人续办的新记公司《大公报》。提起这张“新记”《大公报》,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便是该报主笔张季写。他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张季鸟语,引自徐铸成著《报海旧闻》)。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选为最佳外国报纸,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与“充实而精粹之报道’们获好评。同年9月6日,张季写逝世,重庆新闻界和各界人上隆重举行追悼会。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联名发出唁电:“李骛先生,文坛巨率,报界宗师,…  相似文献   

20.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刚上初一时大家学过一篇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你们可曾记得,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盛赞法国语言,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为什么语言有这样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