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璜 《新闻爱好者》2012,(22):18-19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媒体成为网民最推崇的自媒体,本文试图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文化多元化的推动、科技不断进步的宏观驱动力和网络文化深入人心、民主文化展示新平台、受众自我意识的提高和国外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微观驱动力分析其发展的原因,旨在厘清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黄璜 《新闻爱好者》2012,(11):18-19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媒体成为网民最推崇的自媒体,本文试图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文化多元化的推动、科技不断进步的宏观驱动力和网络文化深入人心、民主文化展示新平台、受众自我意识的提高和国外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微观驱动力分析其发展的原因,旨在厘清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3.
浅论鬼畜文化的形式、内涵与扩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天鸿  张芹 《今传媒》2016,(1):158-159
鬼畜作为新兴的恶搞视频形式,随着网络媒体的传播与自身的结构变革,在近几年不断扩大影响范围,活跃于各大社交媒体中.鬼畜对传统视频的颠覆,不仅塑造了自身独立性,也隐藏着对主流文化的反叛.本文旨在通过对鬼畜文化的形式、内涵以及传播策略的角度,简要分析鬼畜文化的特征与现状,也希望借此引起对多种网络亚文化的关注与解析.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猛烈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影响,使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不能忽视网络媒体的负面效应,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努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网络媒体文化的阵地.  相似文献   

5.
个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最受关注的公共议题之一,存有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社交媒体信息泄露问题也引起关注.基于各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功能和特点,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通过个案分析、经验观察与总结,探析了目前社交媒体用户面临的个人信息安全现状,分析社交媒体上易泄露的个人信息类别及其收集方式,总结常见的用户信息泄露路径,并提出了多层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书籍是一种知识产品,它是人类最重要和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传播媒介之一,迄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一本好书能够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甚至令人废寝忘食.它不仅仅是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媒介,还显示着作者与设计师个人的智慧和独特的本性.文化的发展最集中地反映在书籍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历代积累的精神财富在书籍中得到最全面、最充分的体现,所以书籍被认为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起着沟通与多方互动的作用,它承载信息大、流通广,又具有人文情怀.因此,它成为人类传播信息、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完美产物.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无论工作和学习,网络媒体都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以即时性、交互性和方便性广为人们所接受,因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之一,同网络媒体一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网络媒体和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新时代出现的新事物,二者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赖关系.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媒体的助推和催生,同时它又能给网络媒体提供发展平台,使网络媒体充满活力,扩大网络媒体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04,(11):59-60
发行量是报纸的生命线。在美国考察它的报纸运作,会强烈地感受到各家报纸对于发行量的关注,以及为保证发行量所采取的相应的诸多措施。近些年,美国报纸总体的发行量有所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影响。网络媒体的快速传播以及它所独有的阅读浏览的方便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于是,在报纸发行上如何实现对用户的最大的方便,就成了报纸人士努力去做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传统媒体如何应用微博实现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一种全新的媒介技术和平台,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另一方面,微博也给传统媒体和很多“自媒体”提供了平台,这两方面的影响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重大冲击.这种冲击首先体现在部分受众的第一阅读入口从传统媒体转变为网络媒体,再转变为以微博为代表的“关系”社交网络媒体;其次,微博具有海量、便捷、互动性强等优势,高速发展的用户群也在分流着传统媒体的用户.  相似文献   

10.
今天,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力量.依托这种文化和力量,近年来,网络媒体快速崛起.而报纸作为一种传统媒体,要与网络媒体抢时间,争速度,是很难取胜的.怎样与网络媒体竞争?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就要在加强解析、提供观点上下工夫,这就是要搞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1.
陈中苏 《新闻战线》2012,(9):106-107
贴近人、贴近心灵,新闻就有了生命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从人性的角度去发现、捕捉、提炼最能打动人的典型细节。充分挖掘人性中的闪光点,以情动人、以情明理。  相似文献   

12.
在全媒体时代,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不断涌现,而新媒体凭借自身时效性、互动性、社交化等优势,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重庆晚报》致力于打造具有巴渝文化气质和内涵的综合类现代都市大报,"办一张最贴近市民的报纸",全面构建主流传播价值、公众利益价值、生活服务价值、重庆人文价值四大体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是目前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新兴媒体.在这个平台上,文字、数据、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形态的信息都可以自由地、双向地传播.正因此,网络媒体也成了强制性传播的"理想"场所.根据CNNIC的调查,2006年网民对于互联网最反感的问题主要是网络病毒、网络恶意软件、网络广告、网络垃圾邮件等.由此可以看出,网民们最反感的网络内容,多数属于强制性传播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传统的传播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深深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变革。网络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网络媒体的出现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网络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能力素养是媒体素养中最为关键的素养之一.本文分析了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素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正在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不仅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体,更是表达公众舆论的载体和平台。从最近几年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来看,网络媒体所表现出的影响力、趋势、社会地位以及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表明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之一。网络媒体正在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传播载体。央视市场研究中心(CTR)市场研究每年的受众数据不断表明传统报业的发展趋入长三角地区?于是,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12年4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9.7%.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领域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互联网的影响已全面而深刻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内容更丰富,互动性、个性化更强的WEB应用逐渐发展成为新闻传播重要手段和方式,比如各大门户,新闻网站都相继推出的博客、播客、社区、微博客、社交网站等WEB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立红 《编辑学报》2008,20(5):429-430
科技期刊的细节管理深刻地反映了期刊在时间、空间和文化3个维度上的价值取向和积淀.完美的服务细节是一种境界,臻于至善、追求完美,是科技期刊管理的目标.注重服务细节是期刊管理的深化,要制订服务细节所要求的标准,并完美落实这些服务程序.重视服务细节是一种文化,细节管理是服务文化的积累,是组织文化的体现.细节服务还是一门艺术,只有细节管理才能造就习惯,才能让人训练有素,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均衡性,也才能较好地满足读者和作者的需要,保持读者和作者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在QQ空间说说、微信、微博和贴吧等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点赞行为,网友们借助点击大拇指或者红心按钮这一便捷动作来表达对于信息内容的复杂态度。如今,"点赞族"已经遍布各大社交平台,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任何现象的流行化都有其原因,"点赞"之所以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一种风潮,为大家所接收和使用,与现今网络的快餐文化环境以及人类复杂的社交心理不无关联,正是碎片化的交流环境和人际互动的心理需要这双重因素的影响催生了"点赞族"。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新闻事业生机勃勃,尤其各种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竞相争艳,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一名读者,目睹它们在竞争中不断增强可看性、可读性的同时,又坚持讲政治、讲正气,坚持"三贴近",以人为本的原则,由衷地感到欣喜.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十几年中,在科技和商业双重力量的推动下,互联网不断颠覆着人类的沟通与传播秩序,也在持续创造着新的传播渠道和模式。21世纪,是属于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媒体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态,在信息的传播与沟通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离不开它。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