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构成国家软实力和民族精神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民族文化传统也是电影艺术的精神宝库和创作资源。即使是当下,表面上看来已经部分都市化、现代化和好莱坞化的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依然在画面和声音的延续中散发着浓郁的本土味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里面,不仅有着电影画面创作者的业绩,更有着电影声音创作者的功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电影声音是体现民族化、还原本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神、契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的象征者和承载者。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构成国家软实力和民族精神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民族文化传统也是电影艺术的精神宝库和创作资源。即使是当下,表面上看来已经部分都市化、现代化和好莱坞化的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依然在画面和声音的延续中散发着浓郁的本土味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里面,不仅有着电影画面创作者的业绩,更有着电影声音创作者的功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电影声音是体现民族化、还原本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神、契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的象征者和承载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者既立足于民族化根基,守正传统故事,从经典人物形象和儒家等传统思想观念中汲取创作营养,丰富故事内核,同时又对动画电影创作元素进行创新突破,融入现代赛博元素,阐释现代觉醒意识,既坚守了优秀传统内核,又创新丰富了内容形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中的新时代中国电影,呈现出了典型的民族风格艺术特征,形...  相似文献   

4.
电影声音作为电影的基础创作元素,现实主义应该是电影声音长期坚持之美学追求,也是重要的价值标准。艺术需要贴近生活,有人主张电影声音应该反映生活,也有创作者努力追求"象",这都是电影声音向现实主义靠拢的表现。但完全真实的声音未必符合电影创作的需要。电影声音的艺术创作需要遵循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原则,该原则既非信马由缰任意发挥,也非机械刻板复制自然,而应该是艺术提炼和加工生活后所呈现出的艺术结晶。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影过程中作用于观众的情感和情绪状态,从而引导电影观众突破电影银幕空间所带来的声音局限性,实现全维度的声音沉浸感。  相似文献   

5.
李伟 《大观周刊》2011,(44):130-130
每一次电影创作浪潮都离不开创新这一主旋律,而主旋律都以唤起电影创作者的主体性、尊重电影创作者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电影创作者生动地发展为皈依。近年来密室类的电影扎推出现,也预示这一类创作小高潮的出现,然而作为一种类型,其叙事元素具有什么样的美学原则也成为一个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剖析密室类电影的叙事元素构成。旨在解开密室类电影的神秘面纱,也为了能使这一题材类型朝着更好、更健康,更具审美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6.
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直接说到,纪录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纪录片的美学的基本立足点处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交互作用的"临界点"上,完成着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表现的必然是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的展示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这就使纪录片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回盛瑶 《视听》2022,(3):116-119
黑色电影本身作为一种哲学情境,在整体精神上体现出"断裂"特征.黑色电影的创作者将梦幻、非理性、自由的超现实主义氛围融入电影语言中,在创作风格上借鉴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场面调度,创造出超现实的梦魇效果,同时将蛇蝎美人作为一种诱惑符号,展现她们心智上的诱惑力和悲剧宿命,形成女性形象上的断裂.黑色电影存在于个体的反叛、后退与无...  相似文献   

8.
声音是电影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本文从侯孝贤电影的声画关系阐述了声音的画外运用,分析了画外音在影片的叙事和空间塑造中承担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影视作品中电影音乐运用好坏取决于音乐创作者和影视编导的编辑水准和对音乐的选材、认识,运用什么音乐形式,要按照影视作品情节需要、人物内心世界渲染去设计电影音乐,影视作品配乐的过程就是电影音乐影响作品的过程,电影音乐会受到影视作品特点和性质制约。所以,创作者必须要具备驾驭音乐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段的能力,在研究把握好声音、影视语言、画面关系之外,还应该从整体结构对音乐音响等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够把握好不同影视作品中电影音乐的特征,才能配好音乐,电影音乐也才能更好为影视事业服务。主要讲述了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影响,即突出电影的主题、烘托环境的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的内心。  相似文献   

10.
当下欧美地区的影视作品,因其成熟的行业理念一直占据着国际影坛的半壁江山。使得中国电影的国际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如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以电影分析为主要方法,将民族元素对电影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同时从电影的剧本取材、人物塑造、场景设计、声音配乐四个方向入手,具体分析如何将民族元素融入电影中。并认为只有从民族元素中吸取精华,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影自进入新千年以来就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电影格局: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尤其是艺术电影和主旋律电影被商业元素所渗透,创作者期望在个性表达、市场利益、主流价值传达与观众认可多方面达到平衡。本文通过梳理新世纪以后的褪旧变新的中国电影,分析其创作规律、摸索其经验,畅想其未来,以期对中国电影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电影视听语言是指通过声音和画面讲述故事的方式.由杨佑硕执导的电影《辩护人》,曾获百想艺术大赏、青龙电影最佳电影奖等多项荣誉,是近年来韩国商业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导演在该作品中创造性的使用了不少视听语言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本文从画面构图、光线影调和镜头语言三个方面入手,对其视听语言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元素在版画当中的重要性。很多创作者都有意无意的要自主创作,或者是借鉴民族元素,更有胜者亲自到少数民族地区去生活、去探索、去感受,在创作者来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以少数民族为元素的版画.  相似文献   

14.
自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以来,暴力元素就作为它的先天基因之一自然而然地嵌入在电影的各类型影像表达中。经过沉淀与提炼,含有暴力元素的电影中,发展出了一种能将暴力运用到极致,并将影片触角伸向各大类型片的电影类型——暴力电影。本文主要通过界定暴力电影的电影类型定义,梳理暴力电影的发展脉络,总结暴力电影的美学特征,结合经典暴力电影创作背景、文化环境的简要分析,探索暴力电影这一亚电影类型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挖掘中国发展这一类型电影的可能性与潜在作者。  相似文献   

15.
徐倩雯 《视听》2023,(10):22-25
江南电影将独具中国传统美学意蕴的江南影像空间与江南文人电影叙事相结合,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诗意美学。江南电影在电影空间叙事策略上继承了早期江南电影横向运动长镜头的段落处理方式;从传统诗学中汲取了叙事技巧,对赋比兴手法进行影像空间化的转换表达,擅长将江南地域符号物象升华为意象,完成更深层次的隐喻叙事;格外注重声音景观的营造,运用江南地缘符码的声音元素和虚实结合的声画结合方式,拓展电影空间的叙事效果。江南电影由此逐步在中国地域电影版图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给我们的文艺工作提出了方针路线。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在艺术工作者的推动下,中国舞蹈艺术在民族化发展进程中经历了萌芽起步、探索融合、成熟繁荣三个阶段。舞蹈工作者以表达好“中国气派”、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创作宗旨,在吸收多元的西方舞蹈元素的同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编排和创作出众多优秀舞蹈作品,弘扬了主旋律,推动了舞蹈艺术民族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声音作为一种表意系统,它有自身的结构和动作方式.纪录片本体的客观性决定了它和剧情片电影的声音理论和实践基础并不相同.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形态,其声音构成元素与剧情片基本相同,但规则却有很大的区别,现在将二者的异同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言语传播的位置毋庸置疑,而非言语传播的效力无形之中被忽视了。《非言语传播学》一书展现了非言语传播的无限潜力。
  就电子媒体(包括电视、电影、广播、电脑网络、移动媒体等)而言,其非言语传播元素和手段(比如声音、画面、视频等)相当丰富。这些元素和手段之间既可以组合,又能与言语传播相互补充,创造出很多可以发挥、创造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黄宗柯 《视听》2023,(5):59-62
超级英雄题材已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但在影视改编过程中却逐渐陷入同质化的困境之中。电影《新蝙蝠侠》从观众和创作者的共同期待出发,凭借独特的黑色电影风格、谜题元素的结构召唤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期待创新,呈现出当下超级英雄漫改电影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20.
梁颐  单鹏 《东南传播》2021,(10):73-75
景观建筑学以趋利避害、追求美好生活为目的,在表现形式上追求美感.《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通过对景观建筑学元素的运用推动电影情节发展,丰富了画面.同时,在运用景观建筑学元素方面也有值得推敲之处.系列电影没有充分表现出景观建筑学蕴含的美学思想,对景观建筑学的理解不够准确.电影运用景观建筑学元素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严肃对待出现在影片中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